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
課改已經在長白山地區(qū)走過兩年多了,期間通過網絡、書籍、外出培訓、同伴研修等多種方式進行學習,假期又拜讀了邱濟隆校長的一本書《如何做一名好校長》,結合這本書的思想和本地區(qū)課改的實際,我想談談課改中領導的角色定位。
一、做課改的先行者
一個好的校長,就是一所好的學校,這一觀點逐漸成為專家、教師和社會的普遍共識。一個好的團隊是課改成敗的關鍵。在課改這個團隊中領導的執(zhí)行力決定著課改的方向和進程。一個學校的課改必須先有5%的創(chuàng)新者(領導)先探路,制定本校的課改方案,落實課改項目,了解課改動態(tài),學習課程理論;接下來35%的先行者(學科骨干、班主任)動起來,從小組建設、導學案、課堂流程等方面,從理論到實際,從觀念到行為,把課改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每一次活動中;最后這40%的人去帶動學校另外60%的教師。如果作為領導,課改力度不夠或課改信念不堅定,那課改走著走著會原地踏步不動。為了保證課改的有序有效運轉,領導要做課改的先行者。多讀書、多聽課、多調研、多思考,調查課改進程中面臨的問題及原因,謀劃解決問題的策略,有步驟、有計劃地推進課改進程。
二、做課改的探路者
作為課改中的領導,要更新觀念,一定要有課改必勝的信念,能圍繞問題想辦法,探求課改實施的管理制度和實踐技術,有序調控課改的進展情況。做課改的探路者,去逐步推進與課改相匹配的評價體系,積極開展班級文化及小組文化建設,結合本地區(qū)教育的實際情況及學科特點,在“五步三查”泛模式的指導下,探索本校各學科課堂教學流程,打造各學科教學模式。這個過程中,作為課改中的領導,就是和自己的團隊一起探路,做探路的領路人,摸著石頭過河,邊走邊看,邊走邊思。有步驟地將制度全面實施。
三、做課改的管理者
新課程改革是一項大的工程,依靠管理者的布控和實施,既要全面統(tǒng)抓,又要逐點突破。本學期作為課改領導者之一,我針對前階段課改進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的剖析,結合實際制定了本學期課改推進計劃,將從深化課改理念、強化小組文化建設、規(guī)范導學案編制、細化課堂流程、加大督課力度五個方面去做。每月有一個主旨,根據主旨的內容,把工作分散開來。同時,所有的工作又要緊緊圍繞著課改推進中的五個方面去做,不能脫離目標。根據課改進程規(guī)范課堂指導、檢查、督查的程序,建立不斷檢查、反饋、分析、整改、過關的良性循環(huán)機制,從根本上、從細節(jié)上、從規(guī)范上抓起,杜絕單打獨斗、各自為戰(zhàn)、想當然的課改現狀。
四、做課改的示范者
作為課改領導,不僅能在理論上給教師進行培訓,自己的課堂能“全天候”對每一位課改教師開放,對各教研組能提供有價值高質量的菜單式培訓,特別是在課改中,教師亟須解決問題,如高效課堂班主任管理與班組建設的策略研究、學校教研組建設與管理的研究、高效課堂體驗式培訓、導學案設計與使用的研究、課改觀念、課改氛圍的營造策略研究等內容。同時,還要培樹課改典型,對好教師,一定要給他(她)外出學習培訓的機會,一定要給他(她)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和空間,讓全體教師看到自己與別人的差距,讓優(yōu)秀者體驗成功的快樂!這樣領導的示范及培樹的典型將會帶動課改前行。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