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莉 湖北三峽職業(yè)技術學院
高職高專審計教學的幾點思考
鄒莉 湖北三峽職業(yè)技術學院
審計是一門很強實踐性與綜合性的課程,審計學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較大的難度,而且也會給教師的授課產生一定的困難,因此,對此類課程課堂的教學技巧與方法進行針對性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針對現在審計教學的現狀對審計教學進行了相關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對策。
審計教學 教學方法
審計是會計電算化專業(yè)和相關會計專業(yè)開設的一門核心課程,也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綜合性非常強的課程,涉及到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稅法、成本會計等多學科的知識,因此對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審計盡管和財務會計等會計課程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但是審計思維和會計思維又存在明顯差異,因此學生對這門課更覺抽象和陌生。怎么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成效,本文從幾個方面進行了思考。
1.教材重理論輕實務。目前,審計課程的教材大致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審計理論部分,二是審計實務部分,而且表現的共性為都是以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教材為藍本,理論性的東西居多,不注重實務操作。即使現在有些教材進行改革,標明以任務為驅動、融工作過程于教學設計中,著眼于風險導向審計的實際運用,但是仍然是全面系統(tǒng)地分析、介紹審計的理論、觀點和方法。
同時在教材中鮮少有合適的案例,現有的部分教材中也有導入案例的,但是很多導入的案例和知識的相關度不夠高。有些案例還過于陳舊。
2.審計知識多而抽象。審計知識點多而且抽象,涉及到相當多的定義、術語、規(guī)定,對學生來說非常枯燥、難懂,在講授理論的過程中經常出現前面的章節(jié)涉及到后面的知識點的情況,因此學生非常難以理解和接受。審計課程往往安排在第五學期,課時一般在60左右,
3.生源差增加了教學難度。現在由于適齡的學生的減少,招生競爭激烈,因此生源質量在下滑。這無形中也加大額教學難度。
1.重視理論的基礎上也要重視實務。高等職業(yè)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fā)展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yǎng)面向生成、建設、管理第一線需要的人才的使命。因此,對于高等職業(yè)教育要非常重視實務的教學。
現階段的教材中關于審計的實務的相關練習是十分有限的,這需要教師在相關的內容教授完畢后收集一些相關的題目對學生進行訓練。比如在講授應收賬款的函證的時候,可以將相關的審計審計工作底稿給學生進行學習和體會,或者將有問題的審計工作底稿給大家展示,然后可以分小組讓學生進行討論,和學生一起分析總結,這樣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將理論和實務進行了很好的結合。并且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多種教學方法的有效結合,讓審計知識豐富而且形象。審計課程包含很多理論知識,因此必須給學生講授相關理論知識。因此講授法必不可少。但是,高職高專的審計教學著眼點應該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因此教師在講授的時候可以將復雜的理論知識簡單化,在審計講授過程中抽象的知識進一步具體化,比如在講 授審計重要性和審計風險的時候,可以和學生的考試過程中檢查錯誤相聯(lián)系,生動形象具體。在講授管理層的認定和具體審計目標的時候,可以設計具體的科目進行講解和練習,讓這些抽象的知識具體化。
案例教學力度要加強。案例教學在審計的講授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很多復雜的理論知識都是通過具體的案例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的。案例教學無論是在審計理論的講解還是實務的講解都發(fā)揮著及其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講授銷售和收款循環(huán)審計、采購與付款循環(huán)審計、生成和存貨循環(huán)審計、投資與籌資循環(huán)審計、貨幣資金審計中,企業(yè)的業(yè)務流程與日常經營的管理活動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但是這些對于實際會計經驗缺乏的學生而言卻較為陌生,他們常常在學習此類知識時會感到力不從心。因此,在審計課程的課堂教學過程內,通過問題情境的設立與啟發(fā)式的教學手段運用,把與審計有關的技巧與方法在案例具體的情境中進行溶解,利用對案例的講述來強化教學內容的實際性與趣味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對審計方法與案例的相關度進行把握的同時,教師還應當對案例作出詳盡分析,通過審計人員工作過程的展示對學生審計的思維進行培養(yǎng), 講授不同業(yè)務的循環(huán)審計環(huán)節(jié)時,審計案例內調賬和查賬的工作不斷出現,但對該部分會計財務知識相對不足的學生來說,當發(fā)現復雜賬項的調整后常常會不知道該如何下手解決。因此,通過案例,思維的分解方式將復雜問題化簡為零可以起到不錯的教學效果。
在審計的授課中,圖表歸納法也是用的非常多的一種方法。審計知識點多而且雜,通過圖表的歸納總結,可以讓知識點的區(qū)別一目了然,也讓知識的結構非常清晰。
3.靈活處理教材由于審計課時非常緊,因此可以對教材進行靈活處理。審計工作流程分為“審計計劃、審計實施、審計報告”三個階段。其中審計實施和審計實務是緊密想聯(lián)系的,教材中反映的是五個循環(huán)審計。這五個循環(huán)審計中又都分為兩大塊: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如果這五大循環(huán)都一一詳細地進行講解,審計課時非常緊張。這個時候可以選擇其中的一個循環(huán)來進行講解,講這個循環(huán)中審計程序為何這樣設計,審計程序又如何具體的實施給學生講透徹,然后可以安排學生進行模擬操練,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所學的知識,對于其他循環(huán)審計中不同點分別詳細講解,這也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
4.加大學生參與力度。所謂教學,教和學是緊密不分的,也就是說在整個的教的過程中要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無論是講授和案例教學,其中大部分仍然是以老師作為主體,這是不夠的。要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去。
現在網絡非常發(fā)達,學生接受的知識速度是非??旖邮艿男畔⒚媸欠浅V的。因此可以根據講授的內容安排學生自主收集資料:比如講授注冊會計師的職業(yè)道德的時候,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分配任務對誠信、獨立、保密等收集資料做成案例,讓他們上來主講,這樣可以很大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感知是學習的主體。
[1]馬娟.會計專業(yè)審計課程教學改革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14)
[2]黎霞.審計案例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改進[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