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全霞
(山東省日照市莒縣果莊衛(wèi)生院,山東 日照 276533)
護理干預對減輕剖宮產術后疼痛的療效分析
孫全霞
(山東省日照市莒縣果莊衛(wèi)生院,山東 日照 276533)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措施對減輕剖宮產術后疼痛的療效。方法選取2012年5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產科實施剖宮產的產婦8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予以心理護理等一系列新型護理干預措施。結果觀察組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掌握病情特點,及時采取護理措施,有助于縮短患者住院天數(shù),促進患者康復。
護理干預;剖宮產術后;疼痛
剖宮產是手術切開母親的腹部及子宮,用以分娩出嬰兒。通常剖宮產能避免因陰道生產可能對嬰兒或母親性命及健康產生損害。但剖宮產由于手術較大,需要大量的麻醉,而每個分娩孕婦的身體情況各不相同,所以極易發(fā)生術后感染等并發(fā)癥,給孕婦造成極大的痛苦。疼痛作為剖宮產術后最為常見及重要的臨床癥狀,會給母親造成抑郁等不良情緒,進而影響母親的早期哺乳,對母親及嬰兒造成嚴重的傷害。因此,為了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剖宮產術后并發(fā)癥,促進母親的早日康復及提高母嬰的生活質量,我們探索出了一種術后疼痛的新型護理干預模式。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選取2012年5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產科實施剖宮產的產婦80例,年齡26~33歲。本次研究對象的選擇標準為:①具有明顯剖宮產指征;②足月初產婦;③產婦及家屬同意并理解所要實施的護理干預方法。排除標準:①妊娠合并嚴重的心臟病及子癇病史;②有精神病史者;③有婦產科急癥(如胎盤早剝、前置胎盤、胎兒宮內窘迫等)[1]。
1.2 評價: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予以心理護理等一系列新型護理干預措施。采用NRS疼痛數(shù)字評分法(1~4分為輕度疼痛,5~6分為中度疼痛,7~10分為重度疼痛),對產婦進行疼痛評分。統(tǒng)計兩組產婦術后初泌乳時間,對兩組產婦初泌乳時間進行評價。
1.3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4 護理方法
1.4.1 基礎護理:保持病房光線柔和、空氣清新、床單被套的干凈整潔,減少對產婦的探視,保障產婦的休息。密切監(jiān)測產婦的生命體征,注意產婦有無感染、傷口有無滲血等情況。術后產婦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以防術后的嘔吐物誤吸。
1.4.2 術前心理護理:因術后24 h內子宮收縮致下腹部劇烈疼痛,患者不僅感受到疼痛等較強烈的情緒反應,還會因疼痛引起循環(huán)、呼吸等方面的生理功能紊亂。而良好的鎮(zhèn)痛可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反應,降低患者交感神經興奮性,還會促使母親分泌泌乳素,使母親的哺乳時間提前,哺乳次數(shù)增多,還能減少母親體內內源性兒茶酚胺的釋放,促使催產素的分泌增多,增強了子宮收縮,進而減少產后出血發(fā)生的概率[2]。而良好的術后鎮(zhèn)痛能夠促使改善切口組織的氧分壓以及血液供應[3]。所以產婦術前組織高年資的主管護師進行宣教,讓其充分認識到剖宮產術后疼痛,鼓勵產婦及時訴說疼痛,而護理人員則應及時對疼痛進行護理干預和治療,可協(xié)同醫(yī)師使用適量的鎮(zhèn)痛藥物。
1.4.3 術前飲食護理:作為剖宮產手術護理干預之中的重要措施,飲食護理顯得十分重要。護理人員要向即將剖宮產的孕婦十分詳細地介紹手術需要注意的飲食細節(jié),囑患者術前適當食用高蛋白質、高維生素和高熱量的食品,術后禁食刺激性食物,杜絕煙酒,為患者的身體恢復創(chuàng)造出良好條件。
1.4.4 手術環(huán)境護理:實施剖宮產手術的手術室要保持無菌和整潔,以25~26 ℃的室內溫度為宜,濕度控制在45%~60%[4]。為了減少對產婦心理的刺激,護理人員可改善手術室的布置及裝飾,可以更換醫(yī)師和護理人員的衣著顏色,如用粉紅、淺綠或天藍等代替刺眼的白色。術中若發(fā)現(xiàn)患者仍然緊張恐懼,護理人員可主動與患者交流,轉移患者注意力,還可以進行必要的身體接觸,比如握住患者的手,以減少患者對于手術的恐懼。
1.4.5 術后護理:術后是剖宮產孕婦疼痛最為集中和持久的階段,也是剖宮產產婦的恢復階段。術后剖宮產產婦的疼痛護理應當采取如下措施:①密切監(jiān)測剖宮產孕婦的傷口恢復情況,定期更換藥物,定時消毒,若發(fā)現(xiàn)有傷口感染等其他并發(fā)癥,及時報告主治醫(yī)師[5]。②術后半天禁食,此后應當采用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鼓勵要適當多攝取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以加速身體恢復,禁食一些油膩、刺激性及難以消化的食物。③術后3天內囑患者采取平躺姿勢,避免不必要的撕拉傷口。若患者疼痛難以忍受,應當及時使用止痛藥物或止痛棒止痛[6]。④術后要及時讓嬰兒在母親身旁,這樣有助于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減輕疼痛,如有必要,可為患者準備舒緩心情的輕音樂播放,同時按壓疼痛部位,力度輕柔以加速血液循環(huán),促進傷口恢復。每天應按壓傷口2~3次,每次最好30 min[7]。
1.4.6 康復階段護理:雖然剖宮產產婦的院內護理十分重要,但出院后的康復期也是患者身體恢復的重要階段,護理人員不應忽視。在出院前3 d護理人員應依據(jù)患者的身體狀況,制訂合理而理想的康復理療方案,供家屬參考。預留患者的聯(lián)系方式,定期對患者隨訪,必要時可進行家庭走訪,從而做到對患者的家庭康復情況了然于心,進而評估患者出院康復方案的實施效果。在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要告知其或患者家屬康復運動的基本動作和要領,必要時做到及時指導。囑患者出院堅持進行康復理療訓練,直至身體完全恢復。
2.1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比較:我組研究人員將觀察組和對照組術后3 d的疼痛情況作比較,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3 d疼痛情況比較
2.2 兩組患者術后初泌乳時間比較:觀察組產婦初泌乳時間為(23.5± 6)h,對照組產婦初泌乳時間為(32.2±5)h,兩組初泌乳時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目前產婦的臨床生產中,常見的分娩方式主要有自然分娩和剖宮產,剖宮產是一種較為方便的異常分娩方式[8]。而隨著現(xiàn)代生活方式的逐漸改變,剖宮產在分娩中實施的概率越來越大。剖宮產因手術中因術后易產生并發(fā)癥等原因,會給產婦帶來極大的痛苦。所以,如何充分運用護理干預手段,使其在剖宮產術后治療和康復中起到重大作用,進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剖宮產孕婦術后疼痛一直是臨床護理的熱點話題。
本次研究,通過對剖宮產孕婦全方位多角度的護理干預,最后統(tǒng)計了產婦的術后疼痛程度以及初泌乳時間,而數(shù)據(jù)表明對照組產婦的疼痛程度明顯重于觀察組,而對照組產婦的初泌乳時間明顯長于觀察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本次研究所采取的護理干預措施對減輕剖宮產產婦術后疼痛具有十分明顯的臨床效果,非常值得大力推廣。
[1]馬軍霞,孟德娥.綜合護理干預對剖宮產術后疼痛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6):102-103.
[2]趙華.護理干預對剖宮產術后患者疼痛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0):72-73.
[3]張丹參.藥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73.
[4]張翠紅,楊杰.護理干預對1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觀察[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10,35(4):64-66.
[5]李惠春,鄭磊磊,滕建榮.綜合性醫(yī)院住院患者焦慮和抑郁狀況分析[J].浙江大學學報,2011,32(4):342-344.
[6]陸艷,王榮躍,程君君,等.護理干預對減輕剖宮產術后疼痛的效果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25):148-149.
[7]張建芳,黃翔平.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對改善消化內科住院患者情緒障礙的影響[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1,18(5):33-35.
[8]王洪芬.護理干預對緩解剖宮產術后疼痛的方法和效果[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3,24(10):2399-2400.
R473.71
B
1671-8194(2015)01-02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