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具系列化——以食鹽水為核心的教具及實驗開發(fā)*
吳小兵王秀玲
(江蘇省灌南縣初級中學江蘇 連云港222500)
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彈性物理實驗中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實踐研究”和連云港市中小學教學研究第九期課題“初中物理實驗個性化教學實踐研究”階段成果之一,編號:D/2011/02/073
摘 要: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自制教具也存在著一些困難.通過以食鹽水為例,闡述以某一核心資源進行自制教具系列化和實驗開發(fā)的一些參考路徑.
關鍵詞:自制教具系列化食鹽水
作者簡介:吳小兵(1978-),男,中教高級,主要從事中學物理教學及研究.江蘇省連云港市學科帶頭人.
收稿日期:(2015-06-02)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實驗既是物理教學的重要方法,也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自制教具曾因取材方便、制作簡單、造價低廉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等特點而備受吳有訓、朱正元等老一輩物理教育家的推崇與提倡,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也深受教師喜歡,但是隨著社會發(fā)展,自制教具也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情況.首先,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持續(xù)發(fā)展,政府對教育的不斷加大投入,為各學校配套了大量的實驗器材,教師缺乏自制教具的熱情.其次,隨著專業(yè)化教具廠商不斷涌現(xiàn),競爭加劇,一線教師好的創(chuàng)意發(fā)表后短時間內(nèi)很快產(chǎn)品化,并且迅速推向市場.網(wǎng)購的普及更是開闊了教師的眼界,一切觸手可及.在網(wǎng)絡提供豐富而快捷的產(chǎn)品背景下,教師覺得沒有必要再去自制教具.再次,教師在自制教具過程中,指導思想出現(xiàn)偏差,為了自制教具而制作教具,自制教具出現(xiàn)高端化傾向,制作成本遠高于購買類似產(chǎn)品的價格,背離了朱正元先生提倡的“壇壇罐罐當儀器,拼拼湊湊做實驗”的主張.最后,師生在自制教具過程中往往局限于某一個實驗難點,解決某一個問題,缺乏更寬廣的視野.基于以上現(xiàn)狀,筆者提出“自制教具系列化”的觀點,在低成本的原則下,以食鹽水為例談一談自制教具及實驗開發(fā).
1基于概念規(guī)律建立——冰熔化實驗教具的開發(fā)
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教學,歷來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熔化和凝固的現(xiàn)象雖然在生活中常見,但是要通過實驗探究活動了解熔化和凝固的規(guī)律卻是很難,比如一般的教材都安排了冰熔化實驗[1].因為冰熔化實驗在特定的教學時間相對應季節(jié),在45 min內(nèi)很難取得成功,分組實驗更是被大多數(shù)教師認為不具有可操作性.筆者通過較長時間的實踐探索,尋得了一些簡易的方案[2].
圖1 用學生尺測量小試管的長度
圖2 削去頂端的礦泉水瓶
1.1熔化和凝固概念引入及建立
通過“奇妙的小實驗——無冰箱、無電源現(xiàn)場快速制冰棍”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興趣,并建立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具體操作:取出小試管,用膠頭滴管向小試管內(nèi)加入適量的水,將削好的薄木片放入小試管內(nèi),再將小試管底部插入半凝固狀態(tài)的冷凍食鹽水中.約1 min后,用手指捏住木片,可將小試管提起,因為小試管內(nèi)的水已經(jīng)凝固,木片被冰封于其中,冰棍制作完成.接著用面巾紙將小試管外壁擦干,并用手握住小試管底部加熱一段時間后,將管口向下傾斜,可以看到有水從管口滴下.這一趣味實驗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根據(jù)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建立凝固與熔化概念,自然流暢.
1.2冰熔化規(guī)律探究
冰熔化規(guī)律的探究,目前雖然也有一些教具和方案,但是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缺憾.如有的實驗操作時間較長,不適合在課堂進行演示或分組;有的雖然能夠看到溫度保持在0℃一段時間,但是看不到低于0℃吸熱升溫的現(xiàn)象;有的能看到完整的溫度變化,但是由于裝置密封,看不到冰或水物態(tài)變化.筆者設計了如下方案:取一個如前文所述規(guī)格的小試管,在其底部約3 cm處貼上標志線,內(nèi)部放少量從清潔球上拆除的金屬絲,加強導熱性,如圖3.
圖3 用于探究冰溶化規(guī)律的小試管
向小試管內(nèi)加水至標志線處.再找一個小的橡皮塞,中間帶孔,溫度計從塞子中間小孔穿過,玻璃泡插入小試管內(nèi)的水中,下不靠底,側不碰壁,上不露出水面,金屬絲均勻分布在玻璃泡周圍效果最好.塞子塞緊,起固定溫度計的作用.將小試管豎直插入絮狀冷凍的食鹽水中.可以觀察到水的溫度迅速下降,降至0℃時并保持一段時間,隨后繼續(xù)下降,當降至-5℃時將小試管取出,用面巾紙將小試管外圍擦干,同時觀察并記錄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和小試管內(nèi)冰水狀態(tài)及多少的變化.降溫及凝固過程只觀察不記錄,重在體驗,升溫和熔化過程觀察、記錄并描點作圖像.
如圖4是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利用幾何畫板畫出的圖像.學生分組探究時,一人計時,一人讀數(shù),一人描點,整個時間在18 min左右,時間完全在允許的范圍內(nèi).
圖4
通過這一套教具的開發(fā),使得凝固和熔化現(xiàn)象趣味引入,概念建立自然;學生通過分組探究,不但探究了冰的熔化特點,還觀察了水的凝固過程;通過比較,加深凝固和熔化規(guī)律的理解,通過自制教具,突出了教學的重點,也克服了實驗的難點.整套教具,成本低廉,制作簡單,使用方便.由于本實驗方案的典型性,“熔化和凝固”課堂教學視頻在江蘇省中小學教研室“名師課堂”點播,反響很好.
2基于綜合實踐活動——手提冰箱教具及實驗的開發(fā)
綜合實踐活動因為具有綜合性、開放性、靈活性等特點,在各物理教材中越來越多的出現(xiàn).通過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不但可以使學生認識物理學科知識與生活、社會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而且可以增強學生參與社會和解決社會問題的意識.基于食鹽水的低溫及其較好的制冷效果,筆者以蘇科版八年級物理“用電冰箱研究物態(tài)變化現(xiàn)象”課題為起點,以凍食鹽水為核心,制作手提冰箱,進一步拓寬綜合實踐活動內(nèi)容.現(xiàn)將手提冰箱制作過程簡單介紹如下[3]:
(1)活動所需工具及材料.小刀、透明膠帶、家用電冰箱、3號、6號泡沫盒各一個、5瓶飽和食鹽水.
(2)簡易型手提冰箱的制作.
1)在生活中找到泡沫盒,如裝運水果、實驗器材的泡沫盒,根據(jù)存儲的物品用美工刀對其內(nèi)部空間拓展;
2)在泡沫盒的封口處,上下均單獨用透明膠帶纏繞;
3)配置飽和食鹽水放入冰箱的冷凍室進行冷凍,使其完全凝固為固體,時間不少于24 h;
4)使用時,將冷凍后的飽和食鹽水放入箱內(nèi),作為制冷劑;將食品一并放入箱內(nèi),再用透明膠帶沿泡沫盒口密封,密封后即可攜帶外出.
(3)組合升級型手提冰箱的制作.
1)利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泡沫箱進行不同的組合,實現(xiàn)冷凍與冷藏的個性化需求,此案例中的泡沫盒是3和6號兩個泡沫盒組合;
2)配置飽和食鹽水放入冰箱的冷凍室進行冷凍,使其完全凝固為固體;
3)使用時,將冷凍后的飽和食鹽水放入6號箱內(nèi),作為制冷劑;將食品一并放入6號箱,如圖5,密封,做為冷凍室. 6號箱內(nèi)除了放入4瓶200毫升營養(yǎng)快線制冷劑外,還可放入10個小布丁,一個奶杯;根據(jù)個人的喜好,物品可以調(diào)整;
圖5 用泡沫箱制成手提冰箱的冷凍室
4)將6號泡沫盒放入3號泡沫盒內(nèi)的右側,如圖6所示,左側放置3瓶易拉罐啤酒,每個容積350毫升、一瓶330毫升的制冷劑、一瓶330毫升的冷藏水,6號盒密封后放在3號盒內(nèi),做為冷凍區(qū),而3號盒內(nèi)剩余區(qū)域則為冷藏區(qū),在圖6中,6號盒子的側面還可以放上5根旺旺碎碎冰.
圖6 將手提冰箱的冷凍室放入大號泡沫箱
(4)教具使用效果.
密封前,冷凍食鹽水及碎碎冰等-22℃,水及啤酒溫度為3℃;密封后放在33℃的空調(diào)間內(nèi),經(jīng)過8 h后,打開泡沫盒,冷藏室溫度2℃,冷凍室溫度為-8℃,冷凍區(qū)飽和食鹽水仍然為固體.
這一教具的出現(xiàn),不但解決了前文冰熔化實驗中冷凍食鹽水的保存問題,而且這教具還可以廣泛適用于車用、家用、郊游、醫(yī)用(疫苗運輸?shù)?、運輸(海鮮產(chǎn)品等)、運動等領域.通過此活動,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學物理、用物理”的熱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3基于物理學史——再現(xiàn)世界上最早的電動機
物理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物理學不僅含有探索大自然的知識成果,而且含有探索者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等”[4].探索者們所用的實驗儀器直接體現(xiàn)出當時的物理學和社會發(fā)展水平.他們使用的實驗器材正是體現(xiàn)探索者的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重要載體.目前的自制教具一般側重教學中遇到的困難,針對性較強,而基于物理學史的教具開發(fā)則幾乎是一片空白.筆者仍然以食鹽水為例,再現(xiàn)世界上最早的電動機[5].
182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首先證明可以把電力轉變?yōu)樾D運動,導電液體為水銀.本教具巧用食鹽水代替水銀,利用生活及實驗室中的一些簡單用品,使得世界上最早的電動機模型得以再現(xiàn),現(xiàn)象直觀明了.
(1)制作材料.1.25 L透明大飲料瓶一個,330 ml小塑料瓶1個,細漆包線,牛奶吸管,圓形磁鐵,電池4節(jié),導線3根,開關1個,食鹽,鋁皮.
(2)制作方法.
1)如圖7,將大飲料瓶側壁靠近底部約5 cm處開一個10 cm×10 cm的孔;
圖7 用簡易器材制成的電動機
2)將瓶蓋中心挖一小孔,使牛奶吸管能夠緊湊穿過;
3)將一根細銅絲從牛奶吸管中穿入瓶中,露出吸管,并彎成一個小鉤;
4)將另一根銅絲的上端也彎折成一個小鉤,并懸掛在吸管中露出來的小鉤上,下端則略低于塑料瓶側壁開口下端;
5)將強磁體放入大飲料瓶內(nèi)底部正下方,并將濃食鹽水緩緩倒入飲料瓶中;
6)將鋁片彎折,掛在雪碧瓶開口處下沿,鋁片下端浸入濃鹽水中;
7)鋁片和瓶蓋上方露出來的銅絲作為電動機的兩個接線柱,接入電路即可.
(3)使用方法.
1)將磁鐵放入雪碧瓶底的下中央,并將小的圓形磁體朝上;
2)將已配置好的濃食鹽水從側面開口處沿雪碧瓶內(nèi)壁緩緩倒入其中,把細漆包線從開口處伸入,并與上方的掛鉤掛好.
3)從雪碧瓶口調(diào)整瓶內(nèi)下端細漆包線浸入食鹽水中的深度,約為2 cm,并大體位于瓶內(nèi)的正中央.
4)將6 V電池接入,一端接到鋁皮,一端接入瓶口線頭.接通電路,可見下端的細漆包線在食鹽水中繞著圓形磁體轉動.
(4)此方案不但可以再現(xiàn)世界上最早的電動機,而且還可以探究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方向與哪些因素有關.
通過自制教具,再現(xiàn)一段歷史.從教具及其相應實驗中去體會探索者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這不正是新課程標準提倡而現(xiàn)實教學過程中常常缺少的維度嗎?
綜上所述,以上所舉3個案例,以食鹽水為核心器材(資源),分別從概念規(guī)律建立、綜合實踐活動開發(fā)、物理學史再現(xiàn)等3個典型角度進行了自制教具系列化的呈現(xiàn).其實,自制教具系列化,不但可以根據(jù)某一核心器材(資源)進行系列化,而且還可以從知識層面對某一章節(jié)、板塊進行系列化,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系列化或者根據(jù)物理學史進行系列化等等.另外,不同視角的自制教具系列化彼此之間不是獨立的,而是彼此交叉滲透的.自制教具系列化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學”與“教”.總之,自制教具系列化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和外延,有待于我們?nèi)ミM一步研究討論.
參 考 文 獻
1蘇科版物理8年級(上冊).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39~41
2吳小兵,王秀玲,張耀生.巧用食鹽水改進冰熔化實驗.物理通報,2011(3):48
3王秀玲,吳小兵.巧用食鹽水自制手提冰箱.實驗教學與儀器,2012(6):46
4物理課程標準(2011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左卷健男.趣味物理實驗(下冊).北京: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200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