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德蓉 張慧芳
(成都市武候區(qū)第三人民醫(yī)院 四川 成都 610043)
子宮瘢痕部位妊娠又叫子宮切口妊娠,是指胚胎在子宮手術切口的疤痕上著床的一種病理性妊娠現(xiàn)象。在臨床上,可導致女性子宮出現(xiàn)瘢痕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女性進行剖宮產手術。因此,子宮瘢痕部位妊娠又屬于剖宮產的并發(fā)癥。大量的調查資料顯示,女性一旦發(fā)生子宮瘢痕部位妊娠,就容易合并子宮破裂和子宮大出血等情況,從而危及其生育能力和生命安全[1]。近年來,隨著介入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臨床上開始使用子宮動脈灌注栓塞術治療子宮瘢痕部位妊娠。為了進一步證實此療法的有效性,我們進行了本次研究?,F(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宮瘢痕部位妊娠的女性。這80例女性的病情均經B超檢查得到確診。我們將這80例女性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40例女性。觀察組女性的年齡在26~4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4.4±3.7歲。她們的孕次在2~4次之間,平均孕次為3.1±1.4次。她們本次妊娠距離上次妊娠的時間在7~146個月之間,平均時間為35.2±12.5個月。對照組女性的年齡在24~4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4.2±3.4歲。她們的孕次在2~5次之間,平均孕次為3.4±1.3次。她們本次妊娠距離上次妊娠的時間在7~150個月之間,平均時間為36.1±12.3個月。兩組女性在年齡和孕次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1 我院使用刮宮手術對對照組女性進行治療。進行刮宮手術的方法是:先按照1mg/kg的劑量為女性肌肉注射甲氨蝶呤,然后囑咐女性取膀胱截石位,對其進行局部麻醉。用窺陰器擴張女性的子宮頸,然后用刮鉗刮除其子宮內的胚胎組織,在手術后給其使用抗生素進行預防性治療。
1.2.2 我院使用子宮動脈灌注栓塞術對觀察組女性進行治療。進行宮動脈灌注栓塞術的方法是:女性取平臥位,對其進行局部麻醉。在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的監(jiān)視下使用Seldinger技術對女性右側的股動脈進行穿刺。在穿刺成功后,將Cobra導管經股動脈送入子宮動脈。先用Cobra導管向子宮動脈內注入50毫克的甲氨蝶呤,然后用小塊明膠海綿顆粒栓塞子宮主動脈的分支動脈,再用大塊的可吸收性明膠海綿顆粒栓塞子宮主動脈,直至子宮動脈的血流完全停止,最后拔出Cobra導管[2]。
治療結束后,觀察并記錄兩組女性治療前和治療48小時后血清β-HCG的水平、手術的用時、術中的出血量和住院的時間。
我們使用SPSS13.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采用χ2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3]。
2.1兩組女性治療前和治療48小時后血清β-HCG水平的比較 在治療前,兩組女性血清β-HCG的水平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在治療48小時后,觀察組女性血清β-HCG的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女性,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女性治療前和治療48小時后血清β-HCG水平的比較(IU/L)
2.2 兩組女性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和住院時間的比較
觀察組女性手術的用時和住院的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女性,其術中的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女性,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情見表2。
表1 兩組女性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和住院時間的比較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使用子宮動脈灌注栓塞術進行治療的觀察組女性治療48小時后血清β-HCG的水平明顯低于使用刮宮手術進行治療的對照組女性,其手術的用時和住院的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女性,其術中的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女性。這說明,用子宮動脈灌注栓塞術治療子宮瘢痕部位妊娠具有效果好、手術時間短、女性在術中的出血量少和在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點。因此,進行子宮動脈灌注栓塞術可作為臨床上治療子宮瘢痕部位妊娠的首選方法。
[1]張德喜.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剖宮產瘢痕部位妊娠的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6(18):192-193.
[2]徐淑紅,凌奇等.子宮動脈栓塞術對剖宮產術后瘢痕部位妊娠的治療價值[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3,10(33):6575-6576.
[3]楊浩,吳海.應用子宮動脈栓塞術聯(lián)合宮腔鏡下清宮術治療剖宮產瘢痕部位妊娠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12(21):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