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斐
珍珠,美麗天成,擁有一份獨特的風(fēng)采,光澤飽滿溫潤、晶瑩澄凈;氣息祥和恬靜、溫婉雅致。古老的波斯神話中,珍珠是諸神的眼淚。
在一個陽光明媚、風(fēng)和日麗的午后,與女友相約喝下午茶。
呷一口溫?zé)岬牟?,她饒有興趣地打量著我贈她的紅茶,原木色的紙袋外包裝上,墨水筆寫著“谷香紅韻”(茶葉的芳名),利落的方正印章標明著茶葉的出處:純心找茶。我們都愛紅茶,與她會心微笑靈犀相通的那一刻,我的思維倏的跳躍出一秒定格:那些對于珍珠的描述,似乎也可嫁接在紅茶上;茶葉之香,氤氳在韻味上,珍珠之香,閃爍在光韻的靈魂中。最妙的香氣,只是那若有若無、稍縱即逝的一瞬。
坦洋工夫·黑珍珠
坦洋工夫是閩紅的一種,源于福建福安境內(nèi)白云山麓的坦洋村。山間飛瀑汩汩,茶樹與流霞朝夕相處;氣候溫和溫潤,生長在這里的茶樹,滋雨露而靈,鐘山川而秀,萌發(fā)的芽葉厚嫩柔軟。葉色黑而潤澤,毫尖金黃,茶湯黃中糅紅、澄明透亮,泛著威士忌的琥珀色光暈,口感濃醇鮮香,回甘有著桂圓的醇甜。
《唐頓莊園》中我尤為喜愛“老夫人”這個角色。她懂得適時收斂、不露鋒芒,性情篤定穩(wěn)健,就像一顆熠熠生輝的黑珍珠,有光彩有積淀、潤澤溫和。而有著幾百年歷史的坦洋工夫紅茶,內(nèi)涵深厚綿延流長,更像是茶品中的黑珍珠,有積淀有傳承。如果要給坦洋工夫詮釋一種茶語,我解讀為:深沉而含蓄的愛,安定祥和有依靠感,類似于親人間博大無私的關(guān)懷。
谷香紅韻·金色珍珠
有一款茶,不論是湯色還是滋味著實令人驚艷——云南古樹紅茶,手工自制,純天然無添加,它真正應(yīng)了那句“集自然草木之氣,清馥而醇正”。大葉種的茶樹,往往蘊含著一種高貴而奪目的氣場,茶湯的顏色鮮紅耀眼,艷亮燦爛,朱紅色中閃耀金光,仿佛秋日的燦陽。茶味烏潤醇厚,回旋持久在心頭。
金色珍珠有著香檳金或金黃的色澤,晶瑩圓潤,久負盛名,且自身攜帶著一種貴氣,無與倫比。它讓我想起《亂世佳人》里的郝思嘉、《霍比特人》里的精靈女王,她們周遭的磁場仿佛籠罩著一片光暈,光芒四射,璀璨奪目。如果把谷香紅韻比擬為茶品里的金色珍珠,我把它的茶語詮釋為:熱烈而歡快的舞者,把每一天的生命都盛情綻放,燃燒即是永恒。
正山小種·白珍珠
正山小種紅茶,茶樹生長于福建武夷山桐木關(guān)一帶,“正山”也意味著內(nèi)山,海拔必須在1 000~1 500米。
傳統(tǒng)的正山小種即俗稱的“拉普山小種”,用炭火烘干茶葉,經(jīng)過松針或者松柴熏制,香氣高長并伴有濃郁的松煙香;茶湯深紅色與琥珀色相間交融,茶氣散發(fā)出桂圓的松香味,滋味醇厚、喉韻充足。
現(xiàn)代手法烘焙的高山正山小種,也稱“高山正山紅”,茶湯凈透澄澈,茶色橙黃相間,入口清甜圓潤。在17世紀初,正山小種運往歐洲,被英格蘭皇家選為皇家紅茶。也正是正山小種,催生出了聞名世界的“下午茶”。詩人拜倫在《唐璜》里寫道:“我覺得心變得那么富于同情,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紅茶(BOHEA)?!彼渍Z說酒后亂性,而茶能養(yǎng)性??梢娂t茶不但有生活情趣,而且還有文化積累。
白珍珠,傳統(tǒng)又時尚,源遠流長。顆粒精圓,光澤強烈,典雅莊重,體面而又有底蘊。前不久看了一部電影《雷諾阿傳》,雷諾阿的畫作,基本以暖色基調(diào)為主,一幅幅洋溢著青春、充滿活力的作品,仿似一顆顆清雅含蓄的白珍珠,傳送出經(jīng)典內(nèi)涵的氣息。正山小種可比擬為茶品里的白珍珠,我給它的茶語詮釋為:雋永源于自然,含蓄優(yōu)雅的愛,風(fēng)格永存才能不斷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