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現狀及運作模式
張濱1,劉小軍2,陶章2
(1.吉林大學,吉林長春130012;2.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廣東珠海519041)
摘要:跨境電子商務在我國出現的時間雖短,但發(fā)展速度和交易規(guī)模十分驚人,這給物流帶來了潛在的巨大市場。目前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及其物流發(fā)展存在諸多問題,如政策支持不足,物流基礎設施不完善,缺乏第三方物流的專業(yè)化服務,與跨境電子商務的需求不匹配,導致跨境電子商務的物流成本高、效率低。因此,應健全相關法律,完善相關扶持政策,優(yōu)化跨境電子商務企業(yè)聯(lián)盟模式,從專業(yè)化物流運作入手創(chuàng)新配套物流企業(yè)的服務模式,以高效率、高質量、低成本地運作跨境電子商務物流。
關鍵詞:跨境電子商務;物流;運作模式
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Cross-border Electron?ic Commerce)在我國發(fā)展非常迅速,并進入了人們的生活。所謂跨境電子商務,是電子商務應用過程中一種比較高級的形式,是指在不同的國家或地區(qū)間,交易雙方通過互聯(lián)網形式及其相關信息平臺的方式實現交易??缇畴娮由虅胀瑯佑蠦2C、B2B、C2C等電子商務形式,其中主要是B2C和B2B。國際貿易進出口環(huán)節(jié)中一般要涉及國際結算、進出口通關、國際運輸、物流保險等,同時還需要考慮其安全性及風險控制等方面,這使得跨境電子商務和境內電子商務有所區(qū)別。對于國內中小企業(yè)來說,跨境電子商務更是備受推崇,因為其一方面可以增加更多的海外市場機會;另一方面會使國內市場變得更加豐富?;ヂ?lián)網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外貿業(yè)態(tài)的不斷發(fā)展,讓跨境電子商務成為我國企業(yè)尋求海外以及國內貿易的新一輪商機。
從表1中可以看出,我國的跨境電子商務規(guī)模是十分龐大的,并且交易數額在不斷攀升,這意味著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的需求也在攀升。因此,電子商務全球化與跨境網購的流行加速了全球經濟一體化,使物流產業(yè)發(fā)展呈現全球集約化的趨勢,也給電子商務企業(yè)帶來了全新的物流配送問題。
表1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規(guī)模
跨境電子商務的快速發(fā)展給物流帶來了潛在的巨大市場,但是,在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方面,我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yè)還不能提供專業(yè)化、個性化的物流服務。另外,跨境電子商務企業(yè)本身對物表3所示。流的運作也還沒有進入專業(yè)軌道,并沒有探索出一種適合跨境電子商務的物流運作方式。
跨境電子商務物流作為物流產業(yè)中的新興勢力,正以其高速增長的發(fā)展趨勢引領當下的物流潮流,但是跨境電子商務物流在物流學界還是一個比較新的話題,也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國內學者近幾年對此研究頗為火熱,主要觀點如表2所示。
跨境電子商務在國外發(fā)展比較早,尤其是在歐美等發(fā)達國家,如美國的易趣、亞馬遜等,當然,發(fā)達國家的物流也十分發(fā)達,為其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因此,在國外電子商務環(huán)境下,其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的發(fā)展比較快,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的運作也比較成熟。此外,學術界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tài)勢,國外部分學者對于該領域的研究現狀如
表2 國內關于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的主要觀點
表3 國外關于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的主要觀點
然而,目前相關研究多著重于從消費者角度探討電子商務服務品質的重要性與電子商務業(yè)者在單一國家內的遞送方式,雖然最近幾年有一些學者從宏觀角度研究跨境電子商務物流,但是鮮有從電子商務企業(yè)角度進行訂單履行或者運作模式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電子商務企業(yè)的跨境物流配送系統(tǒng)為切入點,結合國際物流企業(yè)以及國際快遞企業(yè)提供的配送模式,來探討可為電子商務企業(yè)在跨境網絡購物趨勢下提供良好服務的物流運作模式。
1.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政策支持不足
跨境電子商務在我國起步較晚,但是發(fā)展速度驚人,如最具有代表性的阿里巴巴。盡管我國還沒有出臺扶持相關企業(yè)的政策,但由于跨境電子商務是我國內外貿一個新的增長點,越來越受到各方關注。2013年,商務部出臺了《關于實施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政策意見的通知》,對零售出口企業(yè)在海關、檢驗檢疫、稅收等方面遇到的問題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措施。這一政策無疑打破了出口的寒冰,對所有零售出口企業(yè)來說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另外,國家積極建立基礎信息標準和接口的規(guī)范準則,目前有一小部分地區(qū)實現了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稅務、外匯管理等部門與電子商務企業(yè)、物流配套企業(yè)之間的標準化信息流通。與發(fā)達國家相比較,我國的政策支持尤為不足,這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跨境電子商務企業(yè)以及物流企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2.當前國際物流發(fā)展速度與跨境電子商務需求不匹配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fā)展速度是十分驚人的,2011年交易額為1.6萬億元左右,2012年約為2萬億元,2013年約為3.1萬億元,其貿易規(guī)模增長速度較快。僅浙江省義烏市,2014年上半年跨境快遞日均出貨量就達到了20萬票。與之相對應的物流企業(yè),從事跨境電子商務的則比較少,大多數是由國際快遞公司完成物流配送服務。如此大的物流量,僅僅靠國際快遞企業(yè)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在購物旺季,經常會出現快件積壓、爆倉等現象,這給跨境電子商務的發(fā)展帶來了巨大障礙。
3.我國物流基礎設施不完善
物流在我國出現的時間比較晚,整體物流環(huán)境相對比較差,連接不同運輸方式的交通樞紐比較少,各種配套設施也有待完善,由于跨境電子商務涉及到跨境的倉儲、配送、運輸、報關、核稅等一系列問題,為了使運輸過程損耗盡可能減少,且速度更快、成本更低,需要建立合理高效的物流體系,并且需要更先進和完備的物流設施。然而,目前國際快遞的運輸時間長、手續(xù)多、成本高違背了跨境電子商務物流快捷和便利的特點,嚴重制約了跨境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fā)展。[10]
4.缺乏第三方物流提供專業(yè)化服務
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yè)數量較多,但是大型的、專業(yè)化程度較高的第三方物流企業(yè)(例如寶供物流、德邦物流)是比較少的。大多數物流企業(yè)提供的是國內物流服務,即使是為電子商務服務也都是為國內電子商務服務的。對于國際快遞服務,主要是以普通快遞的形式,而沒有專門為跨境電子商務企業(yè)提供全方位的專業(yè)物流服務。目前在我國,為跨境電子商務提供國際快遞服務的也只有聯(lián)合包裹服務公司(United Parcel Service,UPS)、聯(lián)邦快遞公司(FedEx,FDX)、敦豪速遞公司(DHL)、中國郵政速遞物流公司(EMS)、順豐速運公司等。專業(yè)化的第三方物流服務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推動我國跨境電子商務更好地發(fā)展,并在國際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
1.健全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的法律機制
跨境電子商務作為一個新興行業(yè),相關法律法規(guī)還比較欠缺。良好的法制環(huán)境有利于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及其物流的發(fā)展,也有利于提高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的運作效率。目前,我國還沒有使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的操作規(guī)范、通關程序、稅收、倉儲管理、相關企業(yè)管理等法制化。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快速發(fā)展,法律法規(guī)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無論是對跨境電子商務企業(yè)及其相關物流企業(yè)還是消費者,法律都會起到保障作用,從而使這一新興市場、新興行業(yè)能夠快速健康發(fā)展。
在我國,對于跨境電子商務也缺乏相應的政策支持,政府相關部門應該盡快推出新的政策支持其發(fā)展,通過資金支持、程序簡化、稅收優(yōu)惠等對跨境電子商務物流進行扶持。2013年9月,由商務部會同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海關總署等9個部門共同研究制定了《關于實施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政策意見》,將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納入海關的出口貿易統(tǒng)計,提出了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的支持政策以及出口檢驗、收結匯等具體措施。盡管如此,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的政策支持力度與發(fā)達國家相比還遠遠不夠。
2.建立電子商務企業(yè)物流戰(zhàn)略聯(lián)盟
從電子商務企業(yè)的角度出發(fā),單獨自營物流會增加企業(yè)的物流成本,但是,從規(guī)模經濟效益來講,跨境電子商務企業(yè)之間可以進行物流合作,建立物流戰(zhàn)略聯(lián)盟。[11]由多個跨境電子商務企業(yè)分別在國內外各成立一個物流倉儲中心,聯(lián)盟的會員可以將貨物運輸至國內物流配送中心儲存,海外買家下單后,物流配送中心根據發(fā)貨指令發(fā)貨至海外配送中心,海外配送中心再根據送貨指令將貨物配送至海外買家(如圖1所示),反之亦然。
圖1 物流戰(zhàn)略聯(lián)盟正向運作示意圖
3.第三方物流企業(yè)提供專業(yè)化的物流服務
第三方物流企業(yè)作為專業(yè)的物流服務方,為其客戶提供的是全方位、高品質的物流服務。在我國,第三方物流普遍存在,但是為跨境電子商務提供專業(yè)化物流服務的第三方物流企業(yè)幾乎沒有。跨境電子商務不同于國內的電子商務,是跨國界的交易,其交易流程、物流運作是比較復雜的,[12]在整個過程中,涉及了國際運輸、報關、報檢等程序,這為跨境電子商務的運作帶來了不便,如果有專業(yè)化的物流服務方為其處理這些問題,不但能提高物流運作效率,也可為跨境電子商務降低成本,提升客戶購物滿意度。
4.選擇海外倉儲
海外倉儲基于電子商務企業(yè)的實際需求,主要有自營和外包兩種形式。外包倉儲是目前跨境電子商務企業(yè)應用的主要物流運作方式,通過海外倉儲專業(yè)供應商為其提供海外倉儲服務,并為其配送商品服務完成交易。從成本方面考慮,對于跨境電子商務企業(yè)來說是較為符合其需求的一種物流運作方式。
對于企業(yè)規(guī)模相對較大的跨境電子商務企業(yè)來說,不僅需要從成本方面考慮,還需要從客戶體驗、客戶滿意度、市場機會、商品管理、庫存控制等方面考慮,可以選擇自營海外倉儲的方式進行運作,其優(yōu)勢在于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市場響應速度、有效降低庫存等。所以對于B2C和B2B跨境電子商務企業(yè)來說,自營倉儲是一種有效的物流運作方式。
跨境電子商務企業(yè)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為提高貨物配送質量、保證商品到達時間,也紛紛自建物流或外包物流,整合虛擬信息流與物流,以創(chuàng)新性的運營策略來應對環(huán)境的變化。
1.“單一”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模式
海外供應商將貨品送達電子商務企業(yè)位于制造國的物流配送中心,由其負責商品的實際備貨與倉儲管理,當消費者在網絡平臺下訂單時,將由制造國的物流中心完成單筆訂單的揀貨、包裝和出貨,以“單一”訂單包裝成單件包裹形式,并在制造國物流中心以單件包裹形式交付給國際快遞公司,由它為顧客提供門到門的物流服務,如圖2所示。
圖2 “單一”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模式
此物流模式對于電子商務企業(yè)來說,完全不需要另設轉運物流配送中心,也不需要考慮與收件地國家的本土快遞體系合作,只需選擇服務品質優(yōu)良的門到門國際快遞公司,由其負責送至不同國家的收件地,而且國際快遞企業(yè)會負責處理包裹的通關、報稅等工作。
此外,單件包裹獨立運送而不以批量形式運送,即不需等待貨運量達到一定程度才轉交國際快遞公司,因此在配送速度上較其他運輸方式快。然而,此模式雖然簡易方便、運送快速,但國際單件快遞運費非常高,如果某一國家的訂單來源比例較高時,難以進行整合運輸。
2.“兩段中轉”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模式
海外供應商將貨品配送至電子商務企業(yè)位于該國的物流中心,由其負責商品實際備貨與倉儲管理,當消費者于電子商務網站下訂單時,由該物流中心完成單筆訂單的揀貨、包裝和出貨,整合收件地與不同國家的單件包裹,將貨物交由國際物流公司以整批方式運輸至海外轉運國,由海外轉運國物流中心將整批貨品拆封成原單件包裹形式,再將單件包裹交由國際快遞公司配送至指定國家收件地,具體流程如圖3所示。
因運輸路程共有兩段,轉運點在轉運國,因此稱為“兩段中轉”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模式。此種運輸模式享有整合物流的優(yōu)勢,且不需考慮與收件地國家本土快遞體系合作的相關問題。在訂單來源未明確顯示來自某一國家時,此運輸方案可有效整合不同國家的單件包裹,以整批形式運輸至轉運國物流中心以節(jié)省國際運費。
圖3 “兩段中轉”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模式
但是,此運輸方案較為復雜,因配送形式同時包括整合運輸與單件運輸,電子商務企業(yè)在選擇配送服務的相關公司時,需同時尋找適合的批量運送國際物流企業(yè)與單件快遞企業(yè),且在貨品配送進度查詢的信息處理上也分為兩個階段。此外,更重要的是因貨品經過轉運國,其轉運模式還需考慮增加通關檢驗的時間成本與相關的稅費問題。
3.“兩段收件”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模式
海外供應商將貨品配送到電子商務企業(yè)位于該國的物流中心,由該物流中心負責商品的實際備貨與倉儲管理,當消費者在電子商務平臺下訂單時,由制造國的物流中心完成單筆訂單的揀貨、包裝、出貨,以單一訂單的單件包裹形式,由海外供應商物流中心根據收件地分別整合成不同的整批貨品,交由國際物流企業(yè)以整批運輸的形式直接運抵收件國,由收件人所在國物流中心將整批貨品拆封成原單件包裹形式,再將單件包裹交由收件人所在國當地快遞體系遞送至指定收件地。因運輸路程包含第一段整批運輸與第二段單件運輸,轉運點在收件國,因此稱為“兩段收件”轉運,具體如圖4所示。
圖4 “兩段收件”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模式
此物流模式在跨境運輸時具備整合運輸的成本優(yōu)勢,在收件國運輸時也享有收件國當地快遞體系提供的國內優(yōu)惠。因此該物流模式在收件人所在國當地設置物流中心,并且在訂單來源明確顯示來自某些國家時較為適用。此運輸方案的配送速度受到各國當地快遞體系運作效率的影響,無法給予全球各地線上購物消費者標準的派送時間,且在貨品遞送進度查詢信息處理上會分為兩階段條碼,一為國際運輸階段,一為收件人所在國當地快遞階段。
跨境電子商務在我國出現的時間雖短,但發(fā)展速度及其交易規(guī)模十分驚人。電子商務的發(fā)展離不開物流,物流發(fā)展也需要電子商務的推動,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在我國,現代物流業(yè)仍處于發(fā)展階段,各種基礎設施、設備尚未完善,對于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更是缺乏專業(yè)化的操作,導致跨境電子商務的物流成本高、物流效率低。只有從專業(yè)化物流運作入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的基本問題,不斷探索跨境電子商務物流運作的新模式,高效率、高質量、低成本地進行運作,為跨境電子商務快速發(fā)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和保障。故本文除了從宏觀上分析我國目前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現狀外,還著重從微觀層面研究了跨境電子商務物流運作模式,發(fā)現其主要取決于對單品是直運還是整批轉運的選擇,但通常情況下,這兩種模式在收件地遍布全球的情況下并不能單獨存在,所以最佳方案往往為混合使用,從而形成多種物流模式共存的局面。
參考文獻:
[1]孟祥銘,湯倩慧.中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fā)展現狀與對策分析[J].沈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 (2):120-125.
[2]曹淑艷,李振欣.跨境電子商務第三方物流模式研究[J].電子商務,2013(3):23-25.
[3]王永興.淺析電子商務企業(yè)B2C跨境電子商務物流對策[J].電子制作,2013(6):15-18.
[4]沐潮.深圳前??缇畴娮由虅者\營模式研究[J].物流技術,2013(11):409-411.
[5]侯喆.外貿B2C物流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2.
[6]劉娟.小額跨境外貿電子商務的興起與發(fā)展問題探討——后金融危機時代的電子商務及物流服務創(chuàng)新[J].對外經貿實務,2012(2):89-92.
[7]Abbas Asosheh,Hadi Shahidi-Nejad,Hourieh Khod?kari.A Model of a Localized Cross- Border E- Commerce[J]. iBusiness,2012(4):136-145.
[8]Nuray Terzia.The Impact of E-commerce on Interna? tional Trade and Employment[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24):745-753.
[9]Wang Ying,Sang Dayong.Multi-agent Framework for Third Party Logistics in E-commerce[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5(1):431-436.
[10]魏修建.電子商務物流管理[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8:208-209.
[11]徐金麗.B2C電子商務環(huán)境下的物流配送模式比較[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1(8):81-83.
[12]周升起.國際電子商務下的現代物流[M].北京:中國商務出版社,2006:302-303.
責任編輯:林英澤
The Study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Operation Pattern of the Cross-border E-commerce Logistics in China
ZHANG Bin1,LIU Xiaojun2and TAO Zhang2
(1.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012,China;2.Zhuhai College of Jilin University,Zhuhai,Guangdong519041,China)
Abstract:Though the history of e-commerce in China is very short,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action scale is very amazing. At present,there are some problems about cross-border e-commerce development in China,which lead to the high cost and low efficiency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logistics. So,we should perfect related laws and supporting policies,optimize the pattern of related enterprises alliance,make innovation in service pattern of supporting logistics enterprises,and develop cross-border ecommerce logistics with high efficiency,high quality and low cost.
Key words:cross-border e-commerce logistics;logistics;operation model
[作者簡介]張濱(1965-),男,天津市人,吉林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世界經濟與區(qū)域經濟;劉小軍(1984-),男,陜西省韓城市人,澳門科技大學商學院博士生,吉林大學珠海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物流與供應鏈創(chuàng)新;陶章(1983-),男,四川省廣元市人,澳門科技大學商學院博士生,吉林大學珠海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供應鏈金融。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8266(2015)01-0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