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謂侍臣曰:“治國如治病,病雖愈,尤宜將①護。儻②遽③自放縱,病復(fù)作,則不可救矣。今中國幸安,四夷俱服,誠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懼不終,故欲數(shù)聞卿輩諫爭也?!蔽赫髟唬骸皟?nèi)外治安,臣不以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p>
上嘗與侍臣論獄,魏征曰:“煬帝時嘗有盜發(fā),帝令于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訊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斬之。大理丞張元濟怪其多,試尋其狀,內(nèi)五人嘗為盜,余皆平民;竟不敢執(zhí)奏,盡殺之。”上曰:“此豈唯煬帝無道,其臣亦不盡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之!”
(選自《資治通鑒》,司馬光著,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0年)
【注釋】①將:調(diào)養(yǎng)。②儻:通“倘”,倘若。③遽:馬上。
【譯文】
唐太宗對親近的大臣們說:“治理國家如同治病,病即使痊愈,還應(yīng)護理調(diào)養(yǎng)。倘若馬上就開始自我放縱,一旦舊病復(fù)發(fā),就沒有辦法救治了?,F(xiàn)在國家很幸運地得到和平安寧,四方的少數(shù)民族都服從,這真是自古以來所罕有的,但是我一天比一天小心,只害怕這種情況不能維護久遠,所以我很希望多次聽到你們的進諫爭辯啊。”魏征回答說:“國內(nèi)國外得到治理安寧,臣不認為這是值得喜慶的,只對陛下居安思危感到喜悅?!?/p>
太宗曾跟近侍大臣討論訴訟案件,魏征說:“隋煬帝時曾發(fā)生盜竊案,隋煬帝命令于士澄逮捕竊賊,稍有疑似的人,全都被拷打?qū)徲?,迫使其服罪,總?000多人,隋煬帝下令將他們?nèi)刻帞?。大理寺丞張元濟奇怪竊賊如此之多,試著查究他們的罪狀,(得知)其中五人曾是盜賊,其余都是平民百姓;(可是)(張元濟)最終沒敢堅持奏報(真相),把所有人都殺掉了?!碧谡f:“這豈止隋煬帝無道,那些大臣也沒有盡忠。君臣全都這樣,怎么能夠不滅亡!你們應(yīng)該以此為鑒戒!”
[讀有所思]
你能舉出歷史上其他“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事例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