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全明(北京市蘆城體育運動技術學?!”本?02612)
曲棍球運動員專項體能特點及訓練方法研究
張全明
(北京市蘆城體育運動技術學校北京102612)
摘 要:曲棍球運動在我國發(fā)展已有三四十年的時間了,但歷來在世界各大賽中成績不盡人意,故有關曲棍球運動員專項體能訓練這個話題,一直以來就受到人們特別的關注;正是基于此,以下從專項速度、力量素質、耐力素質、柔韌素質、靈敏素質等方面,對曲棍球運動員專項體能特點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著重從專項速度訓練方法、力量素質訓練方法、耐力素質訓練方法、柔韌素質訓練方法、靈敏素質訓練方法等方面,就如何強化曲棍球運動員體能訓練這個課題,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曲棍球運動員專項體能訓練方法
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至今,我國曲棍球運動已開展四十年了。在韓國教練員金昶伯到我國執(zhí)教之前,我國曲棍球這項運動在國際各種大賽中所獲得的成績均不理想;而在這位韓國著名曲棍球教練員執(zhí)教我國女子曲棍球隊后四個月,我國女曲就獲得了第一張奧運會入場券;并在其后的這位教練的嚴格管理和強化訓練下,我國女曲在國際大賽中多次獲得前所未有的好成績。我國女曲之所以能獲得如此的成功,與這位教練員對體能訓練的高度重視是具有極大的關系。一直以來,那些國外頂尖曲棍球隊伍,諸如韓國、荷蘭、美國等,他們在平時的訓練中,都極為重視曲棍球運動員專項體能的訓練,這使得他們在比賽中能充分利用自身良好的體能,便于他們整體配合戰(zhàn)術的運用,為他們在各種國際大賽中獲得好成績打下了堅實基礎。眾所周知,曲棍球這項競技項目,不僅需要運動員掌握一定的技能,而且還需要運動員具有充沛的體能,是一項體能和技能相結合的體育運動。實踐表明,在那些極為競爭極為激烈的比賽中,運動員具有充沛的體能,不僅可使他們長時間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tài),而且還可充分發(fā)揮全隊技戰(zhàn)術水平。所以,加強曲棍球運動員專項體能訓練是保證球隊創(chuàng)造優(yōu)異成績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正是基于此,以下在對曲棍球運動員專項體能特點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就如何強化曲棍球運動員體能訓練這個課題,進行一些分析和探討。
曲棍球運動員專項體能主要由專項速度、專項力量、力量素質、耐力素質等要素構成,各自特點具體分析如下。
1.1專項速度
速度在曲棍球運動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它是曲棍球運動的核心,不管是創(chuàng)造戰(zhàn)機、還是要發(fā)動進攻,都離不開它。有關突然性、應變性及節(jié)奏性是這項運動速度所具有的專項特點:比賽過程中所需要的速度主要有這些:(1)位移速度;在比賽過程中,不管是進攻方、還是防守方;不管是否有持球,在不同距離、多個方向沖刺和位移過程中,都離不開位移速度。在球場上運動員要把最為有利的位置占領住,以便在局部場合出現(xiàn)以多防少或以多攻少的良好局面,就一定要通過快速的積極移動來達到這種功放效果。不同于田徑短跑,就曲棍球比賽而言,曲棍球比賽不僅具有長短不定位移距離的跑動特點,而且還具有較多次數(shù)、較大變化方向和速度的跑動特點。所有這些,都要求運動員具備快速的位移速度以及快速的移動能力。(2)動作速度;為達到讓防守隊員防不勝防的效果,作為進攻隊員,其射門動作速度就一定要快、而且要較為隱蔽。有專家分析,在射門時,球一開始速度可達33米/秒,速度最快可達50米/秒;這對于曲棍球運動員來講,不管是其腰腹、還是其上肢,其動作速度一定要足夠快;此外,這種快速移動能力也需要曲棍球運動員的兩只腳,其動作頻率,也一定要足夠快。(3)反應和啟動速度;面對賽場的瞬息萬變,運動員一定要根據(jù)對方的改變而進行快速反應及快速啟動。在曲棍球比賽過程中,運動員做出快速反應及快速啟動,主要是建立在自身的視覺判斷之上的,最大的特點就是進行啟動、急停的次數(shù)極多而且相互轉換極快。其啟動速度平均為5米/秒。因此,對于曲棍球運動員來講,一定要具備極為良好的啟動速度和快速做出反應的能力。
1.2力量素質
力量素質直接影響到曲棍球運動員的體能建設,是曲棍球運動員具備良好的專項對抗能力、快速的專項速度及掌握和完善嫻熟的專項技戰(zhàn)術的必備條件。在激烈的比賽過程中,曲棍球運動員所需要的力量主要有以下這些:(1)射門力量;進行曲棍球射門,這是完成于對手的防守之下的;對于射門動作來講,其動作幅度時大時小,變化大,發(fā)力快,而且其力量十足。因此,在進行射門時,發(fā)力要突然,速度要足夠快,而且其發(fā)射角度要刁鉆,讓人意料不到,這就需要曲棍球運動員不僅要具備極為良好的上肢揮臂和腰腹爆發(fā)力,而且還必須同時具備手腕、前臂及下肢的控制力和爆發(fā)力。(2)對抗力量:在曲棍球這項競技運動中,對抗力量是其一大構成要素,哪個球隊具備強悍的對抗力量,這個球隊就有機會占據(jù)主動,有機會先占據(jù)有利位置,有機會優(yōu)先拿到球權,有機會最先完成射門而得分,從而有機會把這場比賽勝利優(yōu)先拿下來。(3)傳球力量;曲棍球這項競技運動,很多技術動作是在運動員彎腰保持較低的重心,這種情況下完成的,因而在腰腹肌力量這個方面,對運動員的要求是相當高的。不管是要完成傳接球動作還是要把對手的球封堵掉,運動員可以多種形式來加以完成:既可在跑動中來傳接球,也可在原地來傳接球;根據(jù)對手球的實際情況,有時需向上、向前來封堵,有時需向側來封堵。因此,在實際比賽進程中,要求運動員能夠結合比賽的具體情況,以良好、快速的傳球力量來掌控比賽節(jié)奏。
1.3耐力素質
曲棍球這項競技體育項目,其運動強度極大,且具有較長的運動持續(xù)時間,其常規(guī)比賽時間達70 min,若需加時賽,比賽時間還要繼續(xù)進行延長。在整個比賽過程中,每個運動員所活動的距離,平均可達7000 m左右,最多的活動距離可達10000 m,對于10~25 m、55~65 m這樣的距離,全場快速沖刺大概需55次左右。作為一名曲棍球運動員,一定要具備良好的耐力和速度,才能具有強悍的抗疲勞能力,才有可能在快速的比賽節(jié)奏中完成多次的防守技術和進攻技術,才能在長時間高強度的比賽中進行激烈對抗。因此,具有良好的有氧耐力水平,對于一名曲棍球運動員來講是極為重要的,它不僅可讓運動員體內的能源物質得到最為充分的利用,而且還可促使機體的各種能力,諸如輸氧、攝氧及用氧等,都可得到大幅度提高,從而可讓運動員把自身體內如酸性氧債較快清除掉,這對于延緩運動員疲勞的到來及加速機體恢復,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1.4柔韌素質
在曲棍球比賽中,運動員各關節(jié)的活動幅度都相當大,尤其是上肢肩關節(jié)、腰和下肢。為避免受傷、且能順利完成這些大幅度動作,這就需要曲棍球運動員在其身體的某些韌帶和關節(jié)上,能夠具備良好的專項柔韌性。
1.5靈敏素質
曲棍球比賽情況瞬息萬變,運動員要基于比賽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來做出快速反應,例如,什么時候需要轉身、什么時候需要躲閃等,所有這些都要求曲棍球運動員必須具備出色的靈敏素質。
2.1專項速度訓練方法
這項訓練需與其他手段結合訓練,如速度力量需與完善技術動作訓練相結合、專項速度需與專項技能訓練相結合。進行速度訓練,曲棍球運動員應立足于無氧功能能力的提高、及位移速度、啟動速度的強化等方面來訓練。(1)通過掌聲、拋球等視聽信號來促使啟動速度和反應速度的提高;以多種姿勢來練習起跑,如可通過背向站立、蹲踞式、側身站立、坐地轉身等姿勢來進行起跑訓練;在持續(xù)運動狀態(tài)下,進行突然快速啟動訓練;以高抬腿、小步跑及側身跑等狀態(tài)下進行快速啟動訓練。(2)結合上下坡、順逆風及小步跑和高抬腿跑來實施30 m、60 m、100 m的加速跑、全速跑及變速跑訓練,以此幫助運動員把“速度障礙”進行成功突破,從而有效提高他們的位移速度。(3)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確保運動員保質保量完成所規(guī)定的技術動作,以有效提高他們的動作速度。
2.2力量素質的訓練方法
(1)絕對力量;要以較大的強度來實施絕對力量訓練。其訓練強度通??杀3衷?0%左右,最高可在95%。若訓練強度大,則必然會減少訓練次數(shù);按常規(guī),其重復次數(shù)在8次~10次為宜;但訓練手段不同,通常其負荷次數(shù)也不同。在具體訓練時,有關次數(shù)的重復及強度練習,通常有兩種情況:第一,以強度為75%、重復次數(shù)為7次的反復練習;這種訓練可對肌肉內協(xié)調起到有效改善。第二,在不斷加大負荷強度時、相應減少重復次數(shù)的練習;這種訓練在改善肌肉內協(xié)調時,還可有效增大肌肉面積。(2)相對力量;進行相對力量訓練時,其動作一定要快,故多以有效促使肌肉內協(xié)調能力這種訓練方法為主。這不僅可有效提高運動員的最大力量,還可對運動員的體重起到有效的限制,從而有效達到提高運動員相對力量的良好效果。(3)速度力量;有關力量和速度,這是對運動員速度力量產(chǎn)生影響的主要因素。促使力量或速度的提高,均可有效促使速度力量的提高。實踐表明,因發(fā)展速度要比發(fā)展力量來得慢,故基于力量的提高來促使速度力量的有效提高,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訓練途徑。如“超等長練習”,就可先讓肌肉離心收縮,接著立即實施向心收縮。有關蛙跳、跳深等,就是這里較為典型的練習方法;通過這類方法的訓練,不僅可有效拉長肌肉的長度,而且提高肌肉拉長后的收縮速度。
2.3耐力素質的訓練方法
(1)有氧耐力;進行有氧耐力訓練通常有:①3000 m、5000 m、8000 m以及10000 m等距離不同的越野跑或定時跑;②10 min定時跑;③100~200 m的間歇跑、三百米至四百米的間歇跑;④4000~6000 m的變速跑等。(2)無氧耐力;進行無氧耐力訓練的方法通常有:①50 m~60 m的多次重復沖刺跑;②高強度的100~400 m反復跑;③原地快速跳繩;④快速折返跑訓練。
2.4柔韌素質的訓練方法
進行柔韌素質的訓練,其方法主要有主動性練習和被動性練習;在這兩種柔韌性訓練方法之中,同時又包括靜力性訓練和動力性訓練。在提高關節(jié)靈活性上,主動性練習是基于與某關節(jié)有聯(lián)系的肌肉的收縮來達到的,而被動性練習則是基于能力的作用來達到的。不管是主動性、還是被動性練習,它們都是通過增大動作幅度,也就是采用促使肌肉和韌帶拉長這個原理來實施訓練的。
2.5靈敏素質的訓練方法
這種訓練方法多以視覺信號來促使運動員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快速反應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此外,還可讓運動員進行類型多樣的技術訓練,讓他們形成嫻熟的技術動作,在訓練時,不僅要有力量和速度,而且還必須具備一定的柔韌素質。
總之,要有效提高曲棍球運動水平,一定要讓運動員具有良好的專項體能;只有讓運動員具備高度發(fā)展的專項體能水平,才能確保他們在激烈的比賽中充分他們的運動技術水平,并有效執(zhí)行整體戰(zhàn)術配合,從而使球隊獲得優(yōu)異的成績。
參考文獻
[1]鮑春雨,李宗浩,王衛(wèi)星.我國優(yōu)秀女子曲棍球運動員專項體能診評價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2(1):18-21.
[2]陳志堅.我國男子曲棍球運動員體能特點及訓練方法現(xiàn)狀初探[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5):241-242.
[3]龍鳳雨.女子曲棍球運動員專項體能訓練方法的探討[J].體育師友,2006(4):27-28.
中圖分類號:G8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4(b)-00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