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至2013年臨床分離腸球菌屬細菌的耐藥性變遷分析
張正銀,孫晴,王立平
(上海市同仁醫(yī)院檢驗科,上海 200336)
關鍵詞:腸球菌;抗菌藥物;耐藥性;分布
中圖分類號:
文章編號:1673-8640(2015)02-0206-03R378.1
文獻標志碼:碼:A
DOI:10.3969/j.issn.1673-8640.2015.01.025
作者簡介:張正銀,女,1965年生,碩士,主任技師,主要從事臨床微生物學檢驗工作。
收稿日期:(2014-10-15)
腸球菌是人體腸道的條件致病菌,不僅可引起尿路感染,還可引起敗血癥、腹腔炎、心內(nèi)膜炎等危及生命的感染。其固有耐藥性是臨床治療的一大難題。由于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腸球菌耐藥菌株日益增多,耐藥性問題也日趨嚴重,尤其是近年來耐萬古霉素菌株的出現(xiàn)給臨床治療帶來了嚴峻的考驗[1]。因此,對腸球菌屬細菌的耐藥性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了解其耐藥現(xiàn)狀對指導臨床合理用藥具有重要意義。
一、材料和方法
1.菌株來源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海市同仁醫(yī)院臨床標本中分離的腸球菌屬細菌,剔除重復菌株,共計581株。
2.儀器與試劑Vitek 2 Compact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及其配套鑒定及藥敏卡片由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MH平板由上海伊華公司提供,藥敏紙片為英國oxoid 公司產(chǎn)品。萬古霉素E-test 試條為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產(chǎn)品。質(zhì)控菌株糞腸球菌ATCC29212由上海市臨檢中心提供。
3.腸球菌的分離鑒定參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第3版)[2],根據(jù)不同的標本種類選擇相應的培養(yǎng)基及方法分離菌種。菌種鑒定采用Vitek 2 Compact GP卡進行。
4.藥物敏感試驗(簡稱藥敏試驗)最低抑菌濃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測定采用Vitek 2 Compact AST-GP67卡,磷霉素、氯霉素、替考拉寧藥敏試驗采用Kirby-Bauer法。結(jié)果判斷根據(jù)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協(xié)會(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M100-S23(2013版)文件規(guī)定執(zhí)行[3]。
5.萬古霉素耐藥腸球菌(vancomycin resistanceEnterococcus,VRE)的鑒定及耐藥基因檢測對Vitek 2 Compact 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檢測為萬古霉素耐藥的腸球菌菌株采用萬古霉素E-test確認并測定MIC。鑒定為VRE送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抗生素研究所進行最終確認和耐藥基因分析[4]。
6.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WHONET 5.6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二、結(jié)果
1.菌株來源581株腸球菌屬細菌主要來源于中段尿423株(72.8%),然后依次為呼吸道71株(12.2%)、分泌物34株(5.9%)、血液28株(4.8%)、膽汁13株(2.2%)、腹水5株(0.9%)、膿液4株(0.7%)及其它3株(0.5%)。
2.菌種分布581株腸球菌屬細菌中糞腸球菌306株(52.7%)、屎腸球菌256株(44.1%)、鶉雞腸球菌10株(1.7%)、鉛黃腸球菌1株(0.2%)、鳥腸球菌8株(1.4%)。
3.2011至2013年糞腸球菌與屎腸球菌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分析近3年的觀察顯示糞腸球菌對呋喃妥因、氨芐西林、磷霉素均保持較高敏感性,前兩者耐藥率有所下降,后者稍有上升;對萬古霉素、替考拉寧、利奈唑胺、替加環(huán)素無耐藥。屎腸球菌對奎奴普丁-達福普汀、磷霉素、氯霉素保持較高敏感性,磷霉素耐藥率逐年上升;2012年開始出現(xiàn)VRE,發(fā)生率上升。 糞腸球菌較為敏感的藥物有氨芐西林和呋喃妥因。屎腸球菌較為敏感的藥物奎奴普丁-達福普汀、氯霉素,出現(xiàn)VRE;兩者均敏感的抗菌藥物有利奈唑胺(均無耐藥株)、萬古霉素、替考拉寧、替加環(huán)素,較為敏感的藥物有磷霉素和氯霉素,見表1和表2。
表1 2011至2013年臨床分離糞腸球菌對抗菌藥物的耐藥率(R%)和敏感率(S%)
表2 2011至2013年臨床分離屎腸球菌對抗菌藥物的耐藥率(R%)和敏感率(S%)
4.萬古霉素耐藥腸球菌分離情況581株腸球菌屬細菌中共分離5株VRE,均為屎腸球菌。2011年未分離出VRE,2012年屎腸球菌VRE發(fā)生率為2.3%(2/88),2013年為5.2%(3/58)。5株VRE均來源于不同病區(qū)患者的中段尿,經(jīng)檢測分析基因型均為vanM型[4]。
三、討論
腸球菌為人體寄居的正常菌群。由于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免疫受損宿主及侵襲性操作的增加,腸球菌成為醫(yī)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在革蘭陽性球菌引起的醫(yī)院感染中占第2位[5]。以往的文獻報道臨床標本中屎腸球菌的分離率高于糞腸球菌[6-7]且有上升趨勢。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糞腸球菌的分離率略高于屎腸球菌,趨勢較平穩(wěn)。2013年本院基建床位壓縮導致總體檢出數(shù)下降。本院臨床分離腸球菌主要來源于中段尿標本,在尿路感染中腸球菌屬細菌所占比率僅次于大腸埃希菌,一直居于第2位,與文獻報道[8]一致。
總體上糞腸球菌的耐藥率低于屎腸球菌,糞腸球菌對呋喃妥因、氨芐西林、磷霉素均保持較高敏感性,對萬古霉素、替考拉寧、利奈唑胺、替加環(huán)素無耐藥。屎腸球菌較為敏感的藥物為奎奴普丁-達福普汀、氯霉素、磷霉素和四環(huán)素,而磷霉素耐藥率逐年上升,出現(xiàn)VRE(部分VRE菌株對替加環(huán)素和替考拉寧耐藥),兩者均對利奈唑胺敏感。
1988年,英國報道了VRE,隨后其它歐洲國家和美國也相繼檢出VRE。近年,國外報道 VRE感染有所上升,美國感染率較歐洲和北美高,為33%[9]。美國醫(yī)院感染監(jiān)測系統(tǒng)已將腸球菌屬列為醫(yī)院感染的第2大病原菌。中國CHINET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網(wǎng)的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腸球菌萬古霉素耐藥率雖然總體水平不高,但逐年上升的趨勢明顯,部分醫(yī)院腸球菌萬古霉素耐藥率已接近10%。早先這類耐藥株以vanA型為主,近年日益多元化,相繼出現(xiàn)了vanB、vanM等基因型[10]。國內(nèi)VRE菌株最初僅出現(xiàn)在北京、上海、浙江等為數(shù)不多的三級醫(yī)院,近年分離到此類耐藥菌株的醫(yī)院不斷增多。本院為二級醫(yī)院,2012年開始出現(xiàn)VRE,均為屎腸球菌且發(fā)生有上升,經(jīng)基因檢測5株VRE菌為vanM型。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腸球菌糞腸球菌和屎腸球菌的藥物敏感性存在差異。在觀察的16種抗菌藥物中有11種藥物屎腸球菌的耐藥率高于糞腸球菌,且出現(xiàn)VRE。臨床治療應根據(jù)藥敏結(jié)果合理選用抗菌藥物,同時應加強耐藥監(jiān)測,防止耐藥菌播散。
參考文獻
[1]汪復,朱德妹,胡付品,等.2012年中國CHINET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3,13(5):321-330.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醫(yī)政司. 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M].3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736-753.
[3]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Twenty-Third Informational Supplement [S].M100-S23,CLSI ,2013.
[4]孫晴,張正銀,郭燕,等.萬古霉素耐藥腸球菌的檢測及分子特征[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4,32(5):266-268.
[5]沈倩燕,沈敏,湯園園.醫(yī)院感染的病原菌特點及耐藥性分析[J].檢驗醫(yī)學,2012,27(5):396-399.
[6]劉丹.286株腸球菌分布及耐藥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20 (6 ):110-111.
[7]楊懷德,王玉蓮,熊俊芳,等.420株臨床分離腸球菌屬細菌的耐藥性變遷[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4,35(16):2151-2153.
[8]瞿婷婷,俞云松,孫自鏞,等.2011年中國CHINET腸球菌屬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3,13(5):337-341.
[9]HIDRON AI,EDWARDS JR,PATEL J,et a1.NHSN annual update: antimicrobial-resistant pathogens associated with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 annual summary of data reported to the National Healthcare Safety Network at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06-2007[J].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2008,29(11):996-1011.
[10]朱德妹,汪復,胡付品,等.2010年中國CHINE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1,11(5):321-329.
(本文編輯: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