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是兒童的天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寫作教學應當深入研究小學生內在的游戲精神特點,將“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貫穿于寫作教學始終;尊重兒童的“游戲精神”,并使之成為小學生寫作的重要精神資源。將游戲和學生作文有機結合,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體驗到寫作的樂趣,放飛學生的思想。因此,這就要求我們摒棄陳舊的作文教學模式,給孩子們的心靈松綁,為孩子們快樂作文開拓一方自由飛翔的藍天。
這是我班一個學生的習作《快樂的笑吧》片段:
今天,我們班出現(xiàn)了幾個逗笑大王,他們個個都是身懷絕技:
張杰的幽默動作:我們班的張杰特別幽默,他伶俐可愛,非常機靈。他上臺做出一個斗雞眼的動作。當時,哄堂大笑,張杰為了讓大家更加開心又開始邊擺著手,邊做著斗雞眼,使全場更加開心。
余昕的“臨睡”動作:我們班的余昕,他也非常頑皮,他和張杰一樣做出斗雞眼,又做出昏昏欲睡的姿勢,讓我們捧腹大笑。
今天,同學的表演讓大家開心,自己也開心。古人說:“有一份快樂,給別人就變成了雙份!”
這篇作文,從字里行間可以讀出學生在游戲中獲得的快樂,這是學生從內心發(fā)出的笑聲,也是我精心設計的一堂快樂作文課。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是從根本上解決學生怕作文而尋找出的一條正確的教學出路。我們只有在“易于動筆”和“樂于表達”的教學上下工夫,學生才有可能獲得并學會攝取鮮活的生活素材,學會感受、體驗等創(chuàng)造性情緒的發(fā)揮。在作文課堂教學中進行經過設計的具有科學性、趣味性、游戲性和可操作性的游戲活動,就是方法。引入游戲活動,引導學生參與,豐富生活積累,獲得情感體驗,是一條易于操作、效果明顯的作文教學之路。
1巧設游戲,激發(fā)情趣
“作文游戲”就是寓作文教學目的、內容、手段于游戲之中,使學生在游戲中興趣盎然,變苦學為樂學。比如:有一次習作的內容是“寫一種水果或蔬菜”。怎么樣才能讓學生感到有趣味呢?
作文前的那天下午放學時,我有意布置了一個很新鮮的作業(yè):回家以后,每個人做一個頭飾——喜歡的水果、蔬菜都行,自己找一張硬紙片,在上面畫好,上色,然后,剪成喜歡的水果或蔬菜的樣子,最后做成頭飾。除此之外,還要認真調查一下自己喜歡的水果或蔬菜——產地、產量、特點、味道、吃法……明天的時候,我們搞一次“水果的自述”演講會。
第二天的作文課上,我先在黑板上板書了“水果(或蔬菜)的自述”幾個字,然后問學生:都準備好了嗎?部分學生拿出了頭飾、舉起了手,但也有為數(shù)不少的學生準備的不怎么樣,手遲遲不敢舉起來。我說:“好吧,這樣,大家先由小組長組織在組內做準備,每個人都要介紹,然后,各小組推選出介紹的比較好的,為全班同學做表演。如何?”學生同意了。
小組內活躍起來。“我叫大白菜,生產于……”“我叫黃元帥,在我縣北部山區(qū),很多果農種植我這個蘋果品種……”我在各小組巡視、傾聽,同學們都被滑稽的介紹逗得大笑不止,二十分鐘的時間,學生幾乎笑了二十分鐘。終于,笑聲停下來了,他們開始推薦、一起幫小組代表做準備——改說這一點、該說那一點,七嘴八舌。
輪到代表到全班表演了。各組的代表戴好了頭飾,站在講臺上,“我是洋蔥頭……”那語氣、那神情,好像一個產品推銷員。每介紹完一個,大家都要做出評點——哪里介紹的好,哪里差一些,應該怎么改。呵呵,都成了評論家。
僅僅一節(jié)課,效果還沒達到。第二節(jié)課仍然是作文課。于是在第二節(jié)課我們又延續(xù)上節(jié)課的內容,代表們又各自介紹了20多分鐘。剩下的時間,我交給了學生自己——把自己的“自述”再作細致的“修改”,看作文上面,誰介紹的好。
就這樣一次作文教學,學生在玩的過程中結束了。
這次學生作文,學生寫得很有自己的個性。因為是“自己最喜歡吃的蔬菜”,學生在選擇材料上體現(xiàn)出了個性,表述時,自然地融進了自己的感情。不過,也出現(xiàn)了小小的插曲——部分學生準備得不夠充分——畢竟才一個晚上,因此,小部分學生寫出來的“自述”不夠理想。我想象著,如果給學生的時間多一點,給他們一周、兩周的準備時間,相信效果會更好的。轉中國論文下載中
2開展游戲,拓展生活
快樂作文的核心是教育學生學會攝取生活材料。喜愛游戲活動是學生的天性。因此,我們可以順應兒童這一心理特點,熔語言訓練與思想教育于一爐,相得益彰。我們可以通過開辟第二渠道,豐富兒童的課外活動,開闊學生的視野,并配合時令、節(jié)日和少先隊中心任務,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富有教育意義、生動有趣、對兒童有吸引力的班隊活動、游戲活動,為學生提供生動的寫作素材,又營造了寬松的氛圍,增加了興趣,減少了恐懼感,讓學生樂于寫作。
用先做游戲后寫作的方法,既可以向孩子們提供生活素材,可以在游戲的進行中將生活的片段展示給孩子們看,幫助他們學習用五官進行觀察,又可以激起他們的“投入”興趣和“表達”熱情,這就解決了生活素材和寫作激情的問題。
例如,我?guī)W生在一次郊游中開展了一次“捉迷藏”的游戲活動,當時我發(fā)現(xiàn)學生們個個玩得開心,場面也十分熱鬧,我就決定讓學生把這次游戲寫下來。在游戲中,我用輕松的語言,有意識地啟發(fā)學生注意,觀察游戲者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游戲結束后,我先讓學生談談這次游戲的感受,是從哪些情節(jié)中體會到的。正因為這次游戲進行得十分有趣,同學們也玩得很開心,因此同學們說話的情緒場面及游戲者的動作、神態(tài)栩栩如生。然后再讓學生把這次游戲寫下來,這樣學生們在寫作中寫得自然真實,同時寫作的興趣也大大提高了。由此可見,教師們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也離不開組織活動的方法。
3快樂主動作文
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了游戲的全過程,在開心的同時,也消除了對作文的恐懼感、畏難感,再加上老師的精心指點,循循善誘,更激發(fā)了學生寫作動機、創(chuàng)作欲望。使學生感到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如在學?!傲弧庇螆@會上,學生痛快地游戲,興趣很濃。游戲結束后都能積極交流活動中精彩難忘的情節(jié),通過對自己的活動,以及其他同學的語言、動作和情緒等敘述,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很快完成了作文,而且內容具體,語言生動。學生經歷了活動的全過程,真實體驗了其間的樂趣,有了自己的親身感受,當然有話可說,有感可發(fā),有情可抒,再也不會感到作文是一種痛苦的事。
通過實踐研究表明,在游戲中進行快樂作文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培養(yǎng)學生自覺習作的習慣、實現(xiàn)新課程標準對小學作文要求的有效途徑。作文應該是快樂的,作文應該是自由的,讓學生喜歡上作文,這比什么都重要。作文應成為學生心靈釋放的花園;作文應成為學生笑臉綻開的花朵。
(作者單位:江西省信豐縣大塘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