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宗 合
“十年來,學校竭力構建‘學習共同體’,推行教育精致化、教學精益化、管理精細化和學校精品化?!边@是上海市七寶外國語小學2016年招生簡章里的一段自敘??梢钥闯鲞@樣的描述并不新鮮,也不“獵奇”。但是,這所學校偏偏就是很“獵奇”。即便有人質(zhì)疑她過于嚴格,甚至將其“妖魔化”,但每到報名季節(jié),被學生、家長“擠爆棚”的現(xiàn)象卻絲毫不減。這其中有何“秘密”?
與眾不同的“脾氣”與“個性”是關鍵。
第一,對不認同學校理念的家長說“不”。
《上海市七寶外國語小學2016年招生簡章》很清晰地宣布了歡迎哪一類家長:歡迎認同學校教育理念,認同學校教學模式,認同學校教育方法,關心孩子早期成長,關心孩子全面發(fā)展,關心與孩子、學校共同成長的家長朋友,成為我們這一新型“學習共同體”的合作伙伴。
……
(1)誠意尋找志同道合的學生家長
學校著力構建新型的學校與家庭協(xié)同教育的“學習共同體”。歡迎認同學校教育理念,認同學校教學模式,認同學校教育方法,關心孩子早期成長,關心孩子全面發(fā)展,關心與孩子、學校共同成長的家長朋友,成為我們這一新型“學習共同體”的合作伙伴。
……
言外之意就是:如果咋倆不能相互理解和認同,還是保持距離和尊重比較好。
在校長吳瑞蓮看來,教育是沒有“圍墻”界限的,可以說,時時處處,無處不在。它需要學校、家庭和社區(qū)各方面來共同參與,協(xié)同進行。正是基于此,學校才采取了這種招生方式。還設計了一系列考核家長的“另類”問卷,用以尋找和篩選合適的家長和學生。
第二,對成績差非常“嚴肅”地說“不”。
在七外,對成績的追求是:要求學生的每門學科至少達到高于普通的水平線。為此,從一開始就制定了嚴格的規(guī)定,如跟蹤制度、“二練三練”制度、“交朋友”制度等,其目的就是保證老師能充分抓住可利用的時間,針對性地解決學生成績上的短板, 并且每天對作業(yè)完成情況都有翔實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追蹤和反饋。
學生在校完成書面作業(yè)情況統(tǒng)計表(2016.05.12)
學校采取了一系列非常嚴格的措施抓學生成績,這里的學生分數(shù)如果達不到90分以上,基本就是倒數(shù)層次。因此,七外的成績自然是處于眾星捧月的地位。
這種“嚴格”是自上而下的。有一次七外的數(shù)學比全區(qū)最高分僅僅低了0.01分,數(shù)學老師和吳校長對這個差距仍然做了一番分析。
第三,對“粗糙”的習慣堅決說“不”。
“細節(jié)決定成敗”,我們都認同,卻早已成為陳詞濫調(diào)。但七外是個例外,七外針對學生從“上學規(guī)范”“晨間規(guī)范”……“就寢規(guī)范”等10多個方面,制定了非常細致的規(guī)范。這些規(guī)范不僅徹底落到了實處,更做到了極致,以致“細節(jié)”成為七外的又一張精致的名片。
比如,在每個教室的黑板左上方,都醒目地貼有“六讓”的辦學策略。其中有“一讓”是 “讓安靜變成力量”。
結果,你猜發(fā)生了什么?
在這所擁有1000多名小學生的校園里,孩子們下課走出教室竟然沒有嘈雜喧囂之聲,有的只是輕言細語;也不見狂蹦亂竄之象,只有優(yōu)雅行走于校園的人流。
也許你會禁不住贊嘆:在千人場景之下,能如此有序;孩子們小小年紀就能有這樣的自控力,保持這般紳士和淑女風度,這都做到了,還有什么細節(jié)做不到位?
七外的校歌中有一句歌詞是:“我們要做中國的紳士、淑女,做出色的中國人?!边@顯然在校園里得到了充分的印證。
作為學校要有“個性”,還得讓學生喜歡,否則就玩不下去。
別看七外在學業(yè)上抓得出奇的緊,在教育創(chuàng)新方面,卻一點不落伍,“時尚”“前沿”、豐富有趣的課程體系,深得孩兒心。
一年級的“始業(yè)課程”,全校的“萬圣課程”,數(shù)學的“玩好數(shù)學,數(shù)學好玩”非傳統(tǒng)課程,語文的“100閱讀計劃”下的戲劇課程、“拓閱大轉(zhuǎn)盤”等活動,都圍繞著一個核心——為孩子幸福生活而教。
語文學科的“100閱讀計劃”,使閱讀成為這里學習生活的一種方式。其中,戲劇課程作為“100閱讀計劃”的推進與延伸,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了充足的條件自編、自導、自演戲劇,有趣、有營養(yǎng),還激發(fā)和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成長愿望。
2015學年第二學期,根據(jù)“100閱讀計劃”,七外重磅推出的主題是“與書中人物親密對話”的“拓閱大轉(zhuǎn)盤”活動。
我們常常對孩子講要有同理心,要學會換位思考,這樣的話講一百遍不如一次這樣的活動。怎樣提升孩子的感受力、同理心;怎樣學習歷史,做到以史為鑒,全在這次活動中,輕松、好玩,學習效果還最好。
課堂中沒有沉重的書包,桌面上是一盤盤奇妙的數(shù)獨棋,黑板、窗臺、走廊、天花板充滿著富有特點的數(shù)學元素,這是最近一次別開生面的數(shù)學非傳統(tǒng)課程活動日的一個教室場景布置。
同學們?nèi)宄山M,玩得不亦樂乎,不知不覺中,數(shù)學知識便駐進了孩子們的記憶。五一班小高同學感慨道:“雖然我只是班級第三名,但是在這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數(shù)學也可以是這樣好玩?!?/p>
英語的“多元融合”教學是“七外”的品牌。以牛津英語教材為語言主題,以佳音英語教材為語法研究中心,以兒童故事和閱讀為語言拓展,構建起“七外英語主體課程框架”。
因此,你看到語文課中的《哈姆雷特》被搬到了英語戲劇課中,一點都不奇怪。
橋牌是七外出了名的特色課程,它給了七外的孩子另一個精彩的世界。雖然只有六七年的橋牌培養(yǎng)歷史,但多名七外小將已經(jīng)在橋牌國際賽事上成為金牌級選手。
可見,看似“偏激”的七外個性,卻有她活潑、時尚、討人喜歡的一面。
學校的“個性”往往依托于校長,相比個體,更需要時間的沉淀來塑形,所以,學校鮮明“個性”的成形取決于校長長期、穩(wěn)定的“耐力”。
“后來,我的孩子也進了‘七外’。有一天,因為我們孩子補課,我就幫著帶了另一個孩子,正巧碰到了吳校長,吳校長問我:‘你的兒子呢?’我很驚異,我和吳校長只接觸過兩三次,吳校長居然可以把家長和孩子一一對應,全校每個孩子和家長她都認識,她能關注到每個孩子。我也是老師,我知道如果沒有全身心的愛,是不可能做到的。我們感到孩子沒有送錯。吳校長的敬業(yè)精神,讓我們感動?!?/p>
這是七外的一個家長講述的經(jīng)歷。
幾十百來個學生,校長能對學生和家長一一對應了解,也許你還不覺得有多詫異。但是,要知道,七外可有1000多名在校學生,校長不僅能一一對號入座,還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你不得不為之震撼。
講兩個關于吳瑞蓮校長的小細節(jié)就清楚,她為什么能做到如此境地了:
1.近80歲高齡的她,每天上學和放學,都站在校門口,迎送每一個孩子,天天如此,年年如此。
2.為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成長,每天的晨會課上,她都會給孩子們講情商小故事,這一講就是十年。無論是清晨、中午,還是傍晚,師生們總能從廣播里聽到她的聲音。
僅僅才一兩個普通的細節(jié),就讓我們感受到了她不凡的“穿透力”。看到這里,你也許明白了,為什么成百上千的孩子們能在課間休息時依舊保持紳士和淑女風度——這種超強的自我約束力,源頭在于校長。
所以,某種意義上講,七外的個性就是吳校長的個性——清晰定位,注重細節(jié),嚴于律己,十年如一日,“細節(jié)”成為七外的名片也就自然而然了。
當然,對于七外如此“看重”成績,如此“苛求”學生,也有人質(zhì)疑,甚至有人撰文說這是一所“魔鬼”學校。
但是,即使這樣,招生計劃只有兩三百人的七外,卻仍然有兩三千報名人數(shù),可見這些爭議掩蓋不了家長、學生對七外一如既往的認可和支持。
而七外,也一如既往地保持自己的“個性”——只選擇合適的人,嚴格到底,細節(jié)到底,堅持到底。這樣的個性,自學校2005年5月正式成立之日,就從未改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