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
(哈爾濱工程大學(xué)外語系,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英漢語顏色隱喻視角下解讀《德伯家的苔絲》
王珊珊
(哈爾濱工程大學(xué)外語系,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隱喻是一種修辭手段,更是在彼類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想象、理解此類事物的心理行為、語言行為和文化行為。本文從概念隱喻的角度對《德伯家的苔絲》中基本顏色進行分析解讀,但是基本顏色詞的隱喻在英漢語中的象征意義是有區(qū)別的,因此文章又從英漢語兩個角度分別對作品進行分析,從而突出主人公性格特點且暗示其悲慘命運。
《德伯家的苔絲》;顏色隱喻;白色;紅色;綠色
隱喻是人類的思維現(xiàn)象,也是一種認知方式。概念隱喻的實質(zhì)就是通過一類事物來理解和經(jīng)歷另一類事物。當我們用顏色來修飾原本沒有顏色的事物時,由顏色引起的心理意象與顏色所修飾事物產(chǎn)生的心理意象的相似度來理解目標事物,這就是顏色隱喻。人們根據(jù)已有的體驗表達對顏色的認知,再到使用抽象顏色詞,最后到使用顏色詞進行隱喻化認知。顏色隱喻使得我們對于事物的認知更加鮮明而生動。顏色隱喻作為語言學(xué)范疇,一直以來在語言學(xué)領(lǐng)域被廣泛運用,然而隨著其認知作用的廣泛化接受,在文學(xué)研究中其作用越來越大。以<德伯家苔絲為例>,本文節(jié)選了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場景,深入分析了顏色隱喻在突出主題和人物悲劇命運中不可代替的作用。
隱喻是人類的思維現(xiàn)象,是一種認知方式。從認知心理學(xué)的角度來看,隱喻就是從某一認知域引向另一認知域;當我們用顏色來修飾其他原本沒有顏色的事物時,就產(chǎn)生了語義上的沖突。心理相似性是指由顏色引起的心理意象與顏色所修飾的事物產(chǎn)生的心理意象的相似度。顏色隱喻使得我們對于事物的認知更加鮮明而生動。而同一種顏色在英漢語中可能有不同的象征意義,那么對于主體的表達自然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如白色在中西文化的顏色隱喻認知中都表示純潔、干凈。但漢語中白色又象征著死亡、幽靈等不好的事物。紅色在英語中代表血腥、恐懼、暴力等,而在漢語中又代表了反抗、斗爭與革命。人類在顏色認知領(lǐng)域通過對不同顏色詞的經(jīng)驗理解,從而對目標事物產(chǎn)生相似聯(lián)想,因而利用對兩種事物感知的交融來解釋、評價與表達他們對客觀現(xiàn)實的真實感受和感情。隨著顏色隱喻認知作用的廣泛化接受,在文學(xué)研究中其作用也越來越大。顏色隱喻在突出主題和人物性格特點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由于顏色作用于人類視覺而引起的心理反應(yīng)具有一些共同特征,所以人類對色彩的反應(yīng)會有相同之處。例如,白色在中西文化的顏色隱喻認知中都表示純潔,干凈。比如西方教堂的天使有白色翅膀。漢語武俠小說里的小龍女身著白色仙衣。在英漢語中,黑色都是一種不吉祥的顏色。綠色是草木及植物最茂盛的顏色。而由綠色可聯(lián)想到草地、田野和希望,因而其含有‘生命’‘活力’的隱喻義。
雖然如此,但由于語言文化、風(fēng)俗習(xí)慣、道德觀念等不同,在利用顏色域去隱喻化認知其他事物時,便呈現(xiàn)出差異。同一種顏色在英漢語中可能有不同的象征意義,那么對于主體的表達自然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漢語中還有白色政黨,唱白臉,尤其是死人時穿白色孝衣。所以在漢語中白色又象征著死亡,幽靈,恐懼等不好的事物。紅色在英語中代表恐懼,暴力等,而在漢語中有紅色革命,紅色根據(jù)地,五星紅旗,因此紅色在漢語中又代表了反抗,斗爭與革命。
所以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文化、宗教、信仰、歷史發(fā)展以及心理影響下,顏色域隱喻認知范疇也會有差異。顏色隱喻義直接關(guān)系到隱喻接受者對文章的把握和對主旨的理解。
Alec和Angel對苔絲的悲劇起到了主導(dǎo)作用,然而,造成悲劇的原因應(yīng)該深究到社會原因和苔絲自身性格原因。本文從概念隱喻的顏色隱喻角度出發(fā),在對作品英漢語基本顏色詞隱喻分析下,這些鮮明的主題可以從苔絲一出場到被誘奸,最后被處以絞刑這期間衣著顏色的變化看出來,以及整個故事發(fā)展的大背景色調(diào)凸顯出來。
(一)純潔白色隱喻下的悲劇開場。
以一開場苔絲和一群姑娘們穿著潔白的衣服在綠色的草原上載歌載舞這一場景為例。白色在英文中通常有兩個象征意義,一是純潔,干凈,比如西方教堂天使有著白色翅膀,修女身著白色衣服以示圣潔。還有一種隱喻,指恐懼害怕,比如:行a white face.她臉色煞白。這里顯然不是第二個。這里白色象征苔絲如白紙般純凈,涉世未深,思想單純,就像她在受傷害后哭著對母親說,我還只是個孩子,為什么不告訴我去那之后有危險.在苔絲的眼中,世界是那么美好,每個人都像她一樣單純善良。她也是用這種態(tài)度對待并感恩那些幫助她的人,比如感恩埃里克的施舍。苔絲是那么相信并感激他,曾一度被埃里克感動。正是這種善良,這種富有感恩的心才輕易被埃里克迷惑,才導(dǎo)致悲劇命運的到來。所以文章一開始的苔絲是圣潔的化身,與后面其悲慘命運留下伏筆。而從漢語顏色隱喻角度分析這一場景,白色在漢語中也有純潔的意思,我們有白云,白紙,漢白玉,象征著干凈。然而其還有一層意思,即象征死亡。漢語中有白事,并且死人了要穿白色孝衣,所以這一場景在漢語研究角度講也是有其道理的。苔絲是那么的純潔美麗,宛如神仙下凡,但是又那么渴望不可及,美好的事物總是轉(zhuǎn)瞬即逝,她的到來只是在凡世間的短暫駐足,即暗示其最后的死亡。而恰恰就在今天與安吉爾的擦肩而過,也注定他們之間孽緣的開始,導(dǎo)致她悲慘命運的兩位男人也出現(xiàn)了一位。
(二)命運轉(zhuǎn)折時紅色衣裙隱喻下的堅貞不屈。
苔絲全家人賴以生存的馬被撞死后,她不得不服從父母的安排,去遠房攀親戚。那一天一改以前白色衣服,苔絲身著紅色套裝。紅色在英語中有暴力、血腥、嫉妒等意思,如《紅磨坊》女主自始自終以大紅出場。很不情愿的苔絲迫于生活的無奈同意父母的安排,這是她對現(xiàn)實開始妥協(xié)的第一步,也正是其命運轉(zhuǎn)折的開始。紅色在這里暗示苔絲走進的不是希望之門,而是痛苦的牢籠,等待她的將是無盡的折磨。包括后來在苔絲結(jié)婚當晚向丈夫安吉爾坦言而被拋棄后,她去工廠做苦工。而廠子的機器也是紅色,這也暗示資本主義制度下對小農(nóng)經(jīng)濟者的摧殘,資本家對窮苦人民剩余價值勞動力的剝削,就像這吃人的機器一樣無情。從漢語隱喻角度而言,一方面,紅色有喜慶的意思,如大紅燈籠,古代中國女子結(jié)婚時穿大紅袍等,這里鮮艷的紅色看似喜慶,實則暗示悲哀。另一方面,漢語中紅色有反抗,挑戰(zhàn)的意思,如紅色革命,紅色革命根據(jù)地,五星紅旗等。苔絲身著紅色長裙,做好了一切心理準備帶著一家人的生存希望去見素未蒙面的遠方親戚,好事壞難以預(yù)料。苔絲一個從未涉世的單純女孩大膽地迎接挑戰(zhàn),作者意在告訴我們其身上本具有的勇敢反抗與堅韌不拔的品質(zhì)。以至于后來她不肯接受施舍,要在埃里克家里做長工。當埃里克在駕著馬車故意飛跑有非分要求時,她故意以下車撿帽子為由一路走回去,這種倔強的性格也致使其不忍命運捉弄,最后將埃里克殺死的舉動。所以紅色也暗示其堅韌,執(zhí)著,反抗的性格特點,而這種性格是造成其悲劇命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蔥蔥綠色暗示出的純潔少女。
在開場時,苔絲和一群身著白衣的姑娘們翩翩起舞,而所在的地方是一望無垠的綠色草原。綠色在英語中有fresh man,green hand的說法,即初學(xué)者的意思。在這里暗指苔絲涉世未深,思想單純。對未來的世界人心險惡、社會黑暗也毫不知情。她的世界就像這綠色草原一樣,讓人心曠神怡,充滿希望和期待,沒有所謂的復(fù)雜與黑暗。所以綠色在英語顏色里隱喻她簡單的過去,初入人世。這為后來被埃里克欺騙誘奸創(chuàng)造的條件,為其悲慘結(jié)局埋下了伏筆。綠色在漢語中有希望,新生命,生機勃勃的意思。從漢語顏色詞隱喻角度出發(fā),綠色在這里象征著希望,象征苔絲一個未走出父母羽翼下的少女,對未來充滿期待和遐想。在她構(gòu)想的美麗世界里,也許希望與眾多女孩兒所期待的一樣,找到一位心目中的白馬王子。正如后來苔絲所說的,她想做家庭老師,因此一直跟老師認真學(xué)習(xí)。說明她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女性,思想比較先進,她想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獲得經(jīng)濟獨立,從而擺脫對男性的依賴與控制,獲得自身的解放。所以綠色在這里也是苔絲對未來的美好期待與憧憬。然而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她所期待的理想王國竟然是地獄的深淵,是被生活所迫不得不屈服于現(xiàn)實的無奈,是在坦誠前面遭受不公平倫理道德的歧視。
(四)黑色禮服隱喻下痛迎死神。
丈夫安吉爾從巴西回來,黃熱病未康復(fù)就匆匆去尋苔絲。最后在埃里克家找到苔絲時,她穿了一身黑色長裙。這是故事的高潮部分,也是苔絲命運走到盡頭的暗示。重逢后度過了五天的幸福時光,然后很快迎來死神的到來。最后苔絲被抓走處以絞刑也是穿著灰黑色衣服。在中英文化中,黑色是不祥的預(yù)兆,象征死神。黑色這一基本范疇在東西方經(jīng)常用來表示神秘的,非法的事物。如black heart(黑心腸)。最后苔絲的出現(xiàn)都是黑色衣服,這說明其終究難逃死亡的命運。
隱喻不僅是一種修辭手段,更成為人們基本的思維和認識方式。顏色隱喻使得我們對罕見事物的認知及對文學(xué)作品不同意象有了更加鮮明而生動認知。顏色域的隱喻認知使顏色詞不只是帶給人視覺美感,而是有了更多的隱喻意義和與之密切聯(lián)系的特質(zhì)。本文在對作品英漢語基本顏色詞隱喻分析下,通過從苔絲一出場到被誘奸,最后被處以絞刑這期間衣著顏色的變化,揭示了其由一個純潔又涉世未深的少女淪為被資本主義迫害,被社會排擠,被資產(chǎn)階級不公平的倫理道德所束縛而最后情緒爆發(fā)殺人的階下囚,這是社會根源所致。通過對場景背景顏色分析,處處暗示了苔絲悲慘命運的結(jié)局。無論從英語角度還是漢語的立場,這一悲慘結(jié)局是既定的,也是必然的。顏色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而變化,使整個故事基調(diào)鮮明的被凸現(xiàn)出來,而苔絲悲慘的命運結(jié)局也在一步步逼近。
[1]束定芳.隱喻學(xué)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2]楊元剛.英漢詞語文化語義對比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2007.
[3]趙艷芳.認知語言學(xué)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4]戴衛(wèi)平,斐文斌.英漢文化詞語研究[M].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2008.
[5]劉炳善.英國文學(xué)簡史[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1
[6]陳艷玲.淺析苔絲悲劇成因-《德伯家的苔絲》中苔絲悲劇命運分析[J].牡丹江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哲社版),2008;34-35
[7]趙一凡、張中載等主編:《西方文論關(guān)鍵詞》,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465頁
[8]陳清.概念隱喻支持下的隱喻能力培養(yǎng)準實驗研究,外語教學(xué)[J].2014(5)
H315
A
1671-864X(2015)11-0010-02
王珊珊,哈爾濱工程大學(xué)外語系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