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喜玉
消化性潰瘍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該病的主要發(fā)病部位是胃及十二指腸。該病患者在臨床上的表現主要是上腹部疼痛、惡心、嘔吐、噯氣等[1]。為探討使用雷貝拉唑、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效果,我院對近年來收治的70例消化性潰瘍患者使用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法,對其中35例患者使用雷貝拉唑、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進行了治療,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0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間我院收治的70例消化性潰瘍患者。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5例患者。對照組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3例;其年齡為19~63歲,平均年齡為(32.84±2.16)歲。實驗組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4例;其年齡為20~65歲,平均年齡為(32.95±2.37)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相比無顯著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了知情同意協(xié)議。
為對照組使用奧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讓患者每次服用20mg的奧美拉唑、500mg的克拉霉素和100mg的阿莫西林,每天服2次。連續(xù)治療一周。為實驗組患者使用雷貝拉唑、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讓患者每次服用10mg的雷貝拉唑、200mg的左氧氟沙星和100mg的阿莫西林,每天服2次。連續(xù)治療一周。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及惡心、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
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其經胃鏡檢查的結果顯示,其胃黏膜恢復正常。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其經胃鏡檢查的結果顯示,其胃黏膜基本恢復正常。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未得到改善,其經胃鏡檢查的結果顯示,其胃黏膜恢復的效果差。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6.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過治療后,實驗組中治療效果為顯效的患者有21例,為有效的患者有12例,為無效的患者有2例;對照組中治療效果為顯效的患者有13例,為有效的患者有14例,為無效的患者有8例。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期間,實驗組中有4例患者發(fā)生了惡心、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對照組中有5例患者發(fā)生了惡心、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相比無顯著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例(%)]
消化性潰瘍是一種消化道疾病。該病發(fā)生的原因是患者胃酸分泌過多或幽門螺桿菌入侵其消化道,導致其胃黏膜受到損傷[2]。因此,治療該病的原則是抑制患者胃酸的分泌和根除幽門螺桿菌[3]。
雷貝拉唑是一種質子泵抑制劑,臨床上將其作為苯并咪唑的替代品,用來抑制胃酸的分泌。該藥起效迅速,患者口服一個小時后即可起效,可快速緩解其臨床癥狀,且藥效持續(xù)的時間長。同時,該藥還能增強抗生素的殺菌作用[4]。左氧氟沙星是一種氟喹諾酮類藥物,能夠選擇性抑制細菌的繁殖,且對機體的毒副作用小。阿莫西林是一種廣譜青霉素類藥物,能夠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具有較強的殺菌功能,且不容易受到胃酸的影響,是臨床上治療消化性潰瘍的首選抗生素[5]。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使用雷貝拉唑、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進行治療的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使用奧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進行治療的對照組患者,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相比無顯著性差異。
總之,使用雷貝拉唑、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效果顯著。
[1] 王兵義.雷貝拉唑、左氧氟沙星及阿莫西林三聯療法治療消化性潰瘍并HP感染50例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0,16(20):144-145.
[2] 楊志勇.雷貝拉唑、左氧氟沙星及阿莫西林三聯療法治療消化性潰瘍50例臨床研究[J].吉林醫(yī)學,2011,32(12):2295-2296.
[3] 葉浩波.雷貝拉唑新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療效觀察[J].安徽醫(yī)藥,2011,15(2):227-228.
[4] 李艷青,曲尼卓嘎,韓冰,等.左氧氟沙星、雷貝拉唑、阿莫西林三聯療法根除H·pylori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藥,2011,33(2):221-222.
[5] 李友河.雷貝拉唑聯合左氧氟沙星與阿莫西林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10):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