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菊 王文蕾 沈尋 李潤英 喬琳 秦懷海 (煤炭總醫(yī)院神經外科,北京 100021)
顯微手術聯(lián)合光動力治療膠質瘤患者的護理
吳世菊 王文蕾 沈尋 李潤英 喬琳 秦懷海*
(煤炭總醫(yī)院神經外科,北京 100021)
光動力; 光敏劑; 護理
腦膠質瘤占顱腦腫瘤的40%~50%,是最常見的顱內惡性腫瘤[1]。中國腦膠質瘤年發(fā)病率為3~6/10萬人,年死亡人數達3萬人。腦膠質瘤至今仍是全身腫瘤中預后最差的腫瘤之一[2]。
光動力學療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主要是利用光敏劑可選擇性聚集于腫瘤組織并長時間滯留的特性,在有氧的狀態(tài)下,經特定波長的可見光照射激活光敏劑,選擇性的殺死腫瘤細胞,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國內外學者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臨床研究,證明應用PDT治療腦膠質瘤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3~5]。
我院2014年開始引進該技術,到目前已經治療14例患者,效果滿意。護理作為臨床治療的重要部分,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現(xiàn)就該治療中的護理要點進行總結,以期能為該領域的臨床護理提供參考。
1.一般資料:本組共14例。男8例,女6例,年齡27~65歲,平均(47.41±14.19)歲。5例為原發(fā)膠質瘤,5例術后復發(fā)腦膠質瘤,2例為星形細胞瘤術后復發(fā),1例為膠質母細胞瘤(Ⅳ級),1例為少支星細胞瘤(Ⅲ~Ⅳ級)。臨床癥狀:癲癇發(fā)作6例;偏癱及偏身感覺障礙8例,肢體麻木3例,頭疼、頭暈8例,患惡心嘔吐2例,視力下降及視物模糊2例,言語困難2例,幻聽1例。影像學檢查:多數可見腫瘤區(qū)域有明顯結節(jié)樣及環(huán)形強化,周圍水腫明顯。少支星形細胞瘤呈邊界不清的混和密度病灶,中央可見低密度壞死區(qū),周圍水腫明顯;星形細胞瘤MRI見T1低信號,T2混雜信號,增強后腫瘤與鄰近結構有明確分界。
2.治療:患者入院后均行“無框架立體定向光動力治療手術”。術前48 h進行光敏劑“血卟啉”皮試,皮試陰性后以5 mg/kg體重劑量加入生理鹽水250 ml中靜脈滴注,并將患者置于光照控制病房中。輸注藥物48 h后進行手術。術前先進行CT掃描標記腫瘤靶點,精確測量腫瘤體積及BAT區(qū)的范圍,并將影像數據輸入CAS-R-2型無框架立體定向治療儀的數據庫?;颊呷楹?,在立體定向儀引導下,將穿刺針插人腦組織中的靶點位置,采用激光對腫瘤及BAT區(qū)進行照射20 min(激光波長630 nm,吸光度400 mW,光劑量:腫瘤組織:100~200 J/cm2,BAT區(qū)100~150 J/cm2)。患者術后被送回光照度控制的病房,常規(guī)給予甘露醇及激素抗水腫治療7~10 d。每位患者分別于PDT治療后復查腦增強CT或MRI觀察腫瘤PDT治療區(qū)的變化及水腫程度。
影像學檢查:多數患者腫瘤切除比較完整,影像學檢查(術后1 w左右)可見殘腔周圍有完整或不完整的環(huán)形強化,周圍有低密度影,存在水腫。這種強化在術后1月左右逐漸消失,水腫逐步堅強。
患者術后病情得以控制,恢復良好,與腫瘤相關的臨床癥狀得以減輕及控制,患者最短住院天數16 d,最長住院天數48 d,平均住院天數(30.2±14.25)d。
1.心理護理:護士應著重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光動力治療法的相關知識,針對患者提出的問題,及時進行回答。增加患者治療的信心,滿足患者的知識及心理需求。還可以介紹同種疾病患者與新患者認識,通過患者之間的相互溝通,更好的讓新患者了解治療方案,也更直觀的看見治療效果,增強患者的信心。
2.術前護理:環(huán)境準備,由于光敏劑進入血液循環(huán)后,隨著血運到達身體各部位,在光線的照射下,會發(fā)生反應,在皮膚上表現(xiàn)為皮膚的過敏反應,會出現(xiàn)皮疹,色素沉著,甚至皮膚破潰及壞死等。所以,行光動力手術治療的患者,從接觸光敏劑開始(皮試開始)要求處于避光的房間。
皮膚準備:術前48 h,將患者頭發(fā)剃去。
光敏劑皮試及光敏劑輸注:光動力治療前48 h進行光敏劑“血卟啉”皮試,用1 ml注射器抽取0.1 ml原液+0.9 ml生理鹽水,混勻后抽取0.1 ml做皮膚劃痕實驗(于前臂掌側劃兩道,注意不要刺破皮膚,防止藥液滲到皮下)。20 min后觀察皮試結果,如果患者劃痕部位出現(xiàn)輕微的紅線,而患者沒有其他不適,視為皮試陰性,可以進行光敏劑的靜脈輸液。皮試陰性后,將光敏劑按照5 mg/kg體重劑量加入生理鹽水250 ml,采用輸液泵以每小時250 ml的速度靜脈泵入。
注意事項告知:告知患者提前準備好夜光燈(橘黃色光),避光期間使用,患者住院期間嚴格避光1個月。同時,做好安全宣教,防止由于病房光線暗而發(fā)生跌倒、墜床及燙傷等不良事件。
3.術后護理
保護皮膚及眼睛,注意避光:由于光敏劑在皮膚滯留時間長,日光照射易產生皮膚光敏反應,嚴重者紅腫,水泡,甚至潰爛,導致感染。同樣,由于光敏劑進入血液循環(huán)后,會隨著血運到達身體的各個部位。而眼底血管豐富,血運豐富,是光敏劑容易聚集的主要部位之一,光線照射會刺激此部位的光敏劑發(fā)生反應,輕者對患者眼睛造成不適,疼痛,重者還會導致患者視力下降,甚至是失明。術后,皮膚的護理及眼睛的保護是護理重點?;颊咝g后嚴格避光1個月。必要時要求患者佩戴眼罩。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沒有造成眼部的損害,但是3例患者沒有進行嚴格的避光,從而導致皮膚出現(xiàn)光敏反應,出現(xiàn)了皮膚紅疹、水泡、破潰情況,之后將患者進行嚴格避光及對皮膚進行精心護理,皮膚的過敏反應逐漸好轉。
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及術后常見不良反應的觀察:本次研究中,術后有5例患者出現(xiàn)血壓升高,最高可達180/110 mmHg,及時給予甘露醇及心痛定等降壓藥進行降壓治療。后血壓得以控制。7例患者術后出現(xiàn)惡心嘔吐癥狀,對此,護士及時的向醫(yī)生反饋,并遵醫(yī)囑給予對癥處理。術后多數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頭疼,這與手術創(chuàng)傷及顱壓改變有關系,及時給予甘露醇進行脫水治療,控制腦壓,減輕疼痛。經過治療及精心的護理,患者的不良反應在術后1 w基本消失。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光動力治療患者的重點之一。由于病房環(huán)境限制,光線差,護理存在安全隱患:如跌倒墜床、執(zhí)行醫(yī)囑錯誤、燙傷等等。為了避免不良事件的發(fā)生,護士應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健康宣教,做好三查七對,加強巡視,及時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及時進行處理。在我們的嚴格管理下,在患者及家屬的配合下,所有患者均沒有發(fā)生護理不良事件。
健康教育:首先,要讓患者樹立恢復期的信心,對疾病要有正確的認識。避免因精神因素而引起疾病的變化。加強全身支持療法。多進高蛋白食物,保證良好的營養(yǎng)。其次,按時服藥,切忌自行停藥,定時門診隨訪,了解病情的轉歸。第三: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光:由于光敏劑在體內及皮膚上滯留時間長,而且容易引起色素沉著,患者在術后至少30 d應處于避光的房間,日常生活中也應減少強光照射。第四,在飲食上,宜食用抗腦瘤的食物,如小麥,薏米,荸薺,海蜇,蘆筍,炸蠶蛹,鱟,海帶。宜食用具有保護顱內血管作用的食物:芹菜,薺菜,菊花腦,茭白,向日葵籽,海帶,海蜇,牡蠣,文蛤等。
1馬文群. 手術切除聯(lián)合術后間質內放化療治療腦惡性膠質瘤 [J]. 貴陽醫(yī)學院學報, 2012, 37(3): 304-305.
2章超, 郭克勤. 全切除和次全切除對腦膠質瘤預后的影響 [J].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1, 17(2): 79-80.
3郭峻峰. 眼科光動力治療患者的護理探討 [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5, 9(1): 186-187.
4秦懷海, 劉智, 張楠, 等. 顯微手術聯(lián)合光動力治療惡性腦膠質瘤 [J]. 中華神經外科雜志, 2008, 24(3): 200-201.
5王宏偉. 腦膠質瘤的微創(chuàng)治療(附60例分析) [J]. 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 2008, 13(9): 395-397.
6許德余, 主編. 腫瘤光動力療法 [M]. 北京: 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 1996.
1671-2897(2016)15-271-02
·經驗交流·
R 739.41
B
吳世菊,主管護師,E-mail:wushiju@foxmail.com
*通訊作者:秦懷海,主任醫(yī)師,E-mail: qhh267@sina.com
2015-05-20;
201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