朱 琴錢小明 丁建紅錢 峰
(1.江蘇省泰興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江蘇泰興 225400;
2.江蘇省泰興市濟川街道畜牧獸醫(yī)站,江蘇泰興 225400; 3.江蘇省泰興市古溪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江蘇泰興 225417)
“豬無名高熱性疾病”的流行特點及研究
朱 琴1錢小明2丁建紅2錢 峰3
(1.江蘇省泰興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江蘇泰興 225400;
2.江蘇省泰興市濟川街道畜牧獸醫(yī)站,江蘇泰興 225400; 3.江蘇省泰興市古溪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江蘇泰興 225417)
“豬無名高熱性疾病”病因復雜,發(fā)病豬只一般治療難度較大,防制上應堅持預防為主,通過實施切實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從封閉豬場、加強飼養(yǎng)管理,強化消毒工作,提前保健預防,疫苗免疫等方面預防“豬無名高熱性疾病”的發(fā)生。當豬場暴發(fā)“豬無名高熱性疾病”時,現場控制的重點是盡量避免健康的豬只少發(fā)病,盡量降低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而不是集中精力治療病豬。
“豬無名高熱性疾病”早預防早診斷早控制
“豬無名高熱性疾病”是由高致病性藍耳病等病毒和細菌、寄生蟲等多病原混合或繼發(fā)感染引起的急性、熱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傳染性疾病。
“豬無名高熱”即豬高熱綜合征,是一種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的疾病,主要發(fā)生在育成期豬和部分母豬,病豬臨床主要表現為體溫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廢絕,呼吸困難、喘氣,部分豬伴有皮膚發(fā)紅變紫等癥狀,少數毛孔有出血點。病原體主要為多種病毒和細菌、寄生蟲的混合感染和繼發(fā)感染,包括豬瘟病毒(HCV)、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豬流感病毒(SIV)、偽狂犬病病毒(ADV)、豬圓環(huán)病毒2型(PCV-II)和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APP)、豬鏈球菌屬2型(SS-II)、副豬嗜血桿菌?。℉P)、多殺性巴氏桿菌(PM)、豬支原體肺炎(MH)、弓形體、附紅細胞體、豬霍亂沙門氏菌(SC)等細菌的感染。
疫情傳播速度快,豬群分階段發(fā)病,在同一個豬場中通常中大豬或母豬先發(fā)病,2~5s波及全群,10s左右擴散至整個豬場。疫情各個季節(jié)均可發(fā)生,不同日齡豬群均可發(fā)病,發(fā)病豬的體重一般在10~80kg,主要為保育仔豬、生長育肥豬,很多豬場的母豬和哺乳仔豬發(fā)病情況也十分嚴重?;钾i日齡越小,死亡率越高,哺乳和保育仔豬死亡率甚至高達100%;母豬發(fā)病出現死亡、流產或不發(fā)情癥狀,死亡率可達10%左右,有些新建豬場母豬死亡率達到30%,甚至70%;流產率在10%~40%左右。沒有嚴格封閉豬場、不重視消毒、沒有對豬群進行系統(tǒng)保健的豬場發(fā)病嚴重。但在許多生物安全控制措施很好的大中型豬場同樣發(fā)病嚴重。飼養(yǎng)管理不善、從場外購進豬苗飼養(yǎng)、豬舍通風不良、隔熱效果差、飼養(yǎng)密度高、欄舍低矮、飼料質量較差、不重視霉菌毒素危害的豬場發(fā)病率及死亡率更高??共《竞涂股厮幬镏委熜Ч话悴焕硐耄瑏y用藥物和疫苗的豬場患豬死亡率更高。
不同地區(qū)的患豬臨床癥狀有所差異,發(fā)病豬表現為體溫升高至40℃~42.5℃,呈稽留熱,精神沉郁,喜伏臥,嗜睡,食欲不振或廢絕,部分豬只甚至不飲水;患豬皮膚發(fā)紅,耳后耳緣發(fā)紺,腹下和四肢末梢等身體多處皮膚有斑塊狀,呈紫紅色,少數患豬背部皮膚毛孔有鐵銹色出血點;部分發(fā)病嚴重的患豬全身呈現紫色;部分患豬有明顯的呼吸道癥狀甚至呼吸困難,出現嚴重的腹式或犬坐式呼吸,氣喘急促,有的表現喘氣或呈不規(guī)則呼吸;大部分患豬眼分泌物增多、有淚斑,出現結膜炎、眼瞼水腫等癥狀;部分患豬流清鼻涕、少數流膿性鼻涕,打噴嚏、咳嗽;部分豬便秘,糞便秘結,呈球狀;部分患豬下痢或嘔吐;尿黃而少、混濁,顏色加深;病程稍長的病豬被毛粗亂、全身蒼白,出現貧血癥狀;部分患豬出現甩頭、震顫、四肢劃水樣等神經癥狀,最后全身抽搐而死;部分病豬后肢無力,瀕死前不能站立。發(fā)病豬死亡率高,死亡過程快,病程多為4~10d,長者可達20日,死亡后多呈敗血癥變化。部分患豬經治療或耐過而逐漸康復。相當一部分高熱病母豬出現繁殖障礙,體溫升高、便秘、厭食,產出較高比例的死胎、弱仔和木乃伊胎,新生仔豬死亡嚴重;產后母豬子宮炎、陰道炎發(fā)病率明顯升高;部分哺乳母豬乳房萎縮,泌乳性能下降;斷奶后母豬不發(fā)情或發(fā)情期延長,配種受胎率明顯下降;公豬包皮積有乳白色混濁液。
所有病死豬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肺炎,剖檢可見以下癥狀:
(1)肺腫脹、變硬;呈不能收縮的橡皮狀肺,間質性肺炎癥狀明顯,肺部呈現斑駁狀到褐色病變(大理石樣);大多數都是混合感染肺炎,有化膿灶,部分豬肺出血,出血性肺炎,間質明顯增寬。
(2)淋巴結廣泛腫大,特別是腹股溝淋巴結和肺門淋巴結。
(3)有的病死豬肝臟腫脹,顏色變淡,有的肝則呈黃土色,質脆,個別豬腎、膀胱、喉頭、心冠狀溝脂肪及心內外膜等有出血點;部分病死豬腎腫大,顏色變深,呈褐色或土黃色,質地較脆,有瘀血現象。有的病豬脾臟腫大,質脆。
(4)多發(fā)性漿液纖維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胸腔及腹腔有纖維蛋白的滲出。個別豬肺漿膜與胸膜或心包纖維素性粘連。
該病病因復雜,病豬一般愈后不良,防治上應堅持預防為主,通過加強飼養(yǎng)管理,搞好防暑降溫工作,提前保健預防,加強消毒工作,對癥治療等措施,降低其發(fā)病率和死亡率。
(1)堅持自繁自養(yǎng)的原則,防止購入隱性感染豬。
(2)重視豬群的飼養(yǎng)管理工作,盡量減少各種應激因素:
①夏天應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加大豬舍通風量和用涼水噴霧等降溫措施,通過對流促進蒸發(fā)和散熱;豬舍門窗應全部打開,讓空氣對流。氣溫較高時用冷水沖洗豬體或加裝噴霧裝置,每天噴灑4~6次;
②夏天應降低飼養(yǎng)密度,生長豬應有0.8m2以上的生活空間,育成舍最好為1.2m2/頭,每欄豬的數量最好在10~12頭左右,保持合理的飼養(yǎng)密度和降溫可有效地控制豬無名高熱和呼吸道病。
③從分娩、保育、到育成均嚴格采用“全進全出”的飼養(yǎng)方式,避免把日齡相差太大的豬只混群飼養(yǎng),盡量減少豬群轉欄和混群的次數,做到同一棟豬舍的豬群同時全部轉出,在每批豬出欄后豬舍須經嚴格沖洗消毒,空置幾天后再轉入新的豬群。
夏季豬高熱病在江蘇部分地區(qū)發(fā)生以來,每年7—9月份都以地方性流行形式發(fā)生。有關部門經過幾年的跟蹤調查認為,豬高熱病病原體類型較多,且呈并發(fā)或繼發(fā)感染,這給規(guī)?;B(yǎng)豬場及基層獸醫(yī)人員對疾病的預防和診治帶來了—定的難度。
(1)制定切實可行的免疫程序。夏季高熱性疾病的病原體主要有:
豬瘟病毒、藍耳病病毒、圓環(huán)病毒、豬鏈球菌、支原體等。針對本地區(qū)養(yǎng)殖場的具體情況制定免疫程序,防控疫病。如豬瘟疫苗,許多養(yǎng)殖場采取了超前免疫的方法,避免了母源抗體對疫苗的影響。首免后間隔25~30d進行二免,保護率較高。慎重選擇疫苗,防止活疫苗對養(yǎng)殖環(huán)境造成污染。
(2)加強飼養(yǎng)管理,嚴格消毒。制定嚴格的消毒制度和程序,做好內部環(huán)境的清理工作。
(3)實行自繁自養(yǎng),全進全出。引入豬源必須隔離觀察一段時間并加強免疫1次確定安全后才可混群飼養(yǎng)。
(1)抗病毒中藥制劑配合抗生素治療高熱病。目前,使用較多的是黃芪多糖注射液,配合使用替米考星、林可霉素或頭孢噻呋鈉等廣譜抗菌藥。也可適當使用解熱鎮(zhèn)痛藥(氨基比林)和激素類藥物(地塞米松),但是劑量和療程必須適當控制,不宜過早大劑量使用。
(2)利用干擾素誘導劑治療高熱性疾病。干擾素誘導劑能刺激機體某些細胞產生干擾素,從而阻斷病毒在機體細胞內增殖,具有廣譜的抗病毒作用。目前,臨床使用的干擾素誘導劑主要為多聚核苷酸,使用后可刺激機體產生干擾素,保護機體免受病毒的感染。干擾素誘導劑必須在疫病發(fā)生早期使用,只有在機體的免疫功能尚沒有衰竭的情況下才能產生干擾素增強免疫功能。由于干擾素與感染細胞結合,能產生不同的抗病毒蛋白,對不同的病毒具有特異性的抑制作用,因此在使用干擾素誘導劑的同時可注射某些疫苗,如當確定豬群中發(fā)生豬瘟時,可先使用較大劑量的豬瘟疫苗,24h后再使用多聚核苷酸類的干擾素誘導劑,可獲得較高的抗體滴度,可有效控制疫病。多聚核苷酸類干擾素配合抗病毒藥使用可提高其抗病毒作用,配合其他抗生素控制二重感染。
(3)加強護理。夏季高熱性疾病患豬,在經過早期治療后往往由急性轉為慢性,病程較長,因此,對這部分慢性患豬必須進行隔離飼養(yǎng),加強護理。多配以青綠多汁易消化的飼料。由于長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消化道內有益菌群受到抑制,影響食物的消化利用。在飼料中應添加食用酵母、維生素等。配合使用黃芪多糖拌飼料或飲水以促進患豬恢復。
[1] 白秀娟,劉秀英,祁薇陽.豬高熱病的流行特點和防治[J].中國畜禽種業(yè),2010,6(6):90-91.
[2] 徐進.豬高熱病的流行特點及防控措施[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1,(2):349-350.
[3] 覃芳慧.豬高熱病的流行特點與防治對策[J].畜禽業(yè),2013,(7):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