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良才
【摘要】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提出了“自能讀書”的思想。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讀”是語文教學中最基本的任務。這就強調了“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為此,我從遵從兒童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擬定了“六定四讀導學”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其模式的特點是:以讀為主軸,以教師為主導,以自學為基礎,以培養(yǎng)能力為目標。
【關鍵詞】六定四讀導學;教學模式;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六定四讀導學,所謂“六定”是指教師備課時必須要做的六件事:定教學目標;定重點、難點;定教學步驟;定教學方法;定訓練內容;定板書內容。
“六定”要求教師上課前對整堂課要全盤考慮,要認真鉆研教材,結合學生的實際寫好教案,遵循教學原則,恰當運用教學方法,為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打下基礎。
所謂“四讀導學”,是教師設計的一套教給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即:自讀—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掃清生字詞,讀通課文,理解段落層次;導讀—深入領會,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文章中心;品讀—運用提高,品讀精彩詞、句、段,抓本單元重點訓練項目的理解和運用;熟讀—鞏固效果,通過反復朗讀,甚至背誦,增加語言積累,進一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通過實踐,我們認為該教學模式符合語文學科的教學特點,特別是符合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特點。下面我以《難忘一課》為例,重點談談“四讀導學”教學模式的運用。
《難忘一課》是五年級的一篇講讀課文,要求學生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會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學習作者詳略得當?shù)膶懛霸跀⑹轮羞\用樸實的語句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根據(jù)這些要求,備課時我即對“六定”的內容予以確定。
一、定教學內容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學習作者在敘事中用樸實的語句表達真情實感及詳略得當?shù)膶懽鞣椒?;自學生字新詞,理解“真摯”“光復”等詞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定重難點
重點:理解“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明白作者是怎樣表達思想感情的。難點:抓住“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三次出現(xiàn)的不同情況,體會作者感情升華過程。
三、定教學步驟(全文安排兩個課時)
第一課時: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自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了解課文內容,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第二課時:導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本文詳略得當?shù)膶懛ㄒ约霸跀⑹轮杏脴銓嵉恼Z句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品讀重點詞、句、段,體會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熟讀有關句段,通過改句練習,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四、定教學方法:“四讀導學”法
五、定訓練內容
分別用下列關聯(lián)詞語造句:因為……所以……、既然……就要……、凡是……應該……;將“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改寫成反問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定板書內容
“六定”內容確定后,即實施模式的第二階段“四讀導學”?!傲ā笔恰八淖x”的前提,通過“四讀”又能檢驗“六定”內容的完成情況。因此,我在講授《難忘的一課時》,第一課時即選用了“四讀”中的第一步—自讀。要求學生通過自讀解決以下問題:讀通課文;借用工具書掃清生字、新詞障礙(也可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段落層次;初步理解課文大意。
檢查時盡量讓學生質疑、排疑,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動口、動腦能力。學生通過“自讀”解決了這四個問題,那么這個課時就算完成了。這篇課文的重點放在第二課時,第二個課時運用“四讀”中的“導讀、品讀、熟讀”。
“導讀”在這篇課文中主要是教師運用多種讀法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內容,掌握詳略得當?shù)膶懛霸跀⑹轮杏脴銓嵉恼Z句表達感情的方法。筆者是這樣做的:
讓學生聽錄音、默讀課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并看看這句在文章中反復出現(xiàn)了幾次。
再讓學生細讀課文,了解中心句每次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出現(xiàn)的。引導學生從“寫得很認真、也很吃力”“一筆一畫地寫”“一遍一遍地讀”“……發(fā)自他們火熱的真摯的心”“還有什么別的話能比這句最簡單的話題足以表達我這時的全部感情呢?”“眼睛濕潤了”等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讓學生感受到臺灣人民那種愛國的真實情感。
緊扣精彩句段,反復品讀體會感情?!拔沂侵袊?,我愛中國人”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三次,每次出現(xiàn)都體現(xiàn)了作者不同程度的感情,體會作者感情的不斷升華是課文的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就采用“品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反復品讀(指名讀、教師引讀、分角色朗讀)。
“熟讀”是“四讀導學”環(huán)節(jié)中一個不可缺少的步驟,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熟讀,不僅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可以分析掌握文章的寫作方法,增加語言積累。因此,我在組織學生對好詞佳句的“品讀”后,讓學生熟讀課文完成練習。
文章以“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為主線貫穿全文,自始至終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作者詳寫了哪兩個場面?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用“因為……所以……、既然……就要……、凡是……都應該”造句,改寫句子“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總之,“六定四讀導學”的語文教學模式,通過在教學中的運用,我認為它不僅遵循了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由易到難的教學原則,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結構,遵循了孩子的認知規(guī)律,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讀的能力,真正能使學生做到讀中體會、讀中理解、讀中掌握。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得自如。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