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著·
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核心能力調查與分析
清華大學醫(yī)院藥事創(chuàng)新管理高級研修班第8期全體學員
執(zhí)筆人:胡晉紅(第二軍醫(yī)大學長海醫(yī)院藥學部,上海 200433)
[摘要]目的:了解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核心能力的提升情況,找出薄弱環(huán)節(jié)以利改進,促進醫(yī)院藥學整體水平提高。方法:向全國18個省市的65所醫(yī)療機構下發(fā)藥師用、醫(yī)護人員用及病人用的《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核心能力書面調查表》,對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分類采集和匯總,從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服務能力、科研能力、合作能力三方面進行分析。結果和結論:共下發(fā)書面調查表3840份,56位學員收回3045份調查表。結果顯示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在藥品供應和保障、處方(醫(yī)囑)審方與藥品調劑、藥品不良反應(ADRs)/藥品不良事件評價、藥品信息處理和臨床藥學服務方面均具有較強的工作能力,特別是在藥品保障、藥品供應流程協(xié)調、用藥咨詢與用藥交待、合理用藥知識宣教方面不僅具有較強的服務意識和出色完成任務的能力,還得到了醫(yī)護人員和病人的認可。藥學技術人員獲得的科研成果數(shù)量基本上與醫(yī)護人員相當。藥師優(yōu)先合作的行業(yè)是計算機信息技術行業(yè)及行業(yè)協(xié)會。直接與政府對話及學術交流是藥學技術人員最能取得支持的活動方式。參與醫(yī)藥政策、藥事管理、新藥研發(fā)相關課題研究、學術交流、藥物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價及特殊病人用藥指導等均是藥學技術人員與院外社會團體、企業(yè)、社會公眾常用的合作方式。但調查數(shù)據(jù)也顯示,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在ADRs/藥品不良事件評價的參與度和普及率、處方適宜性審查處理能力及問題處理中與醫(yī)護人員的溝通、自動化調劑的宣教和藥學信息的傳遞更新、取得病人的信任度及藥學信息網(wǎng)建設等方面還有許多不足之處,藥學技術人員申請科研立項并獲取資金資助、專利授權的能力需進一步加強。藥師從政策或法律的角度更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
[關鍵詞]醫(yī)院藥學;核心能力;藥學服務;問卷調查
[中圖分類號]R994.11[文獻標志碼]A
DOI:10.5428/pcar20150501
基金項目3.3科研成果分別調查2010-2014年藥師與醫(yī)護人員申請獲得批準的各種院內、院外及專利數(shù)量,刊登在國內、外期刊上的論文數(shù)量,發(fā)表SCI論文的影響因子累計數(shù),調查結果分別見表5和表6??傮w上藥學技術人員獲得的科研成果數(shù)量基本上與醫(yī)護人員相當,但沒有院外基金、沒有專利的藥師數(shù)量略高于醫(yī)護人員。
[收稿日期]2015-09-10
執(zhí)筆人:胡晉紅(女),碩士,主任藥師,教授,博士生導師.E-mail: hjhong2016@126.com
Survey and analysis of the core capabilities of hospital pharmaceutical specialists
All the students of pharmaceutical affairs management advanced 8th issu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Writer: HU JinHo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Changhai Hospital,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re capabilities of hospital pharmaceutical specialists and find out their weak links,so a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pharmaceutical level of hospitals.Methods:Copies of the questionnaire on “the core capabilities of hospital pharmaceutical specialists” applicable to hospital pharmacists,medical personnel and patients were issued to 65 medical facilities of 18 provinces and cities.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survey were collected,classified and summarized,and then,analyses were made from the aspects of service,research and cooperative capability.Results and Conclusion: Totally,3840 copies of questionnaire were issued and 3045 copies were retrieved by 56 students.The surve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hospital pharmaceutical specialists had strong competency in drug supply and support,prescription (medical orders) review,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s)/adverse drug events (ADEs) evaluations,dru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clinical pharmaceutical care.They were not only highly competitive in drug support,drug supply process coordination,medication consultation and directions,popularization and education on the knowledge of rational medication,but their work was unanimously recognized by hospital medical personnel and patients.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hospital pharmaceutical specialists were equal in quantity to those of hospital medical personnel.The professions hospital pharmacists chose for cooperation were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rofessional societies.Direct communications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academic exchanges were the most popular activities,for which they could get support. Particip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policies,pharmaceutical management,new drug research,academic exchanges,evaluations on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drug treatment and medication directions for special patients was the most popular form of cooperation between pharmaceutical specialists and social bodies,enterprises and the public.However,survey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hospital pharmaceutical specialists were still weak in direct involvement of evaluations of ADRs/ADEs,the ability of prescription suitability review and the 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with medical personnel,the popularization and education on automatic drug dispensing,the transmission and updating of pharmaceutical information,enjoyment of trust from patients,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of pharmaceutical information network.Pharmaceutical specialists should further improve their capabilities in the awarding of research projects and financial support,and patent authorization as well.Hospital pharmacists should get more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 from policy and legal perspectives.
[KEY WORDS]hospital pharmacy; core capability; pharmaceutical care; questionnaire
[Pharm Care Res,2015,15(5): 321-328]
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核心能力是醫(yī)療機構整體服務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醫(yī)院藥學學科建設重點關注的問題。為了摸清目前在醫(yī)療衛(wèi)生多方改革的新形勢下,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核心能力的提升狀況,找出薄弱環(huán)節(jié)加以改進,進一步提高醫(yī)院藥學整體水平,為打造健康中國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清華大學醫(yī)院藥事創(chuàng)新管理高級研修班第8期的全體學員在張敏班主任的帶領和參與下,在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趙芳芳等同志的技術支持下,設定目標、分解能力元素、精心策劃商榷制定《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核心能力書面調查表》。此書面調查表經(jīng)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沈群紅副教授補充完善后分三部分:病人用《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核心能力書面調查表》、藥師用《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核心能力書面調查表》、醫(yī)護人員用《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核心能力書面調查表》。向全國18個省市的65所醫(yī)療機構(其中部隊醫(yī)院8所)下發(fā)3840份調查表,這些醫(yī)療機構地區(qū)分布為:北京市10所,上海市7所,天津市2所,重慶市3所,浙江省5所,福建省3所,江蘇省7所,山東省6所,陜西省1所,河南省2所,廣東省8所,四川省1所,湖南省3所,湖北省1所,新疆自治區(qū)2所,云南省1所,遼寧省2所,黑龍江省1所。56位接受任務者應答(蔡雪峰、陳紅梅、陳惠、陳杰、崔蘇鎮(zhèn)、丁慶明、方平飛、方晴霞、封衛(wèi)毅、符旭東、胡晉紅、黃欣、黃旭慧、金麗、勞海燕、李俐、李娟、李娟、李靜、李健、李晉奇、李曉宇、李艷芳、李中東、梁卉、劉世坤、劉韜、羅璨、盧智、盧來春、阮君山、聞莉、卜書紅、錢妍、邱凱鋒、孫艷、孫洪勝、師少軍、沈承武、王永慶、王建華、徐穎穎、許青、趙青威、趙紅衛(wèi)、張冰、張國兵、張弋、張華峰、張海英、張劍萍、張黎、張文周、曾大勇、周伯庭、鄒順),共收回書面調查表3045 份,其中病人用《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核心能力書面調查表》1031 份(涉及15個省市的60所醫(yī)療機構)、藥師用《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核心能力書面調查表》1013份(涉及17個省市的63所醫(yī)療機構)、醫(yī)護人員用《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核心能力書面調查表》 1001份(涉及15個省市的53所醫(yī)療機構),調查完成率達 79.3%。該研修班第8期的全體學員將所得到的調查數(shù)據(jù)分3部分(藥學服務能力、藥學科研能力、合作能力)進行匯總并加以分析,其結果顯示出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的核心能力已得到醫(yī)護人員及病人的認可,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尚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這些數(shù)據(jù)將為新形勢下的醫(yī)院藥學學科建設、藥學技術人員能力提高和藥學人才隊伍培養(yǎng)提供依據(jù)。
1《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核心能力書面調查表》基本信息
回收的調查表主要來自63所醫(yī)療機構,其中三級甲等醫(yī)院62所(綜合性醫(yī)院58所,??漆t(yī)院4所);三級乙等醫(yī)院1所(??漆t(yī)院)。接受本項調查的病人主要為各醫(yī)療機構的住院(占47%)及門診就診(占52%)病人;具有大專以上學歷者占58%;65歲以下的病人占92%;企業(yè)職員為42%,教師12%,公務員9%,其他人員及退休人員為37%。接受本項調查的病人的年齡、學歷、工齡等情況詳見表1。
表1 接受本項調查的病人的年齡、學歷、職稱及工齡
接受本項調查的藥師主要為各醫(yī)療機構的藥學技術人員,他們的崗位、學歷、職稱、工齡詳見表2。
表2 接受本項調查的藥師的崗位、學歷、職稱及工齡
本科以上學歷占84%,男女比例為0.43∶1。
接受本項調查的醫(yī)護人員主要為各醫(yī)療機構的醫(yī)師、護士,涉及心內科、外科、神經(jīng)科、呼吸科、消化科等40多個科室,所在科室配備臨床藥師的占45%,沒有配備臨床藥師的為52%。本科以上學歷占85%;男女比例為0.46∶1。接受本項調查的醫(yī)護人員崗位、學歷、職稱、工齡見表3。
2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服務能力調查要素及結果
《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核心能力書面調查表》關于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服務能力調查,按照醫(yī)院藥學服務開展的情況和一般服務要求選取調查要素,由5大方面37小類要素組成,分別對藥師、醫(yī)護人員及病人進行調研,有些要素由于被調查對象的工作性質不涉及故未填結果,具體要素及調查結果詳見表4。
由表4可見,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在藥品供應和保障、處方(醫(yī)囑)審方與藥品調劑、藥品不良反應/藥品不良事件評價、藥品信息處理和臨床藥學服務方面均具有較強的工作能力,特別是在藥品保障、藥品供應流程協(xié)調、用藥咨詢與用藥交待、合理用藥知識宣教方面藥學技術人員不僅具有較強的服務意識和出色完成任務的能力,還得到了醫(yī)護人員和病人的認可,在參與調查的醫(yī)護人員、病人人群中顯示了較大的影響力。但調查數(shù)據(jù)也顯示,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在藥品不良反應/藥品不良事件評價的參與度和普及率、處方適宜性審查問題處理中與醫(yī)護人員的溝通、自動化調劑的宣教、藥學信息的傳遞更新、取得病人的信任度、藥學信息網(wǎng)建設等方面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有待進一步改進。
表3 接受本項調查的醫(yī)護人員的崗位、
表4 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服務能力調研要素及結果
(續(xù)表4)
3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科研能力調查要素及結果
《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核心能力書面調查表》關于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科研能力調查,按照醫(yī)院藥學科研開展情況和一般科研要求,選取科研態(tài)度、科研成果、科研方向、科研基礎和科研合作5方面要素,分別對藥師和醫(yī)護人員進行調研。
3.1科研態(tài)度分別從對科研的重視程度、參與程度及進行科研的主要困難三方面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76.29%藥師、83.05%醫(yī)護人員認為醫(yī)院藥師需要進行科研。 44.51%的藥師認為身邊有藥師承擔科研項目;22.77%的醫(yī)護人員認為身邊有很多藥師承擔科研項目,25.58%醫(yī)護人員認為藥師承擔科研項目為數(shù)不多。29.45%的藥師不熟悉科研立項資助申請,僅有6.67%的藥師曾多次實踐過。藥師和醫(yī)護人員分別認為藥師開展科學研究最大的困難,依次是實驗條件達不到(51.44%和69.53%)、沒有研究方向(24.95%和48.15%)、自身能力欠缺(16.53%和30.87%)、領導沒有給機會(4.72%和18.68%)和自身不感興趣(2.36%和15.48%)。
3.2科研基礎分別從文獻查閱、循證文獻/實驗解讀、基礎實驗和實驗技術方法四方面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藥師認為自己應依次加強循證文獻/實驗解讀能力、文獻查閱能力、外語閱讀能力、基礎實驗能力、實驗技術方法(認同率依次為76.80%、76.21%、68.51%、50.35%、49.06%)。而醫(yī)護人員認為藥師需要提高的科研工作能力的順序是循證文獻/實驗解讀能力、文獻查閱能力、基礎實驗能力、外語閱讀能力、實驗技術方法(認同率依次為72.83%、60.34%、53.85%、45.75%、39.56%)。
綜上可見,藥學技術人員申請科研立項并獲取資金資助的能力需加強,尤其要提高循證文獻/實驗解讀能力、文獻查閱、外語閱讀、基礎實驗能力和實驗技術方法。
表5 2010-2014年獲基金和專利的藥師和醫(yī)護人員比例
表6 2010-2014年在國內、外期刊發(fā)表論文和SCI論文的藥師和醫(yī)護人員比例
3.4科研方向分別從醫(yī)院制劑開發(fā)、臨床合理用藥、藥學基礎研究和藥物經(jīng)濟學研究四方面進行調查。藥師及醫(yī)護人員均認為藥學技術人員在醫(yī)院開展科研的主要方向為臨床合理用藥(84.90%、83.32%),其次是藥學基礎研究(50.44%、56.04%),醫(yī)院制劑開發(fā)(43.34%、49.55%),藥物經(jīng)濟學研究(37.81%、41.26%),且認同率非常相近。
3.5科研合作分別從重視程度和科研合作的切入點進行調查。89.54%的藥師認為在科研方面需要與醫(yī)師合作,83.32%醫(yī)護人員認為藥師對醫(yī)師進行科學研究有幫助。31.19%藥師認為應主動找醫(yī)師建立合作,14.24%醫(yī)護人員認為最好藥師主動找醫(yī)護人員合作。 54.32%藥師、58.79%醫(yī)護人員認為共同進行科研的主要方式為積極加強溝通、尋找切入點。具體認同共同進行科研的最佳切入點是臨床研究的藥師、醫(yī)護人員的比例分別為72.17%、69.95%;是轉化醫(yī)學的分別為10.31%、7.11%;是基礎研究的分別為8.41%、10.05%;是開發(fā)新藥的分別為3.80%、3.45%。由此可見藥師與醫(yī)護人員相互合作的愿望很高,且合作的切入點主要是臨床相關研究。
4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合作能力調查要素及結果
《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核心能力書面調查表》關于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合作能力調研要素分兩大方面,包括在院外合作方面的能力和在院內合作方面的能力調研。參加調研的藥師和醫(yī)護人員根據(jù)書面調查表中有關合作能力的調研要素,分別按合作能力大小從低到高各自給出分數(shù)(1、2、3、4、5分),取平均值作為此項得分并作為評價根據(jù)。
4.1院外合作方面的能力分別從合作部門、合作行業(yè)、獲得支持的來源及合作方式四要素進行調查。
4.1.1合作的部門藥師認為在醫(yī)院藥學發(fā)展中,政府部門起著主導作用,其次為社會公眾及病人、藥品生產(chǎn)企業(yè)和媒體;而醫(yī)護人員認為社會公眾及病人在醫(yī)院藥學發(fā)展中起主導作用,其次為政府部門??梢姡帋煆恼呋蚍傻慕嵌雀枰玫秸闹С?。
4.1.2合作的行業(yè)藥師認為對自身發(fā)展最有幫助的行業(yè)是計算機信息技術行業(yè)(3.78分),以下依次為行業(yè)協(xié)會(3.5分)、聯(lián)盟(3.06分)、律師行業(yè)(2.71分)、物流行業(yè)(2.64分)。醫(yī)護人員認為對藥師發(fā)展最有幫助的行業(yè)依次為行業(yè)協(xié)會(3.32分)、計算機信息技術行業(yè)(3.19分)、聯(lián)盟(3.04分)、律師行業(yè)(2.79分)、物流行業(yè)(2.64分)。由此可見,計算機信息技術行業(yè)、行業(yè)協(xié)會是藥師優(yōu)先合作的行業(yè)。
4.1.3獲得支持的來源在調查中藥師認為與政府部門,特別是主管部門溝通最能獲取支持的方式是學術交流會議、論壇(3.49分),直接對話(3.42分),政府部門召開征求意見會(3.37分),其次為逐級匯報(2.89分)。醫(yī)護人員認為藥師與政府部門,特別是主管部門溝通最能獲取支持的方式為直接對話(3.55分),以下依次為學術交流會議、論壇(3.47分),政府部門召開征求意見會(3.26分),逐級匯報(2.99分)。由調查結果可見,直接與政府對話及學術交流是藥學技術人員最能取得政府部門,特別是主管部門支持的活動方式。
藥師認為需要政府部門(主管部門)提供的支持,依次為促進藥師立法(4.33分)、加大人才培養(yǎng)力度(4.21分)、制定或完善國家藥物政策(4.19分)、支持學科建設(4.19分)、加大財政投入(4.13分)、開展臨床藥師在職培訓(4.11分)等。醫(yī)護人員認為醫(yī)院藥學發(fā)展需要政府部門(主管部門)提供的支持,依次為加大人才培養(yǎng)力度(4.08分)、促進藥師立法(4.01分)、加大財政投入(3.98分)、支持學科建設(3.97分)、開展臨床藥師在職培訓(3.93分)、制定或完善國家藥物政策(3.92分)、建立相關管理制度(3.87分)、推進藥物信息化建設(3.85分)、建立藥學教育、臨床藥師培養(yǎng)制度(3.83分)、制定藥師服務考核標準(3.80分)、增加醫(yī)院藥學工作設施(3.77分)、建立或擴大科研平臺(3.76分)、支持藥物信息與咨詢服務(3.75分)、增加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數(shù)量占比(3.61分)。由此可見,在立法和人才培養(yǎng)方面藥學技術人員最需要政府部門提供支持。
4.1.4合作的方式藥師、醫(yī)護人員對藥學技術人員與院外各方合作方式的贊同度見表7。由調查可見,參與醫(yī)藥政策、藥事管理、新藥研發(fā)相關課題研究、學術交流、藥物治療安全性、有效性評價及特殊病人用藥指導等均是藥學技術人員與院外社會團體、企業(yè)、社會公眾常用的合作方式。
4.2院內合作方面的能力分別從對院內合作的認識程度、臨床藥師合作的科室數(shù)量、臨床藥師與臨床合作的方式及與其他技術人員合作情況四要素進行調查。
4.2.1對院內合作認識程度認為藥學技術人員與醫(yī)院領導、特別是主管院長溝通,以獲取支持的重要性為5分的藥師、醫(yī)護人員分別為56.66%和47.65%,4分的為16.09%和23.38%,3分的為9.67%和13.79%??梢娬J為這方面非常重要的占大多數(shù)。
4.2.2臨床藥師合作的科室藥師認為需要臨床藥師參與臨床藥學服務的科室(50個科室)依次為呼吸科、心血管科、感染科、腫瘤科、內分泌科、腎科、兒科、ICU、血液科、神經(jīng)內科、消化內科、老年醫(yī)學科…。醫(yī)護人員認為需要臨床藥師參與臨床藥學服務的科室依次為呼吸科、感染科、心血管科、腎科、腫瘤科、兒科、血液科、ICU、內分泌科、神經(jīng)內科、消化內科、風濕免疫科…。本調查結果顯示,藥師與醫(yī)護人員均認為在大內科及ICU應廣泛開展臨床藥師工作并加強相互合作。
4.2.3臨床藥師與院內各類人員合作的方式藥師、醫(yī)護人員認為臨床藥師與臨床醫(yī)師、護理人員合作及藥師之間的合作方式主要為參與醫(yī)師查房、經(jīng)驗交流、舉辦藥學知識講座等(見表8)。
表7 藥師及醫(yī)護人員對藥學技術人員與院外合作方式的贊同度
5建議
通過以上大范圍的調研分析,可看出經(jīng)過新醫(yī)改模式的不斷推進, 通過“以病人為中心”的全程化藥學服務的循序開展,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服務、科研、院內外合作三大核心能力明顯提高、整體水平不斷提升,尤其是在科研成果、獲得資助基金方面均有顯著進步,獲得的科研成果數(shù)量基本上與醫(yī)護人員相當。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在參與調查的醫(yī)護人員、病人人群中已顯示出較大影響力。但調研分析也發(fā)現(xiàn),目前醫(yī)院的藥學技術人員在以下幾方面還需加強:(1)ADRs/藥品不良事件評價的參與度和普及率;(2)處方適宜性審查問題處理中與醫(yī)護人員的溝通;(3)自動化調劑的宣教、藥學信息的傳遞更新;(4)藥學信息網(wǎng)建設;(5)申請科研立項并獲取資金資助、專利授權的能力;(6) 獲取病人的信任度等。
核心能力是組織長期競爭優(yōu)勢之源,核心能力對個人而言就是能否勝任組織所賦予的角色任務,即勝任力[1]。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核心能力的提升是其適應新時代發(fā)展的基礎,是滿足社會及公眾藥學服務需求的根本,是所在行業(yè)發(fā)展和取得公眾信賴的依據(jù)。隨著企業(yè)不斷發(fā)展壯大的過程,既是核心能力進一步發(fā)展的過程,也是核心能力剛性得以強化的過程[2]。因此在此調查的基礎上建議藥學技術人員:(1)以科學發(fā)展觀為統(tǒng)領,與時俱進、積極思考,通過與政府、主管領導溝通,參與醫(yī)藥政策、藥事管理、新藥研發(fā)相關課題研究,開展學術交流、藥物治療安全性、有效性評價及特殊病人用藥指導等方式,與院外社會團體、企業(yè)、社會公眾積極合作,加強藥學知識、藥學技術功能的宣教,提升醫(yī)院藥學技術人員的影響力,更好地為公眾健康服務。(2)進一步提高循證文獻/實驗解讀能力、文獻查閱、外語閱讀、基礎實驗能力,爭取多種資源優(yōu)化組合,促進藥學科研課題群形成,讓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脫穎而出,提升醫(yī)院藥學學科整體水平。(3)在立法和人才培養(yǎng)方面繼續(xù)尋求政府部門提供支持,積極獻計獻策,不斷提高藥品安全保障能力,提升醫(yī)院藥學綜合實力。(4)增強信息化、自動化技術的運用能力,促進醫(yī)院藥學各項工作高效運行,建立精細化管理信息平臺,達到為病人、公眾精準服務。
【參考文獻】
[1]唐小細,宋小花,楊滿元. 護士核心能力與其職業(yè)價值觀關系的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1,26(15):22-24.
Tang XiaoXi,Song XiaoHua,Yang ManYua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 core capabilities and their occupational values[J].J Nurs,2011,26(15):22-24.In Chinese.
[2]朱澤鋒,孫川平,潘沛,等.企業(yè)核心能力剛性的發(fā)展路徑淺析[J].價值工程,2011,30(1):120.
Zhu ZeFeng,Sun ChuanPing,Pan Pei,etal.Brief discussion of rigidly develping route of business core competence[J].Values Engin,2011,30(1):120.In Chinese.
[修回日期]2015-09-29
[本文編輯]貢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