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課前預習對于初中數(shù)學學習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其預習的好壞對學生學習的好壞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認為在正式進入課堂之前,讓學生帶著較為有價值的問題來積極進行思考,促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加專注自己的學習和思考,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效率,而且長期堅持預習,對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為何實施“課前預習”,“課前預習”有哪些重要作用
預習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也是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想象,不斷培養(yǎng)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读x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就指出,預習是學生對學習過程和方法的主動探索,也是學生自身學習體驗和生活方式的一個側面反應,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
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在新課標的倡導下,預習不再是簡單的查字典和找資料,而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能力,使其能在自學的前提下充分發(fā)揮想象與聯(lián)想能力。課前預習的重要性如下:
1.預習可以改變以往的灌輸式教育,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興趣。
2.預習能夠成就高效課堂,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加專心和認真地聽課,并積極地進行思維。
3.預習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其變得更加自信。
4.預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維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完成課標所提倡的教學和學習理念。
二、如何培養(yǎng)初中生的數(shù)學預習能力
在學習的開始時期,不能夠強行要求學生進行預習,從而增加其厭煩預習的情緒,而應該以培養(yǎng)其預習習慣為主要目的。對于數(shù)學而言,預習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1.在上課之前,仔細對教材進行研讀,爭取自己概括出解題方法,對題目有自己的認識和思路,在此基礎上再動筆圈點,將教材的主要內容進行概括。
2.預習的主要事情就是對教材進行初次接觸和進一步的熟悉。當學生在課前對教材有了較為深入的熟悉之后,教師上起課來也就會顯得輕松和靈動。所以,教師學案的設計對于整堂課的效果而言就有很大的意義。其中,預習方式、課堂實驗、作業(yè)布置、知識探究等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而學案設計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有目的地學習,并且知道在課堂上該側重聽什么。
3.對于數(shù)學課而言,將重難點內容標注出來也是預習中的關鍵一步。當學生對學習目標有了一定的把握時,才能在課堂上積極認真地聽講。
4.積極思考,嘗試使用多種方式,尋找更多的解答方式,積極地將這些方法運用到數(shù)學題的解答上,并積極發(fā)現(xiàn)兩者間的關聯(lián)。
5.多做練習,要善于歸納和總結,將題目按類別、由難到易地進行歸類,再按照教材練習題的順序來積極進行整合,以此來檢驗預習的方法是否適用,從而為數(shù)學學習提供有效的方法。
三、初中階段數(shù)學學科的典型預習方法
參考初中生的心理年齡特點、認知方式以及教材的編排等,得
出幾種較為有效的預習方法:
1.“導學案”落實預習法:按照自己的復習節(jié)奏來進行預習,在課堂上有重點、有選擇地進行聽講。
2.學會閱讀理解課本內容。首先要對教材進行認真研讀,然后將不懂的地方,需要重點理解的地方進行圈畫,并將其作為課堂聽講的重點來準備。然后通過將自己學的和教師的講課內容結合起來,進一步思考學習重難點以及解題的方法。
3.利用實驗進行總結歸納。
4.在掌握舊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新知識。
5.小組間展開合作與交流。
四、培養(yǎng)初中生預習能力應該注意些什么
學生作為有個性的人,是有差異的。因此,在班級授課制下,就必須能夠使教學案盡可能照顧到每位學生,使其獲得相應的
提升。
1.指導學生預習要扎實有效。按照中學生的閱讀習慣和學習特性來進行課前預習的指導,必須秉承可操作性、實用性的前提來進行課前預習的作業(yè)布置。
2.重視培養(yǎng)學生預習的習慣和興趣。好的預習習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長期堅持中逐步獲得的。也許,一開始對數(shù)學方法并不了解,也沒有主動預習的習慣,但是通過長時間的堅持預習,以及教師的正面鼓勵話語,都會使學生在預習中充滿自信,獲得成就感,這樣就能夠將預習作為一種長期的習慣堅持下來,從而有效地提升了學習水平。
3.允許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預習效果。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充分意識到學生個體的獨特性,抓住其多樣性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從而幫其樹立良好的學習方式和自信心。而預習只有在充分重視學生主體性的前提下,才能將預習的真正功效發(fā)揮出來,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4.預習內容的設計要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對問題的設計一定要有針對性,能夠幫學生更好地認識教材,并且能更好地運用已有的知識對問題進行解答,這不但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辨水平,而且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5.教師對于預習布置的作業(yè),一定要進行歸納和總結,有側重地設置教學內容和課堂提問,而并非盲目地進行整齊劃一的教學,
真正能夠有針對性地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從而更好地促進師生雙方的良性互動。
6.預習的目的不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是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從而有側重點地培養(yǎng)和發(fā)現(xiàn)其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上也會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的不同而對教學方法和技巧等進行及時調整。
綜上所述,課堂預習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于學生能力的提升和教師有針對性的教學都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葛亞銀.初中數(shù)學課前預習策略初探[J].學周刊,2011(0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