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新
摘 要:歸因指的是人們按照一定的線索對事物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和判斷的過程。在歸因的基礎上形成推理歸因,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初中數(shù)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教學質量的高低可以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歸因層面進行比較和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教師歸因;學生歸因
歸因理論最初出現(xiàn)在社會心理學領域,現(xiàn)在已經被廣泛應用到教育領域。初中數(shù)學作為初中重要的學科,其歸因問題已經被國內外很多研究者關注。通過對初中數(shù)學教學歸因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對學生學習情況自身因素和教師因素進行比較研究。
一、對教師的特定歸因進行分析
教師對學生初中數(shù)學學習的特定歸因進行了調查。從調查結果(如下表所示)可以看出教師特定歸因最好學生時,對努力和動機這兩個因素比較重視,選擇率超過了一半,可見重視程度非常高。教師特定歸因最差學生時,基礎最受重視,努力和動機被排在其次??梢哉f教師認為在學習過程中的普遍影響因素是努力和動因。學習基礎對學習較差的學生會產生影響,并且在學習失敗的因素中排在首位。教師在最好和最差學生中是比較受忽視的。
二、對學生的特定歸因進行分析
學生對自己學習情況的自我歸因和教師有所不同。最好學生進行特定自我歸因時,對基礎和方法的選擇率超過50%,被忽視的因素是家庭和其他因素。最差學生對自我進行特定歸因時,對努力、方法和基礎等因素比較重視,對教師、家庭和其他因素比較忽視??梢娺M行特定自我歸因時,從教師和家庭等方面體現(xiàn)了好學生和學困生的差異。對最差學生強調的最重要因素是努力因素。最好學生對教師因素比較重視,被忽視的是家庭因素。
綜上所述,通過以上調查發(fā)現(xiàn)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不受到重視的因素是教師因素,并且在初中數(shù)學學習中教師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有些教師對自己在教學中的作用持消極態(tài)度,將學生數(shù)學成績的好壞歸結為學生的自身原因。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在以后教學中,要對自己在教學中的作用有所重視,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不斷提高初中數(shù)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徐速,朱燕.初中數(shù)學學習中教師歸因與學生自我歸因的比較研究[J].心理科學,2001(0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