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
合作學習是一種愉快的教學方法,它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題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小組之間的正向競爭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為合作學習的實質是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集體競爭意識,只要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小組責任意識,有利于調動學生互幫互助和集體競爭的學習積極性,在具體設計課堂教學中,可以靈活掌握,不拘一格。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我們在師生合作關系、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等方面進行了探索與實踐,以期能激發(fā)學生的合作意識,從而實現(xiàn)學生學業(yè)成績及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一、改善交流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教學過程是一種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邊活動過程”,這是多年來教育界公認的道理。但是這只限于教師與學生間的相互交流作用,而忽視了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合作。
合作學習應是一種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小組與小組之間互助交流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走下講臺,成為小組活動的一員,與學生共同活動,共同交流;同時又協(xié)調各組活動,鼓勵學生小組內、小組間進行交流,甚至全班學生共同交流。
這樣教學使學生體會到一種合作的氛圍,通過交流合作,促使每個學生都有可能得到發(fā)展,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二、巧妙設障,激發(fā)學生合作的需求
隨著教學條件的改善和教學要求的提高,現(xiàn)在的小學科學課中的學生實驗,基本上已做到一人一具或兩人一具,這保證了每個學生都能動手操作實驗,使他們的實驗能力得到培養(yǎng)。但是,我認為這在無形中也減少了他們合作、交流的機會。為此我們嘗試下列做法,激起學生合作的需要。
(1)對于一些學生實驗減少實驗用具的供應量,由原來的一人一具改成兩人一具甚至四人一具,使實驗形成人多器具少的局面,促使學生進行合作的實驗。
(2)多設置一些需要合作的作業(yè)。如教學《探索宇宙》,由要求每位學生寫一篇調查報告改為要求每小組合作完成這篇調查報告。
這樣通過教師給學生的單獨實驗、作業(yè)設置“障礙”,促使學生合作學習,激發(fā)其合作學習的心理需求。
三、科學組織小組活動,增強學生合作意識
小組活動是課堂合作學習的核心,組織好小組活動,對于增強學生合作意識及各方面的能力都有重要意義。
1.異質分組
一個班學生的習慣、個性及能力等差異較大,針對這些情況,將全班學生按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個性特征等分為很好、好、中、差四類。分組時均衡配置,使各組男女比例、學習基礎和能力水平等方面大體相同。最大程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互幫互學,參與到學習中及小組活動中。做到按需協(xié)調,使小組的人員結構,根據(jù)學習需要、內容以及活動中小組實際狀況進行調整,以確保小組始終處于良性循環(huán)狀態(tài)。
2.責任到人
合作學習小組必須依賴所有成員的共同努力,它在學習內容和學習結果上都存在很強的互賴性。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將學習任務分給每位成員,每位同學要對自己的那塊任務負責,還要依靠其余成員傳授他們負責那塊的學習任務,最后小組進行討論、加工、匯總,并作全班匯報。如教學“共同的家園”時,每個小組得到這個任務后,小組長將任務分到了每位小組成員,他們有的調查“土地資源”,有的調查“糧食資源”,有的調查“交通狀況”,最后互相交流、加工、匯總,得出了“保護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的結論。這樣有分有合的做法,極大地保證了全體同學積極投入,增強了他們的合作意識,促進了每位同學的能力發(fā)展。
3.組間競爭,組內合作
合作學習中小組活動的展開,融合了合作與競爭兩個因素,但我們強調的是小組競爭,小組內部進行合作,強調的是團體的力量,而非個人間的競爭。
在教學中我們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①小組集體競爭。以小組的集體合作活動過程、結果,參與競爭,依據(jù)標準進行評價(注重合作過程)。如觀察《青蛙》,小組匯報后,師生對各小組的參與活動情況,匯報的結果等進行評價,表揚優(yōu)勝組,對落后的組進行鼓勵。
②個人計算成績,小組合計總分進行競爭。這要求在小組合作學習評價中,每個人的活動成績將被綜合加在一起,并進行小組間比較。這樣對那些落后的小組成員,小組只能依靠平時多加幫助,大家共同進步,才能使小組在競爭中得到領先。
通過組間競爭,解決了小組中學生不能友好相處的問題,使他們明白了他們組的成員之間有著“榮辱與共”的關系,他們必須合作才能成功,這也極大促進了每位同學的學習能力與合作意識。
通過探索與實踐,我深刻體會到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巧妙運用合作學習,對于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促進學生的能力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總的來說,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的應用還屬于初級階段,如何更好地發(fā)揮出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是我們今后研究的重要課題。我們還需不斷總結,不斷積累,才能更好地在科學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江區(qū)盛澤南麻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