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芳
摘 要:新課程標準提倡素質教育,高中數學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學習水平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從信息技術融入高中數學教學;高中數學教學實現(xiàn)生活化回歸;分組分層教學,因材施教三個方面探討了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數學教學
問題。
關鍵詞:高中數學;理念;思維;能力
數學是高中階段的基礎學科。在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學習水平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以素質教育為導向,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營造輕松和諧的師生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技能,引導學生反思知識形成過程,體會知識承載方法,感悟數學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
素養(yǎng)。
一、信息技術融入高中數學教學
在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使學生通過多種感觀更真實地體驗了教學過程,節(jié)約了教師的講解時間,發(fā)展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通過化靜為動的畫面展示,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立體幾何教學,利用教學模具,雖然能夠給學生呈現(xiàn)一種直觀形象,但圖形內部幾何關系難以顯示,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可以動態(tài)展示圖像的變換,讓學生清楚直觀地了解直角梯形繞一邊旋轉而成圓臺,矩形旋轉而成圓柱,直角三角形旋轉而成圓錐。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幾何體的形成過程,形象直觀,學生從多維度體驗幾何體的形成過程,了解幾何圖形與幾何體的轉化關系,活躍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機會。多媒體教學將圖形由靜變動,自由轉換,使不易理解的內容直觀化、動態(tài)化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化理性為感性,化抽象為具體,化靜態(tài)為動態(tài),學生在接受大量的教學信息的同時,獲得真實的感受,注意力更集中,降低了教學難度。初等函數教學,利用計算機強大的繪圖功能,在課堂上準確地做出對數函數、指數函數、冪函數的圖象,學生通過觀察圖象,得出函數性質。加深學生印象,讓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直觀形象,信息技術為高中數學教學注入活力,學生由知識的接受者變?yōu)橹R的主動探索者。
二、高中數學教學實現(xiàn)生活化回歸
教師以教材中的數學知識為基礎,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開展與生活相關的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使學生思考和鞏固所學的數學概念、定理、公式。將生活遇到的具體問題數學化,將數學知識生活化,使生活經驗與抽象的數學知識聯(lián)系在一起,加強數學與實際的聯(lián)系,通過生動有趣的生活實例引起學生的興趣,消除學生對數學的神秘感,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數學學習。例如,在學習“數列”時,教師用莊子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引入,激發(fā)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把這句古語抽象為數學數列,并啟發(fā)學生思考:“這個數列是有窮還是無窮?”引出“數列的有窮性和無窮性”,再對應有窮數列和無窮數列,并分析他們的不同性質。把抽象的數學模型生活化地展現(xiàn)出來,能加深學生的記憶,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抽象化的函數模型學生很難接受和理解,教師在教學新的模塊時,通過生活化的場景展現(xiàn),使學生結合生活進行思考,通過生活化場景,能鞏固和加深對抽象化的數學模型的理解。學生在生活中經??吹綌祵W的影子,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生活化的教學,幫助學生借助生活經驗完成對知識結構的構建,感悟數學學科的價值,體會數學知識的生活意義,養(yǎng)成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習慣,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建立完善的數學學習體系,提
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分組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高中數學教師要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訂教育目標、內容和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中有所側重,要運用不同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講授同一知識點。教師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可以將學生分成三個層次,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指導,制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分類指導,分層設計課堂提問,讓基礎較差的學生回答較簡單的問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讓基礎一般的學生回答有一定難度的問題,關注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強調實踐技巧;讓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回答難度大的題目,促進他們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保證所有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促進全體學生的發(fā)展。
總之,數學作為高中階段的基礎課程,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掙脫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束縛。在新課程標準下,運用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能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實現(xiàn)數學教學的生活回歸,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數學思想,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何棋,范登晨.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整合的實踐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7(09).
[2]戴玉萍.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J].消費導刊,2010(07).
[3]王波.用幾何畫板的軌跡功能探討數學問題的解法[J].數學通報,2008(11).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