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石隆 羅宇雄
(廣西防城港市中醫(yī)醫(yī)院內一科 防城港538000)
卒中是全球導致死亡的第三大病因,其高致殘性是卒中后抑郁(PSD)的主要原因,有資料顯示[1]:至少三分之一的中風患者會在發(fā)病后一段時間表現出情緒癥狀,如絕望、焦慮、快感缺乏等,嚴重影響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而51項針對腦卒中后患者抑郁發(fā)生率的研究結果也顯示[2]:社區(qū)腦卒中患者的PSD發(fā)生率為16%~47%;住院腦卒中患者的發(fā)病率為6%~45%。因此,對PSD患者進行適當的抗抑郁治療,對于促進卒中患者神經功能恢復,提高生活質量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采用固元解郁湯和氟西汀對120例PSD患者進行對比治療,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結果。現報道如下:
1.1 病例的選取與分組 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腦病科收治的120例PSD患者,隨機分入氟西?。‵)組和固元解郁湯(G)組,每組60例。F組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齡55~76歲,平均年齡66歲;病程2周~2個月,平均1.5個月。G組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齡53~77歲,平均年齡65歲;病程2周~2個月,平均1.5個月。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情況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西醫(yī)診斷標準:均由顱腦CT結果確診,同時符合1995年我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訂的“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診斷抑郁的標準參照《精神障礙診斷統(tǒng)計手冊Ⅳ》,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PSD定義為總分在18分以上[3]。(2)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試行)》來診斷,其主癥包括:半身不遂、郁郁寡歡、肢體麻木、口眼歪斜、言語蹇澀;次癥包括:失眠、多夢、頭暈、乏力、胸脅隱痛、腹?jié)M噯氣。凡具有上述4個主癥和2個次癥者,結合年齡和病史即可診斷。(3)患者年齡均不超過80歲,卒中病程在2周以上,且患者本人知情同意。
1.3 排除標準 (1)有抑郁病病史且正在口服抗抑郁類藥物治療的患者;(2)存在重度抑郁的患者(總分大于35分);(3)存在嚴重心肺肝腎功能不全或者有意識喪失、癡呆、失語、精神疾病的患者。
1.4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按照《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予以基礎治療,F組予以氟西汀20 mg,1次/d,口服;G組予以固元解郁湯(組成:生地、山萸肉、肉蓯蓉、石斛、白附片、柴胡、川芎、赤芍、山藥、肉桂心、甘草、薄荷等),1劑/d,水煎成400 ml(均由我院煎藥房統(tǒng)一煎煮),早晚分服,療程8周。
1.5 觀察指標 于治療前后分別對患者進行HAMD和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估。
1.6 療效評定 根據HAMD減分率來評定:減分率=(治療前評分-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量表最低評分)×100%。其中減分率≥75%為治愈;50%≤減分率<75%為顯效;30%≤減分率<50%為有效;減分率<30%為無效。
1.7 數據統(tǒng)計 數據處理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正態(tài)性檢驗;經方差齊性檢驗,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HAMD和NIHSS評分對比治療前兩組HAMD和NIHSS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G組HAMD和NIHSS評分均低于F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HAMD和NIHSS評分對比(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HAMD和NIHSS評分對比(分,±s)
注:與 F組比較,△P>0.05,*P<0.05。
組別 n HAMD治療前 治療后NIHSS治療前 治療后F組G組60 60 25.12±3.88 16.26±3.64 24.98±4.02△ 13.18±4.24*23.88±2.32 12.16±2.14 22.98±2.26△ 8.76±2.23*
2.2 兩組抗抑郁有效率對比 G組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F組。見表2。
表2 兩組抗抑郁有效率對比
PSD除有中風癥狀外,同時還有情緒低落、思維遲緩、興趣缺乏、言語減少等抑郁癥狀,重癥患者還有緊張、早醒、絕望、自殺或伴幻想和幻覺等癥狀,它對卒中康復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西醫(yī)認為其發(fā)病機制主要是由于腦卒中病灶破壞了去甲腎上腺素(NE)和5-羥色胺(5-HT)能神經元及其通路,導致二者之間的平衡失調[4];在PSD的治療中,5-HT再攝取抑制劑是目前臨床上運用最為廣泛的藥物[5],這類藥物主要包括: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以及西酞普蘭等。但抗抑郁的西藥具有成癮性、毒副作用以及各種禁忌證等缺陷,嚴重影響了患者用藥的依從性,而復方中藥療效確切,與西藥相比具有毒副作用小的獨特優(yōu)勢[6]。我國古代中醫(yī)早已有“郁病”記載,如《內經》記載有:“木郁達之,火郁發(fā)之,土郁奪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鄙蚪瘀棥峨s病源流犀濁·諸郁源流》說:“諸郁,臟氣病也,其原本于思慮更兼臟氣弱,故六郁之病生焉。”可見中醫(yī)學對“郁”已有所認識,但中風后合并抑郁則未見涉足。PSD為中風和抑郁合病,先有中風后有抑郁,郁證為中風之變證,即張景岳所謂“因病而郁”。腎精虧虛是中風的病理基礎,《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中提到:“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所處?!倍X為髓海,源于腎精,《素問·奇病論》:“腎藏精,精充骨而生髓,髓聚而為腦,髓滿而腦髓充,精脫而腦髓消”;《素問·逆調論》:“腎不生,則髓不能滿”;《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腎生骨髓”;《靈樞·衛(wèi)氣失?!罚骸肮侵畬僬?,骨空之所以受益,而益腦髓者”。同時,腎陰不足,精血津液的化生和運行輸布不能正常發(fā)揮作用,痰濁、瘀血內停,閉塞腦髓而發(fā)為中風[7]。因此在治療PSD上當以“益腎疏肝”為根本大法,本研究所用的固元解郁湯乃由地黃飲子合柴胡疏肝散化裁而來,諸藥合用共奏益腎疏肝、固元解郁之功。本研究提示:固元解郁湯對于治療PSD能起到較好的治療作用,其總有效率優(yōu)于氟西汀,HAMD和NIHSS評分下降幅度較服用氟西汀患者大,說明固元解郁湯在抗抑郁及恢復神經功能方面較氟西汀好??傊淘庥魷珜SD患者有較好的抗抑郁作用,同時有利于神經功能的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Biran I,Chatterjee A.Depression with anosognosia following a left subcortical stroke[J].Clin Neurol Neurosurg,2003,105(2):99-101
[2]Hackett ML,Yapa C,Parag V,et al.Frequency of depression after stroke:a systematic review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J].Stroke,2005,36(6):1330-1340
[3]李婉儀,陳仰昆,李偉,等.腦卒中后抑郁的臨床神經心理學及影像學相關因素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11):1-4
[4]楊玲俐,張志瑤.腦卒中后抑郁癥的發(fā)病機制[J].國際腦血管病雜志,2008,16(4):297-300
[5]童廣平.腦卒中后抑郁治療概述[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33(11):110-111
[6]施學麗,鄧巍,臧知明.近10年來中藥復方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癥的概述[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10,3(3):180-182
[7]李萍,李琳,胡亞男,等.《黃帝內經》腦髓理論探析[J].吉林中醫(yī)藥,2012,32(11):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