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護理策略在ICU患者壓瘡管理中的應用
張晶孟凡菲段曉玲
【摘要】目的 對ICU患者運用集束化護理來治療壓瘡的療效進行觀察分析。方法 將我院2012年4月~ 2013年7月收治的112例ICU病房住院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對照組52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60例,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用集束化護理,從而分析比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采用集束化護理的觀察組壓瘡護理效果較對照組更為優(yōu)秀,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5)。結論 使用集束化護理來管理ICU病房住院患者的壓瘡十分有效,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集束化護理;ICU患者;壓瘡
作者單位:130011一汽總醫(yī)院
Cluster Nursing Strategy for Management of Pressure Ulcers in ICU
ZHANG JingMENG FanfeiDUAN XiaolingFAW General Hospital in Jilin,Changchun 13001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ICU patients using cluster-based care to treat pressure sores efficacy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Methods Hospital between April 2012 to July 2013 were treated 112 cases in ICU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2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observation group, 6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ventional use of cluster nursing care, based on the ratio of the two groups to analyze patient outcomes. Results The use of cluster nursing observation group pressure ulcer care effect is more outstanding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cluster ICU ward nursing to manage pressure ulcer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is very effective, reduce patient suffering,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Cluster nursing,ICU patients,Pressure sores
近年來,運用集束化護理來治療ICU患者的壓瘡產生了良好的效果。ICU病房由于其特殊性,患者多為高?;颊呋蚧杳圆恍验L期臥床患,自身體力極度虛弱,運動及感官功能喪失,無力變換臥姿,或者由于護理不當,成為壓瘡的高發(fā)人群,所以如何預防壓瘡的產生也成為ICU病房護理的難點。集束化護理最先由美國健康研究所提出,是指在治療某種疑難雜癥時集合一系列有循證基礎的護理及治療措施進行醫(yī)治[1]。
選取我院2012年4月~ 2013年7月的收治的112例ICU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其中觀察組采取集束化護理治療壓瘡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7月收治的112例ICU患者作為臨床觀察對象,并分為觀察組60例及對照組52例。112例患者均接受壓瘡風險評估,均為高風險。其中觀察組男23例,女37例,年齡為10~77歲,平均年齡為(52.1±6.7)歲;對照組中男23例,女29例,年齡為8~77歲,平均年齡為(50.3±5.4)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傳統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 每隔一小時將患者翻身1次,變換體位,仰臥側臥交替,保證床單被罩等其他生活用品的整潔,勤換衣物,為患者擦身。
1.2.2治療組采用集束化護理策略 具體方案如下:對每位ICU患者建立檔案,確保每天按時跟蹤觀察壓瘡的發(fā);具體分析每位患者的病情,制定不同的針對性處理方案;保持病房光照充足空氣流通,使患者心情愉快;在具體護理當中,翻身時要注意動作輕緩,正確翻身,仰臥側臥姿勢交替使用;根據病情嚴重程度來調整翻身間隔時間;擦身時保證身體表面的干爽;必要時適當用藥膏保護全身皮膚,延長壓瘡的發(fā)生時間降低發(fā)生率;另外,在飲食上注意全面均衡營養(yǎng)從而提高患者自身抵抗能力;適當向患者講解壓瘡的相關知識,使患者全面認識壓瘡的產生,加以鼓勵安慰緩解患者緊張情緒;半小時進行一次病房巡視,關注患者身體癥狀變化,發(fā)生問題及時向醫(yī)生反映;每三天根據患者病情變化相應改變護理方案,保證病情的及時發(fā)現及時治療。
1.3觀察指標
在護理兩周后,從壓瘡發(fā)生時間,嚴重程度,發(fā)病率等方面進行觀察分析。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5.0軟件系統進行分析,所有計量資料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對比兩組壓瘡發(fā)生率、嚴重程度及發(fā)病時間,觀察組各項結果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壓瘡發(fā)生率、發(fā)生時間及嚴重程度對比
集束化護理發(fā)源于美國,在國外臨床較為普遍,在我國尚屬起步階段,目前僅引用于ICU病房護理當中。ICU(Intensive Care Unit)也就是重癥加強護理病房,主要對醫(yī)院中危重患者進行搶救。由于其患者的特殊性,ICU患者由于機體衰退長期昏迷或臥床,因而成為壓瘡的高發(fā)病群體[2]。
壓瘡多見于偏癱或長期臥床患者,體力虛弱,或者喪失感覺運動功能,無力翻動身體,導致皮膚表層與被褥接觸部分因持續(xù)受壓,導致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皮膚組織壞死腐脫而形成的潰瘍,稱為壓瘡。壓瘡按病情嚴重程度分為三期:紅斑期,水泡期,潰瘍期[3]。嚴重者甚至導致化膿骨頭壞死引發(fā)敗血癥等等,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
集束化護理并不是單一的護理,而是一組護理方案的疊加,每個單獨護理都經過臨床證實能夠確實提高患者治療,共同實施這組護理方案能加速患者治愈。本研究中針對壓瘡的集束化護理就表現為:保持病房干凈空氣流通;科學地有針對性地分析每位患者的病情,指導護士進行正確翻身,保證患者身體表面干爽,再對患者加以心理輔導,增強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加強護士與醫(yī)生對病情的交流理解,均衡飲食等,達到很好的護理干預效果。
本研究表明,針對患者的壓瘡預防治療中,集束化護理延緩發(fā)病時間,降低發(fā)病率,減緩病情,減輕患者痛苦。
參考文獻
[1]陳明慧.集束化護理在降低難免壓瘡患者壓瘡發(fā)生率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4,21(10):43-44.
[2]黃苑玲.集束干預策略在 ICU 患者壓瘡預防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3(4):28-31.
[3]單君,朱健華,顧艷羞.集束化護理理念及其臨末應用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0(10):889.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23.189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9316(2015)23-02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