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彥輝
【摘 要】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需要,規(guī)范企業(yè)公允價值計量和披露,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我國于2014年1月發(fā)布了公允價值計量準則。并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準則的企業(yè)范圍內施行,鼓勵在境外上市的企業(yè)提前執(zhí)行。這表明財政部一直致力于我國企業(yè)會計準則標準體系的建設,并與國際會計準則保持持續(xù)趨同。
【關鍵詞】公允價值;重要性;應用建議
公允價值計量是指資產和負債按照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發(fā)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資產所能收到或者轉移負債所需支付的價格計量。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后,作為與國際金融危機密切相關的重要準則之一,公允價值日益受到各方高度關注。國際會計準則理事于2011年5月12日發(fā)布了《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3號-公允價值計量》,而中國的企業(yè)會計準則要保持與國際持續(xù)趨同,公允價值計量肯定也會跟進國際準則。事實上,我國現(xiàn)有的企業(yè)會計準則體系中,已經在存貨、資產減值、股份支付、租賃、職工薪酬、企業(yè)年金基金等內容中涉及到了公允價值的方法和原則,但一直未對公允價值計量進行過單獨的規(guī)定。目前,公允價值計量已經在會計實踐中越來越受到重視。
一、公允價值應用必要性
1.適應金融創(chuàng)新的需要
隨著金融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金融市場上的金融工具及其衍生品大多數都是以合約的形態(tài)存在的,這些虛擬金融產品和工具并不具有實物形態(tài),也不具有貨幣形態(tài),就使得歷史成本法在計算這些產品的價值時遇到了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采用公允價值法進行處理,即當交易雙方共同確定一個價格或價值,就完成了價值確定的過程,而且對于沒有真實發(fā)生的金融業(yè)務也是適用的,以此來反映金融衍生工具產生的權利和義務,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
2.使會計收益更加真實、全面
會計計量的收益等于某個期間實現(xiàn)了的投入與匹配費用之間的差額;在經濟學中收益所包含的范圍要大很多,除了會計收益還包括并沒有實現(xiàn)的利益。公允價值方法不僅可以計量資產負債結構中資產與負債的價值和數量,而且也可以計量由于公允價值的變動而造成或產生的利益所得或利益所失,因此可以更加全面、真實地反應經濟收益,提高相關企業(yè)決策人士的決策質量,進而幫助企業(yè)獲得更多的收益。
3.更加符合配比原則的要求
現(xiàn)行企業(yè)在計量收益和費用時所依據的標準和原則不同,如計量收益的依據是現(xiàn)行的市場價格或價值,而計量費用卻是按照歷史成本的原則進行,造成會計的計量結果與真實發(fā)生的經濟業(yè)務的結果是不相同的,在這種情況下公允價值計量方法,就可以使這種問題就得到很好地解決,因為公允價值法在計量收益時,會對現(xiàn)實收入和按公允價值計量的費用進行配比。
4.增強信息的決策有用性
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對于資產的計價可以說是市場化的,能反映資產的真實價值,因而所得的會計結果與真實的業(yè)務之間相關性會更強,可以讓企業(yè)決策人員根據更加貼近實際經濟業(yè)務的數據進行決策,也可以使投資者做出更加明智的選擇。此外決策的有用性也可以避免因歷史成本無法反映未實現(xiàn)利得或損失而做出錯誤判斷。
二、公允價值應用困境
1.公允價值確定的主觀性較強
公允價值是交易雙方對市場價值的一種主觀判斷,而市場環(huán)境不是固定不變的。有些交易容易確認或可以對類似的交易價格進行復制,有些無法復制而只能依靠主觀估計。由于商業(yè)保密性原則的存在,使公允價值取得和判斷難度增大,影響了會計數據的客觀性,進而其可靠性也大為減弱。
2.可操作性較差
企業(yè)的資產種類眾多,并處于不同的市場環(huán)境中,在市場的交易行為很難界定是否公平,市場信息的真實性難以辨認。在實際工作中,只能大致估計或采取近似價值的操作。
3.有形成利潤操控的可能
公允價值計量方法在確定收益的時候容易受到當事人的主觀性格的影響,而且在實際的經濟運行中也不容易進行操作和推廣,因此在某種程度使管理當局有進行利潤操控的機會,進而降低管理當局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實性。
4.較高的信息成本
如果采用公允價值方法對相關要素進行計量,會使企業(yè)的會計成本增加,因為會計人員需要在每個會計期末計量相關財務要素的公允價值,如需要計量資產、負債等的公允價值,并且需要對一些經濟業(yè)務進行分析,這個過程中會使信息成本增加,進而增加了企業(yè)的總體會計成本。
三、應用公允價值計量的建議
1.完善市場體系
我國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能力嚴重不足,市場的信息不能充分地反映資產的價值,其公允性也就不可能得到體現(xiàn),致使公允價值的應用受到了極大的制約。所以需要全面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使資源在市場上有效流動,提高市場的有效性,使市場公允地反映資產的真實價值。另外,加強法律制度建設,確保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全面增強會計人員運用公允價值方法處理會計事物的能力。
2.重視會計準則的細節(jié)
根據最新頒布的會計準則公允價值具有計量屬性,雖然公允價值在我國的會計準則當中已經得到了規(guī)范,但是由于我國的市場經濟中的資源配置效率并不能為公允價值方法的使用打下堅實的環(huán)境基礎,加之指導性文件在實際經濟運行中不具有強制性,使得公允價值計量方法不能夠在短時間內大范圍的使用,即需要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夠使公允價值方法大范圍地或普遍性地使用。首先,應該根據我國經濟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出臺具有針對性的具體實施細則,使公允價值方法的使用和推廣具有理論和政策支持。其次,在大范圍推廣公允價值方法之前,應該在小范圍或者是專門的試點進行使用。
參考文獻:
[1]王海霞,劉占雙. 公允價值會計計量屬性的運用問題研究[J].電子制作,2015,03:287.
[2]毛文平.公允價值計量發(fā)展的國際趨同[J].市場研究,2015,03:66-67.
[3]張舉.公允價值在我國上市公司中的運用[J]. 經濟研究導刊,2015,09:152-155.
[4]王海霞,劉占雙.公允價值會計計量屬性的運用問題研究[J].電子制作,2015,05:287.
[5]殷棟華.公允價值計量準則運用探討[J]. 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5,06: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