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雯
(阿勒泰廣播電視大學,新疆 阿勒泰 836500)
遠程開放教育“中國現代文學”課程網上導學芻議
李慶雯
(阿勒泰廣播電視大學,新疆 阿勒泰 836500)
“中國現代文學”課程作為開放教育??茲h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程,文章通過教師在網上教學實踐中對本課程教學的反思和審視,總結出該課程網上教學中的現狀和存在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對應的導學策略,以便更好地提升本課程的網上導學效果。
中國現代文學;導學;芻議
作為電大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教師,筆者承擔著“中國現代文學”等課程教學任務?!爸袊F代文學”是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開放??频膶I(yè)基礎課,課程在較多涉及中國現代文學的發(fā)展過程和基本常識的基礎上,重點講授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有突出貢獻的作家作品(作品集)特點、成就和影響,上承??齐A段“中國古代文學”,下接專科階段的“中國當代文學”,與本科階段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等課程相銜接。現就該課程在網上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予以梳理和探討,以便今后更好地開展該課程的教學工作。
(一)網上教學現狀
自2012年秋季,新疆電大對各專業(yè)必修課程組建了導學團隊,筆者擔任了“中國現代文學”課程導學教師,負責該課程全疆電大網上導學工作,按照導學教師職責進行資源更新,開展輔導答疑。該課程作為漢語言文學??票匦拚n程,以2014年春季學期為例,教務選課學生數295人,平臺選課學生數為428人,參加論壇實時答疑學生數分別為96人和172人。(如圖一所示)
圖一 學生選課分布情況
圖二 課程注冊總人數
圖三 教師網上導學基本情況
圖一顯示,該課程學生比較分散,各地州都有學生注冊。課程的文本資源較多,但多數是從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平臺上移植而來的,自建資源較少。圖二顯示出2014年春季學期本課程課程注冊總人數,基本涵蓋了所有分校。圖三所示,論壇發(fā)帖量較多,有698貼,教師貼217貼,論壇實施答疑安排了三次,至今已完成兩次。無論是平時主題帖答疑,還是實時答疑,學生多存在無效帖、廢帖。
電大遠程開放教育的網絡環(huán)境,突破了時空限制,較好地解決了家庭、工作、學習三者之間的矛盾。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而且學習的媒體形式多種多樣,使學生能夠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所需知識,對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可以反復進行學習;教師在教學中給學生提供了教學設計方案,包括教學的重點、難點,網上自測題,網上作業(yè),并且隨時和學生在課程討論區(qū)進行互動交流,進行課程輔導。由此可見,這些教學組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獨立思考能力,但該課程的網上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二)網上教學存在的問題
導學是隨著現代教育教學改革涌現出來的新詞匯。與傳統(tǒng)的教學不同,“導”側重對學習的啟發(fā)和引導,“教”側重對知識的講解和傳授,導學強調的是教師的引導、參與、支持,讓學生自發(fā)能動地學習。事實上,從網絡學習誕生起,“導學”就隨之而來,是基于網絡的在線學習本身的一種理念,并在現代遠程開放教育中得到了繼承和發(fā)展。
盡管網上教學有著其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但是教學中長期存在的問題也是難以解決的,這一直困擾著電大的教育工作者。針對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中國現代文學”課程,網上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學生對網上學習的興趣不足
目前本課程網上教學版塊形式單一,缺乏趣味性,互動性不強,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缺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內容,學生參與實時答疑人數較少。由圖四可以看出,平臺選課人數較多,但參與學習互動的人較少。
圖四 兩次實時論壇答疑師生參與情況
2. 網上文字資源與流媒體資源分布不均,且內容陳舊
該課程是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必修課,資源由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建設。但該課程已有網上文字資源與流媒體資源分布不均,多集中在“教學文件”和“教學輔導”兩個文字模塊中,因此多數資源比較陳舊,新知識點不是很多。有些資源就是教材、練習冊搬家,對學生學習的指導意義不夠強。而作為流媒體的“直播課堂”模塊中只有兩個2006年的輔導復習課。
3.網上資源利用率不是很高
電大很多學生不是為了獲取知識而學習,而是為了取得該門課程的學分,不得已把上網作為一項任務而完成,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取畢業(yè)證書。學生很少上網瀏覽學習教學資源,造成網上教學資源的浪費,教師不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的“預期學習成效”則無法實現。
圖五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中國現代文學”課程輔導VOD點播瀏覽數
圖五為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中國現代文學”課程輔導VOD點播瀏覽學生數截圖。該課程有6個視頻資源,面對全國電大學生,該課程視頻資源的最大瀏覽量僅325人次,最小瀏覽量為81人次??梢姡瑢W生缺少自主、系統(tǒng)學習網上資源的主動性,使得網上資源利用率偏低。
4.網上互動只是流于形式
在網上的教學活動中,學生針對導學教師要求討論的問題,有些就是答非所問,廢帖較多;有時實時答疑學生很少,大部分學生都沒有參與教學活動;有個別學生把教材章節(jié)中的題目在此作為問題提出,與老師交流,這種情況在答疑中時有發(fā)生。
圖六 學生在新疆電大平臺“中國現代文學”課程答疑記錄
圖七 學生在新疆電大平臺“中國現代文學”課程發(fā)帖記錄
圖六是學生在新疆電大平臺“中國現代文學”課程答疑記錄,學生在答疑中所提出的問題多為教材中的章節(jié)內容或課后思考題,只要認真看書就能找到答案,沒有必要再向老師提問尋求答復。圖七所列舉的是圖六中的第一位學生所提問題點開后的界面,這位學生在與老師互動交流中,以自問自答方式參與。遇到這種情況筆者無從作答,也只好用鼓勵語句回復學生。以上問題在每個學期導學中都會遇到,雖然只是個別學生存在的現象,但是也反映出這些學生把網上答疑互動只是作為一項任務,流于形式。
以上為“中國現代文學”課程在網上教學中存在的四個突出問題。作為導學教師要以問題為導向,從師生兩方面加以具體分析,從導和學兩個主體加以研究,找出切合本課程實際的網上導學策略,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提供教學支持服務。
開放教育要求導學教師必須變“教”為“導”,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為網絡環(huán)境下的課程導學。增強教學的開放性、靈活性、多樣性,要真正讓學生在開放教育條件下也能學有所獲,學有所成,課程導學教師必須運用一定的導學策略,加強課程導學工作。
(一)提高學生網上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效的網上教學需要導學教師和學生在同一個學習平臺上進行有效的交流互動,學生只有實際參加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學生才能得到網上各項教學資源信息和教師提供的各項教學支持服務,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導學教師教學的積極性?!跋喾?,如果學生很少參加網上教學活動,不僅會造成網上教學資源的浪費,而且教師不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的‘預期學習成效’則無法實現。因此,實踐證明:具有良好的情感溝通能力、高素質的師資和科學的網上教學設計,是提高學生實際參加率、實現‘最大學習成效’的根本因素。”①借助網絡平臺完善課堂教學,須遵循“文學教學基礎的基礎就是對文本直接的解讀和體悟?!雹凇爸袊F代文學”課程教學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學生不愿讀甚至找不到作品,尤其是年代較遠的作品,有時即使閱讀了,也在心理上存在很大的審美距離,感受不到經典的意義。背景資料的搜集和經典作品的精讀細究是學好課程的關鍵要素,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根本不可能完成這么多的任務,因此,我們必須考慮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如:在平時答疑中可采取提出趣味性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吸引學生;還可在課程平臺上做一些文學視頻鏈接,以收看相對應的影視作品這一方式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興趣;也可以改變課程形成性考核的方式,收集整理教材中應知應會內容,在網上設計五次教學活動,以過關形式吸引學生參與;再就是在導學過程中,給學生布置幾部文學原作和影視作品相比較,讓學生在比較中感受文學作品的經典意義,提高網上學習興趣。
(二)加強課程網上教學資源建設
“中國現代文學”課程為開放教育漢語言文學??票匦拚n程,資源建設應該由中央電大主建,地方電大補充和使用。具體分工如下:1.中央電大的課程主講教師作為課程網上教學資源的負責人,對網上課程模塊應做到經常性維護,特別是“教學輔導”模塊每學期都要有新內容發(fā)布。2.中央電大教師在流媒體課件應用上,應做到傳統(tǒng)教授方式與目前推出的“微課堂”結合起來,以適應不同學習者的需求。3.中央電大網上資源內容應緊扣開學課程學習方法指導和期末課程復習指導兩個環(huán)節(jié),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學生上網學習。4.作為省級電大導學教師,既要熟悉本課程的文字教材,又要熟悉課程網上資源分布,利用好中央電大網上資源。5.省級電大導學教師把重點放在導學中,對學生各類問題不一定做到“有問必答”,更多的是指導學生利用中央電大的直播課堂、IP課件、BBS留言板、電話答疑、雙向視頻、網上教學輔導等多種媒體和教學資源進行學習。6.導學教師可針對在答疑中收集到的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利用集中答疑時間以主題帖方式解答,或做成微課程發(fā)布到課程平臺上供學生學習。
(三)增強網上教學的互動性
網上互動中的教學是指導學生個別化學習最重要的手段,能體現網絡互動教學的優(yōu)勢。網上答疑教學指導性較強,通過師生實時與非實時的交互溝通,可有效地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特別適應學生個別化學習的需要,所以,教學中一定要重視網上答疑活動。
一門課程在一個學期安排多少次實時答疑活動為宜?為使每次活動富有效果,答疑次數安排需要適當論證,不能盲目、隨意。比如結合課程內容特點、教學時間、以往教學活動情況等確定次數。根據該課程實際,每學期實時答疑以三次為宜,分別安排在開學初、期中和期末。如此安排遵循了網上教學的過程管理原則,按照開課前導入、期中答疑解惑和學期末考前輔導的思路,把學生學習知識與考試過關有機結合起來,吸引學生參與上網學習,以增強網上教學的互動性。
在網上教學互動活動中,重點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參加輔導、案例分析、課堂討論、答疑提問等。教師作為網上教學的引導者,可以以主題帖形式引出具有代表性問題,拋磚引玉,激發(fā)學生參與到網上互動教學中,優(yōu)選典型案例和名著選段吸引學生展開討論,并對學生在完成作業(yè)與課后思考題中遇到的普遍存在的問題予以解答。另外,還應該開辟學生間的互動社區(qū),學生間的交流更具有心理認同感和信任感。再就是在期末考試前,還可利用云教室開展期末復習指導。
(四)圍繞文學課程特點進行導學
“中國現代文學”課程是一門文學課,不必對中國現代文學史的所有內容都面面俱到,而是要在清晰地勾勒出中國現代文學史歷史脈絡的基礎上,通過對主要文學史實的介紹和對重要作家、作品的講解,使學生充分了解以現代白話文為形式特點的現代文學的歷史面貌,深入體會名家、名作的深刻思想內蘊和獨特審美價值,從而加強文學修養(yǎng),提高文學鑒賞水平,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另外,在網上導學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可以將相關章節(jié)內容選擇相關電影作品介紹給學生,或連接到平臺中供學生欣賞。根據課程教學大綱,精選必讀篇目,指導學生閱讀。一是引導學生閱讀一些可讀性較強的作品,如《家》、《駱駝祥子》、《圍城》、《金鎖記》等;二是引導學生重點閱讀名家精品,如魯迅的《阿Q正傳》、《野草》,郭沫若的《女神》,曹禺的《雷雨》、《日出》,沈從文的《邊城》等;三是鼓勵有興趣、有能力的學生廣讀博覽,并深層次地閱讀一些文藝論著,如魯迅的《文學的階級性》和《文化偏執(zhí)論》、茅盾的《文學上的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和寫實主義》等。通過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文學鑒賞和藝術審美能力,也為課堂講授、經典鑒賞、專題討論和撰寫課程論文做有益的準備。同時,有計劃地組織學生課外觀看中國現代文學名著影視作品,加強學生的感性印象。要求學生精讀的作品,還可以事先剪輯一下該作品的影視素材,擇取精華部分在課堂上配合教學播放,讓學生邊看邊思考,強化教學效果,活躍課堂氣氛,為專題討論和撰寫讀書筆記奠定良好的基礎,并啟發(fā)學生思考文本與影視的關系及異同等問題。例如觀看電影《傷逝》,則要求學生注意內心獨白手法的運用和作品隱含的雙重敘述者。
總之,提高電大遠程開放教育“中國現代文學”課程網上教學的有效性,必須以學生自主學習的實際需要為中心,結合電大開放教育教學實踐的特點,我們應利用多形式、多渠道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使學生由過去的被動接受者變成現在的學習主動參與者。還應提高資源建設的質量和學生的實際參與率,切實強化教學支持服務,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與途徑。
注釋:
① 朱全友.如何使電大開放教育的網上教學更有效[J].中國遠程教育(資訊), 2011(4):63.
②孫紹振.微觀分析是宏觀理論的基礎 [J]. 北京大學學報(社哲版),2003(5):23.
[1]田玲.網絡環(huán)境下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探析[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36).
[2]王曉歡.淺談提高漢語言文學教學質量的途徑[J].科學與財富,2011,(10).
[3]胡欽太.網絡教育中道德自主學習體系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
[4]趙國輝.上海電大現代遠程學習支持服務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2014-12-13
李慶雯,女(漢族),阿勒泰廣播電視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