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坤
(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無錫 214121)
基于AHP分析法對無錫青少年女子足球隊“體教結合”培養(yǎng)模式影響因素分析?
王 坤
(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無錫 214121)
運用AHP層次分析法對無錫青少年女子足球“體教結合”培養(yǎng)模式的影響因素進行定量與定性分析,通過分析得出無錫青少年女子足球隊“體教結合”培養(yǎng)模式影響因素依次為:訓練水平、文化水平、管理水平、人力資源、經(jīng)費投入及競賽水平,而其中最為關鍵的5個子因子分別為:文化學習的時間;訓練時間;管理體制;訓練組織形式;文化課程水平。
體教結合;無錫;青少年;;女子足球;AHP分析法
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yǎng)必須遵循體育與教育這兩個規(guī)律,未來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將是競技體育與教育二者相互結合。而競技體育與學校教育兩者的結合在運動員的培養(yǎng)上則被稱為“體教結合”模式?!耙匀藶楸尽钡目茖W發(fā)展觀在黨的十六大中所提出,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為實現(xiàn)體育后備人才的全面、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必須以培養(yǎng)“真正的人”與“和諧的人”這兩點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在后奧運時代,人們呼聲越來越高的是“體育回歸教育”,“體教結合”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不僅可建立現(xiàn)代競技體育新的培養(yǎng)機制,還可解決退役運動員的出路問題。
自我國1987年開始在全國51所試點學校開展高水平運動開始,“體教結合”培養(yǎng)模式在我國全面推進,而“體教結合”培養(yǎng)模式在系統(tǒng)推進中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與制約,因而探索“體教結合”培養(yǎng)模式的影響因素,為我們的訓練和管理工作提供清晰的思路和戰(zhàn)略?,F(xiàn)階段在國內(nèi)外針對體教結合影響因素相關研究文獻大量涌現(xiàn),而多數(shù)是通過定性分析對其進行研究,而對其進行量化分析的研究資料非常少見,因而本文通過AHP分析法運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分析方法對其進行深入研究。
抽選青少年女子足球隊教練、中學體育教學工作者等共計8人,運用AHP層次分析法在“體教結合發(fā)展模式”、“職業(yè)化發(fā)展模式”中篩選最優(yōu)方案適于培養(yǎng)既能攀登競技體育高峰,又能適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四有”人才。在樣本選擇的8人中2名執(zhí)教時間在15年以上;2名執(zhí)教時間10—15年;3名執(zhí)教時間5—9年;僅有1名不足5年,男性教師4名。
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即“層次分析法”是由美國著名的數(shù)學家、運籌學家薩蒂(A.L.seaty)教授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所提出的一種基于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系統(tǒng)動力學分析法。通過AHP分析法可以將原本復雜的系統(tǒng)問題進行逐一分解繼而通過各因子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具有層次化、條理化分析。同時依據(jù)定性分析對同一層的因子進行重要性進行量化描述。
SPSS20.0與YAAHP6.0軟件,運用AHP分析法實現(xiàn)影響因素指標權重測定。
4.1 指標體系構建
針對青少年女子足球體教結合培養(yǎng)體系的構建影響指標,體系的構建參考《我國女子足球隊后備人才培養(yǎng)體系研究》與《女子足球“體教結合”發(fā)展模式的探討》將指標體系構建為:1.人力資源因素,其主要涵蓋:青少年女子足球隊管理人員素質(zhì)及數(shù)量;青少年女子足球隊教練數(shù)量與級別;女子足球隊隊員數(shù)量與等級;2.管理水平,主要包括:管理體制;發(fā)展政策實施水平以及部門設置;3.訓練水平,主要包括:訓練組織形式;訓練時間以及訓練頻率;4.競賽水平:青少年女子足球競賽的賽制、競賽開展的頻率;5.文化教育水平:開展文化學習的時間;文化課程水平;6.投入經(jīng)費,主要包括:教學經(jīng)費;比賽經(jīng)費;運營經(jīng)費。見下表。
4.2 權重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利用人們對每一層各元素的相對重要性的判斷,將其用數(shù)值表示出來,寫成矩陣形式,稱為判斷矩陣。基于AHP層次分析法測定權重,是針對測評指標體系進行系統(tǒng)化的分析,對指標權重進行測定,并構建各層的判斷矩陣,在此次研究中采用標度法建立判斷矩陣,分別針對各個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進行歸一化處理,繼而獲得指標的權重,CR=CI/RI經(jīng)過歸一化處理對物流評價的10項指標CR<0.10,因而每個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都可接受,說明影響全程性多年訓練過程的因素確立是合理的。
青少年女足足球隊體教結合培養(yǎng)模式影響因素
λmax:=6.6059,CR=0.0962<0.1繼而通過一致性檢驗,總權重0.1160
λmax :=3.0536,CR=0.0516<0.1繼而通過一致性檢驗,總權重0.1706
λmax:=3.0385,CR=0.0370<0.1繼而通過一致性檢驗,總權重0.3309
λmax:=2.000,CR=0.000<0.1繼而通過一致性檢驗,總權重0.0498
λmax:=2.000,CR=0.000<0.1繼而通過一致性檢驗,總權重0.2708
λmax:=3.0000,CR=0.000<0.1繼而通過一致性檢驗,總權重0.0620
由此得出,無錫青少年女子足球隊“體教結合”培養(yǎng)模式影響因素依次為:訓練水平、文化水平、管理水平、人力資源、經(jīng)費投入及競賽水平,而其中最為關鍵的5個子因子分別為:B51文化學習的時間;B32訓練時間;B21管理體制;B31訓練組織形式;B52文化課程水平。在針對“體教結合”的研究中,上海體育學院副院長平杰博士在《上海市實施體教結合培養(yǎng)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審視與思考》一文中指出“體教結合作為院校高水平運動員培養(yǎng)的一般教育組成部分,運動訓練就成為普通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通過體教結合培養(yǎng)模式不但提高運動技能與身體素質(zhì),同時可以為我國體育事業(yè)提供優(yōu)秀的后備力量”。在實施過程中加強對青少年體育事業(yè)的投入,構建與我國教育體制相適應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四個學習階段的銜接,進一步貫穿人才縱向流通通道,擴大人才招收口徑,繼而形成“四個學段”、“三級訓練”的人才培養(yǎng)構架。
本文運用AHP層次分析法對無錫青少年女子足球“體教結合”培養(yǎng)模式的影響因素進行定量與定性分析,通過分析得出無錫青少年女子足球隊“體教結合”培養(yǎng)模式影響因素依次為:訓練水平、文化水平、管理水平、人力資源、經(jīng)費投入及競賽水平,而其中最為關鍵的5個子因子分別為:文化學習的時間;訓練時間;管理體制;訓練組織形式;文化課程水平。本研究樣本量較少,有待進一步研究。
[1].靳明.我國女子足球后備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
[2]. 應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優(yōu)秀羽毛球運動員培養(yǎng)過程影響因素的權值[J].中國體育科技,2012,48(1).
[3]. 岳艷麗.中國女子足球“體教結合”發(fā)展模式的探討[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9.19.10.
[4]T L SAATY.The Analytic HierarchyProcess(AHP)[M].McGraw-Hill Company,1980
Influence Factor of quot; Combin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quot; Cultivation Mode on Wuxi Teenage Women's Football Team Based on AHP Analysis Method
WANG Kun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xi 214121, Jiangsu, China )
Using the 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his paper conducts a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 he influence factors of quot;combin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quot; cultivation model on Wuxi teenage women's football, it is f ound that the influence factors are as followed in the order: training level, cultural level, management level and competitio n level of financial investment, human resources, and the most critical 5 factors are: cultural learning time; training time;management system; training organization form and culture courses.
combin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Wuxi city; teenagers; woman football; AHP analysis
*課題名稱:無錫市體管中心2013年度體育科研課題《體教結合模式的研究------以無錫市青少年女子足球隊為例》,課題編號:WT1306。
王坤(1977-),碩士在讀,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