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申青
俗話說:良好的開頭就是成功的一半。一節(jié)成功的語文課需要精彩的導入,巧妙的導入是打開新課的金鑰匙,它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緒快速集中到課堂上,為課堂教學的有效進行打下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要想達到“課伊始,趣即生”的效果,引起學生注意,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其較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就必須講究課堂導入的藝術。那么,怎樣導入新課呢?下面我就針對小學語文課堂導入的方法及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我的看法。
一、背景介紹導入法
有的課文,因為寫作年代較早,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相去甚遠,學生感到陌生,難以理解。對于這樣的課文,就可以通過介紹背景來導入新課。介紹背景式的導入,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教學古詩《元日》時,就可以通過介紹王安石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背景來導入。當時王安石剛剛拜相,手中掌握大權,想要推行新政,大展宏圖,便于新年寫下了《元日》這首詩。這樣的導入學生就能了解原來新年新氣象寓意著作者的雄心壯志以及對美好前景的展望,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就不會僅僅浮于文字表面。
二、懸問質疑導入法
學貴有疑,“疑”是點燃學生思維探索的火種,它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有時候讓學生帶著一定疑問去學習課文,還能增強學習的針對性,提高學習的效率。當然,問題的提出要遵循“適宜、有針對性、可實施”的原則,如果問題過易或過難,就不能達到激發(fā)學生探究的目的。比如《學會查“無字詞典”》這一課的導入,就可以運用質疑導入?!笆裁词恰疅o字詞典?”“怎樣查‘無字詞典?”等問題可以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讓學生學習更有針對性,從而提高學習的成效。像這樣可以進行質疑導入的課文還有很多,比如《李時珍夜宿古寺》《誠實與信任》《霧凇》《菩薩兵》《軍神》……
三、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法
所謂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是指教師用生動的語言,進行直接描繪,或借用幻燈、錄音、錄像、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手段,創(chuàng)設出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或引發(fā)學生相應情感體驗的情境,使學生在欣賞或情緒感染中就勢轉入課文學習的一種導入方法。它又包括以下幾種方法:
1.語言導入
教師在上課前依據(jù)要講的內容,用生動的語言,豐富的表情等,形成一個情境、一個氛圍,以真實的環(huán)境把學生帶入文章描述的情景中去,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學四年級上冊《老師,您好!》這篇課文時,我就運用激情的話語進行導入?!巴瑢W們,每次上課聽到你們對我喊‘老師,您好時,我都感到無比開心和激動。這讓我想起了我以前的老師,沒有他們對我的諄諄教誨和愛的熏陶,我就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也不能站在講臺上聽你們喊我一聲‘老師,您好。讓我們一起深情地讀好課題:老師,您好!”這樣充滿激情的導入,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極高。
2.圖片導入
這是一種借助簡筆畫、圖片或者教學掛圖,利用現(xiàn)代化多媒體手段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導入方法。一般而言,優(yōu)美的寫景文或者狀物文,都可以通過圖片導入的方法來引起學生的注意。比如《荷花》一課的教學,我在上課開始就出示幾張不同姿態(tài)的荷花圖片,學生被荷花的美震撼了,談到荷花時簡直是妙語連珠,整堂課的氛圍輕松自如,充滿情趣。
3.音樂導入
音樂是一種極富內涵的藝術語言。小學生的年齡特征表明,他們大多喜歡唱歌、聽音樂。借助與課文內容緊密聯(lián)系的歌曲來導入,既能在情感上引起學生共鳴,又可活躍氣氛,讓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學習。比如在《拉薩的天空》一課的導入時,教師就可以先播放騰格爾的《天堂》,在歌聲里帶領學生走進西藏的神奇、拉薩的壯美。也有的課文本身就是一首歌,直接播放歌曲導入便是一個極好的方法,如《歌唱二小放牛郎》.《讓我們蕩起雙槳》等課文。
4.視頻導入
有的情況下,光是圖片和聲音還不能夠直接表達事物的本質,也不能震撼學生的心靈,這時候可以出示一段視頻,更加直觀、清楚地展現(xiàn)一個事物的樣子,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比如《黃河的主人》,教學一開始就可以播放一段黃河波濤滾滾的視頻,讓學生先來體會一下黃河的氣勢,再直接學習課文的第一小節(jié),感受黃河濁浪排空的特點,這樣學生的感受就更真切。
四、復習舊知導入法
子曰:“溫故而知新”。在講授新知識前,先溫習已學過的相關知識,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為基礎來導入并學習新知,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在心理學上稱為知識的“遷移”。這里的“溫故”是一種手段,導入新課才是真正的目的。比如五年級《題秋江獨釣圖》這首詩的教學,我就用四年級學習過的《江雪》這首詩來導入,兩首詩都是描寫雪景的,都蘊含著一種孤寂之情,這樣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課堂的效率也極高。
五、妙趣橫生導入法
以上幾種方法,在小學高年級中比較常用,而對于低、中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應該采用一些更加適應他們年齡特點的導入方法,讓他們的注意力迅速進入到課堂學習中,比如故事導入法、歌謠導入法、謎語導入法等充滿趣味的導入方法。就拿謎語導入來說吧!課前先讓學生猜謎,再由此導入新課,這樣學生不僅有學習積極性,還會對新知充滿興趣。比如三年級的《蒲公英》和《小露珠》都可以采用猜謎的方法來導入課題。我上《小露珠》這課時,就曾用這樣的謎語導入:“透明閃亮一顆珠,不大不小像黃豆,樹葉花瓣當搖籃,太陽出來無蹤影”。同學們異口同聲猜出是小露珠,整堂課的學習興趣很濃。
語文課堂導入的方式還有很多,如開門見山導入、游戲導入、復習導入、名人名言導入、詩詞導入……它沒有固定的格式和方法,但無論運用那種導入方法一定要緊扣教學中心、以學生為主體,因時而變,因勢而改,因文而生,要講究知識性和趣味性,富于啟發(fā)性和感召力,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我們老師要根據(jù)自己班級學生的情況和教學內容的特點,來設計每篇課文適當?shù)膶敕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求知欲,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作者單位:昆山市陸家中心小學校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