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
日本電影舉凡涉及家庭題材,觀者、評家很容易追溯至“電影之神”小津安二郎之作品風格?!逗=秩沼洝穼а菔侵υ:蜑樾率兰o以來日本電影在國際影壇最重要的代言人之一,人到中年的是枝,近年作品題材與早年拉開距離,開始頻頻轉(zhuǎn)向家庭倫理事務。《海街日記》有很多“小津參數(shù)”──鐮倉、火車、嫁女、家庭解構的危機、人世無常,就連大女兒香田幸亦頗有昭和女神原節(jié)子的風味。但深入影片的內(nèi)核,我們會發(fā)現(xiàn),是枝只是在切入視點方面最像小津。與小津一樣,面對人世苦難煩惱,是枝采取了一種“應然”而非“實然”的態(tài)度,關節(jié)點是,此應然并非故意歌頌式的虛偽,而是對生活真相洞察、憬悟之后的釋然。
影片的開場設計鋪墊了一場可能到來的沖突與危機。拋妻棄女的父親離世,共同生活在一個屋檐下多年的三位女兒趕赴父親的葬禮,葬禮結束后,大女兒幸突然提出收留父親與第二任妻子生下的女兒小鈴。這似乎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決定,對香田一家而言,小鈴本是父親與外遇所生,不排擠不說反倒收留,到底如何作想?按照主流劇情片套路,之后的情節(jié)大概會是四位女兒共處一室后戲劇化地產(chǎn)生沖突與化解沖突的過程,不過是枝如果也按此套路行就那絕非是枝了。其實在影片開場段落結束的時候,有個非常具有表現(xiàn)力的鏡頭已經(jīng)預示了一切。幸對小鈴提出收留的想法,小鈴聽了后只是猶豫了一下后就同意了,同意之時,正好是火車車門關上的時刻,車門將三位女兒與小鈴隔開,火車啟動,雙方舉手歡笑告別。由視覺效果來看,表面上是不和諧的場景,實質(zhì)卻是雙方默契的應對。
影片的核心段落,是枝放棄戲劇化沖突代之以鋪排各人各事小細節(jié)的方法,各種細節(jié)與角色所歷所感經(jīng)過他老到高明的安排,呈現(xiàn)出映射、對稱、互補、共生的復雜關系,而這一切都是在不斷地扣連家庭傳承與人世責任的題旨。從事護士工作的幸,不論容顏還是行為,都顯得平正溫和,但偏偏在個人情感方面出現(xiàn)了偏差,她的情人是有婦之夫。父親此生最大的道德問題就是搞外遇,未曾想到自己也會如此,這是命運的安排?是父親的基因在傳承?幸之所以主動要求收留小鈴,簡單地說,是因為自己的童年被大人毀掉,她不想看到同樣的事情再度發(fā)生在小鈴身上。二女兒佳乃容顏靚麗,身材一流,這也造就了她活潑喜樂的性格,但也是在情感問題上屢屢出狀況,身邊男友不斷,但總是找不到合適的意中人。直到有一天遇到公司新來的上司坂下,才似乎悟到真諦,不過兩人的關系影片完全沒有再鋪排下去,點到為止。只是坂下的一句臺詞“自己不屬于那里”點破機關,扣連了小鈴的心事。小鈴自幼以來最大的煩惱便是,“我應留在這里么?”所幸有同學風太安慰,原來風太家一直想要個女孩,未曾想到最后還是來了個男孩,所以他的照片很少。幾位女性角色中,對照下來最安穩(wěn)的卻是三女兒佳乃。她其貌不揚的男友酷愛登山,為此斷了六根腳趾,好友還在不斷鼓勵他,最終男友是斷了念頭,改以釣魚取樂,佳乃始終陪伴左右,兩人模仿釣魚的姿勢,動容可人。
所有的扣連關系中,最重要的扣連之物,也是將四位女兒緊緊維系在一起的還是小鈴,幸在結尾時分一句臺詞道破真諦,“爸爸沒臉見我們,所以只能由小鈴一人承擔?!边@是是枝為幸收留小鈴、小鈴與三位姐姐關系所設計的一個最強力最真實最動人的理由與寫照,這實在是非常高超老到的編劇技巧,非一般新手可為。
在各種扣連關系的烘托下,影片最重要的傳承主題隱隱鋪展開。對幸來說,工作中的職責是幫助病人平安走完最后一程(她后來被調(diào)至臨終看護的工作),生活中的職責是將妹妹們撫養(yǎng)成人,守護外婆外公留下來的這座老房子,影片最激烈的沖突也與此有關──母親意欲賣掉老房子,幸堅決反對。姐妹們每年都要做梅酒,這是外婆留下的習慣,家里還留有外婆十年前釀制的梅酒,梅酒做好,夏天就到了。梅酒是記憶。魚糕咖喱對佳乃,亦是記憶,是外婆的味道。竹莢魚南蠻燒,對小鈴,則是父親的味道。姐妹們留戀往返的海貓食堂亦復如是,店主二宮阿姨一直苦心經(jīng)營這家店,因為,這是奶奶留下的遺物。
影片的結尾是二宮阿姨的葬禮,對應了開場父親的葬禮。人世無常,恒定的大概唯有人之情感羈絆的漣漪、不舍的記憶、難分的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