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康云
【內(nèi)容摘要】高中歷史的教學改革已經(jīng)了幾年的歷史,改革過后的高中歷史教材是以模塊學習為主要的學習方式,對于一個知識點進行劃分讓學生們學習的更加透徹與深入。這種模塊形式的教學方式對于老師與同學來說都是一個挑戰(zhàn),在高中的歷史教學過程中如何去適應這樣的一種改革,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采取怎么樣的措施來應對版本的改革。這就要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上進行研究,在課堂之中實現(xiàn)之前的預計目標,依據(jù)現(xiàn)實的情況對于高中歷史課堂的有效性教學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高中歷史課堂 有效性教學研究
引言
在高中歷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不僅僅是要對于單個時期的歷史進行深入的了解,還有更重要的是將這些歷史上的大事件進行貫通,從時間到性質(zhì)都要有著一個較為整體的理解。了解到這些事件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在進行事件分析的時候可以將年代與事件融合在一起進行分析。所以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為了不斷的適應于這種歷史教學需求,在教材上也在不斷的改革,適應于年代與事件之間的融會貫通。要更好的適應于高中歷史教學,就要進行有效性的教學研究。
一、有效性教學的影響因素
教學的有效性主要體現(xiàn)在四個具體的方面,包括價值、效果、效率與魅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者不僅僅是要不斷的滿足于學習者的知識需要,還有用自身的特有魅力不斷的吸引學習者進行知識點更加深入的探究。但是在現(xiàn)如今的很多有效性教學中還是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與漏洞,在下文中就對于這些主要的影響因素進行詳述①。
1.教育觀念的落差與滯后
(1)課堂氛圍沉悶
現(xiàn)如今的有效性教學已經(jīng)不僅僅只是用于知識層面上,還有更多的是對于老師自身的一種教學方式與教學觀念上的有效性改革。但是在很多的高中學校的歷史教學過程中老師們還是無法適應于這種新課程的教學方式,用傳統(tǒng)的方式進行新課程的教學。在課堂上師生之間的溝通較少,導致了學生在進行知識思考的時候缺乏積極性。這種情況下老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但是學生們卻很沉默不積極的進行應答,課堂氛圍較為的沉悶。
(2)只注重形式忽略實質(zhì)
還有就是有的老師在適應于新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走進了一個誤區(qū),在課堂上進行小組的劃分之后對于所學習的知識點進行討論。在這個過程中雖然整個課堂看起來十分的熱鬧踴躍,但是其實實質(zhì)上還是以老師主要的中心點,整個課堂上都是老師一個人在表演,從而能造成了只是重視形式而忽略了教學的實質(zhì),這種情況在現(xiàn)如今的教學過程中還是較為普遍的。
(3)課堂教學容量大
現(xiàn)如今的高中歷史教材都在不斷的簡化教學內(nèi)容,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很多老師為了讓學生們獲得更多的知識還是在教學中進行更多知識點的補充。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導致了課堂教學容量過大,給老師與學生都加大了教學的負擔。而且這種方式往往阻礙了學生們的深入思考,降低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2.高中現(xiàn)實的影響與制約
上述的很多問題其實實質(zhì)上的根源還是由于現(xiàn)如今的高中現(xiàn)實,高考的巨大壓力讓學生與老師在學習的過程中都在各個方面來適應于高考,所有的知識點的學習都是為了應試。所以在高中歷史的學習過程中,高考的整體的評價取向會很明顯的影響到教學的有效性上。
二、實現(xiàn)教學有效性的具體策略
1.正確的解讀課程標準與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是指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制定的所要達到的目標,這種目標的制定對于學生們的學習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就拿人教版的歷史教材中的《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為例,在學習這一課時的時候老師就制定了課堂學習的具體目標,了解到明朝內(nèi)閣與清朝的軍機處的設置,還有就是君主專制對于我國歷史的影響。從目標的具體設置和教材的內(nèi)容上看,這一課時的理論性和專業(yè)性都較高,在學習的過程中時間的跨度也比較大,所以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難度。在具體目標的設定上就要將過于專業(yè)化的名詞進行通俗化的表述,讓學生們更加的容易理解。用縱向的方式進行比較來對于我國整體的封建制度中的君主專制的形成與發(fā)展進行講解,還有就是產(chǎn)生的重要影響進行聯(lián)系與分析②。
2.教學方式的選擇性
教學方式的選擇是建立在教學目標設置的基礎上的,教學方式說的簡單一些也就只是一種方式方法而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所以不管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還是新型的網(wǎng)絡化教學方式,適應于目標設定的教學方式才是最為適宜的。所以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就要選擇出最為適合的教學方式,而不是只是注重教學的新形式。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要進行交流與溝通,而不是只是注重形式上的課堂分組,在溝通之中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也活躍了課堂的氣氛提升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的歷史教學在近年來一直是在不斷改革的過程中,為了適應于現(xiàn)如今的教材改革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上還有教學方式的選擇上也要不斷的進行改革。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改進自身滯后的教學觀念,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調(diào)節(jié)課堂的教學氛圍不斷的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高中的歷史教學不僅僅只是為了應試,更多的還是要提升學生們一種歷史的思維方式,從而促進學生們的整體學習效果的提升。
【注釋】
① 王淑華. 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的研究[D]. 湖南師范大學,2012.
② 李炳芹. 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性教學研究[D]. 山東師范大學,2012.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