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凌
廣東省中山市博愛醫(yī)院整形美容科,廣東 中山 528400
整形美容外科修復應用于青少年顏面部軟組織損傷的臨床療效分析
朱 凌
廣東省中山市博愛醫(yī)院整形美容科,廣東 中山 528400
目的 探討整形美容外科修復應用于青少年顏面部軟組織損傷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1月我院行整形美容外科修復術的46例顏面部軟組織損傷青少年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46例患者Ⅰ期愈合率是100%,縫線拆除時間是(6.4±1.1)天;術中無患者發(fā)生局部血腫、皮瓣壞死以及感染等并發(fā)癥;術后未發(fā)生皮膚功能變化、局部錯位以及顏面部瘢痕增生,所有患者整體美容效果顯著。結論 應用整形美容外科修復術治療青少年顏面部軟組織損傷可完全恢復面部功能和形態(tài),能夠顯著減少顏面部瘢痕和錯位的發(fā)生,獲得滿意的修復效果。
顏面部;軟組織損傷;整形美容外科修復;青少年
顏面部屬于暴露部位,顏面部軟組織損傷屬于急診比較多見的外傷之一,通常需要急診清創(chuàng)縫合,但是縫合后患者的容貌與自信心會因為創(chuàng)傷后局部外觀畸形與存在不同程度的瘢痕而受到影響,嚴重時還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影響[1]。所以在發(fā)生顏面部軟組織損傷初期實施整形美容外科技術修復創(chuàng)面,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痛苦,降低Ⅱ期修復術幾率[2]。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探討整形美容外科修復應用于青少年顏面部軟組織損傷的臨床療效,特選擇我院46例顏面部軟組織損傷青少年患者的臨床資料予以分析,詳細內容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46例顏面部軟組織損傷青少年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其中男性20例,女性26例;年齡13~25歲,平均(16.4±4.2)歲;受損原因:交通事故傷22例,摔傷12例,刀割傷8例,其余原因致傷4例;損傷部位:面頰部損傷28例,鼻根部損傷6例,眼瞼部損傷4例,唇部損傷8例。全部患者生命體征均穩(wěn)定,均在損傷后20min~3d內就診。
1.2 治療方法
按照清創(chuàng)原則,常規(guī)沖洗傷口,盡量保留未發(fā)生感染或壞死的軟組織。
對表淺損傷只要進行簡易的清洗、消毒以及包扎,而對于較大傷口要盡可能縫合。采用4-0號可吸收線和6-0號可吸收線對肌肉和皮下組織層予以分別縫合,再經皮瓣修復缺損部位,適度潛行剝離張力過大的皮損傷口創(chuàng)緣;對組織缺損寬度5mm以上的創(chuàng)口應適度分離創(chuàng)緣形成皮瓣,并實施“z”改型、推進以及旋轉等修復措施;對眼、鼻、口、耳等器官未見皮膚缺損但可能發(fā)生畸形的創(chuàng)面,先復位固定肌肉與軟組織后再用7-0號普理靈線進行皮膚縫合;縫合新鮮創(chuàng)口時必須保證創(chuàng)緣已對齊,縫合必須細致和平整,兩針之間間距大約是3~4mm,針孔與創(chuàng)緣間距大約是2~3mm。
對于組織缺損較大或是縫合后可能造成鄰近器官移位畸形的傷口,根據整形美容外科學原則采用改型縫合或是進行局部皮瓣的轉移修復。如:滑行推進皮瓣、旋轉皮瓣、插入皮瓣、風箏皮瓣、改良菱形皮瓣等。小面部軟組織缺損通常是采用鄰近皮瓣旋轉和滑行等方式予以修復。對于鼻背部與額部軟組織缺損可應用全厚皮片游離移植;對于比較嚴重的皮膚撕脫傷與深部軟組織損傷以及貫通傷等,在依據相應治療原則的基礎上盡量實施美容修復。
傷口與皮紋方向呈現出垂直或交叉在,在術后會造成很明顯的瘢痕,而本研究中的患者均為青少年,對美容要求高,因此在術中需做附加切口,及時與患者家屬交流溝通,在術后及時使用抗瘢痕的藥物或是行二期瘢痕修復手術,預防瘢痕的出現。術后常規(guī)加壓包扎傷口,注射傷風抗毒素,口服抗生素,增強營養(yǎng),避免接觸或牽拉傷口切忌觸碰傷口。術后10~15d實施光子與激光治療,改善術后瘢痕色素的沉著,促進傷口愈合;或是戴好彈力套對瘢痕適度壓迫,防止增生,再外涂抑制瘢痕的藥物。
46例患者通過修復治療后傷口均Ⅰ期愈合,Ⅰ期愈合率是100%;術后縫線拆除時間是(6.4±1.1)天;治療期間無一例患者發(fā)生局部血腫、皮瓣壞死以及感染等并發(fā)癥;術后經半年門診隨訪發(fā)現,無一例患者皮膚發(fā)生功能變化、局部錯位以及顏面部瘢痕增生等現象,所有患者的整體美容效果顯著。
傳統(tǒng)治療顏面部外傷一般是按照常規(guī)外科標準予以修復,其雖能有效加快傷口愈合以及恢復皮膚組織功能,但是康復和通常會發(fā)生瘢痕與錯位畸形等現象[3]。
顏面部軟組織損傷患者應用整形美容外科修復術處理需要依據幾項處理原則和技巧,其一是清創(chuàng)必須嚴格徹底,要盡可能完全將明顯失活的異物和組織剔除,預防傷口污染;其二是以美學角度全方位評估受損組織,不僅明確定位傷口部位,評估軟組織受損區(qū)域以及和周邊器官與組織的關系,還應在清理閉合傷口時重視防止面部組織器官的變形和移位,保證所有解剖標志線均正確。靈活使用多種改型方法,對于不符合美學原則的傷口,如:與皮膚最大松弛張力線垂直的傷口,傷口長度在3cm以上的直線切口、橫過鼻唇溝和人中嵴等明顯解剖學標志位置的傷口,需采用改型方法,調整傷口的方向,或是對傷口進行不規(guī)則的幾何線處理,模糊傷口線處的瘢痕,起到較好的預防瘢痕效果[4]。三是治療過程應嚴格依據無菌原則執(zhí)行各操作,按照解剖層次逐層準確縫合受損組織,縫合前要注意有無完全止血,防止遺留死腔而影響傷口愈合[5]。此外還要預防后期瘢痕的發(fā)生,術中縫合皮下組織層時要把線結打在里面,術后7天左右要及時拆除縫線,從而降低針眼瘢痕的發(fā)生率。四是合理選擇小針細線,預防瘢痕。筆者認為:對于組織深層的縫合應該選擇3-0號絲線,保持解剖層次的對合,確定不留四腔[6-7]。對于組織淺層的縫合則應該選擇4-0號或是5-0號可吸收縫線,促使傷口的張力能均勻的分布到皮下組織和真皮深層。對于皮膚的縫合則采用5-0號或是7-0號單絲尼龍線行間斷縫合,使得皮膚傷口對合平整并稍稍向上翹。在縫針上則選擇4×12小三角針。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46例患者Ⅰ期愈合率是100%,縫線拆除時間是(6.4±1.1)天;術中無患者發(fā)生局部血腫、皮瓣壞死以及感染等并發(fā)癥;術后未發(fā)生皮膚功能變化、局部錯位以及顏面部瘢痕增生,所有患者整體美容效果顯著。結果表明,應用整形美容外科修復術治療青少年顏面部軟組織損傷可完全恢復面部功能和形態(tài),能夠顯著減少顏面部瘢痕和錯位的發(fā)生,獲得滿意的修復效果。
[1] 楊靜,姜會慶,汪軍.面部軟組織外傷急癥的整形外科修復[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08,19(5):373-375.
[2] 王志強,高峰麗,邢曉東等.面部軟組織外傷后畸形的臨床分類及其修復[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11,22(6):333-335.
[3] 吳曉勇,陳一松.面部軟組織外傷中西醫(yī)結合急診美容修復[J].中國醫(yī)療美容,2013,3(3):107,121.
[4] 張威,王雪山,劉明珠.面部軟組織外傷中西醫(yī)結合美容修復[J].中國醫(yī)療美容,2014,(1):100-101.
[5] 劉郭,董樂樂,陳存富等.顏面部軟組織外傷的急診美容修復[J].中國燒傷創(chuàng)瘍雜志,2008,20(1):60-62.
[6] 王非,路東升.整形外科原則與技術在顏面部軟組織外傷修復中的應用[J].中日友好醫(yī)院學報,2005,19(1):50-51.
[7] 陳召偉,劉通.整形外科技術在面部軟組織損傷修復中的應用[J].山東醫(yī)藥,2009,49(26):85-86.
·讀者·作者·編者·
朱凌(1980-),女,漢族,河北人,碩士,主治醫(yī)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