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麗萍 鄒應慶 黃秀娣 楊水寶
(1.湖州市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浙江湖州 313000;2.南潯區(qū)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3.湖州市農業(yè)科學院;4.浙江南潯雙林鎮(zhèn)向陽村)
湖州市是浙江省家蠶新品種農村區(qū)的試點,參加有浙鳳一號、明豐×春玉、錢江×新潮和夏荷×秋桂等多對品種的農村生產試驗,2013年和2014年中秋蠶又參加了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蠶桑研究所新育成的新品種秋華×白云的農村生產試驗?,F(xiàn)將農村試驗情況小結如下。
供試蠶品種:2年秋華白云各25 盒,均由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蠶桑研究所提供;對照蠶品種:2年秋豐×白玉各3 盒,由湖州市塔山蠶種制造公司生產。
南潯區(qū)雙林鎮(zhèn)向陽村(原為村辦蠶種場),蠶農整體飼養(yǎng)水平較好。
2013年選擇3 戶分別飼養(yǎng)秋華白云和對照秋豐白玉各1 張,其他10 戶飼養(yǎng)22 張秋華白云進行產量調查;2014年也選3 戶農民分別秋華白云和對照秋豐白玉各1 張,其余11 戶蠶農飼養(yǎng)22 張,調查產繭量。2年發(fā)種均在9月1日,收蟻均為3日5:00,實用孵化率均在99.0%以上。1~3 齡同室同條件同處理飼養(yǎng),4 齡開始下地鋪飼養(yǎng),5 齡蠶分室飼養(yǎng),技術處理相同。小蠶期采用薄膜覆蓋一日兩回育,大蠶期采用少回育。均使用蜈蚣蔟上蔟,上蔟7 d 后采繭。
在試養(yǎng)過程中,由技術人員進行專門指導,對齡期經過、產繭量等養(yǎng)蠶成績調查;蠶上蔟后7d,試驗種與對照種隨機各抽取5 kg 鮮繭,由所在村繭站烘成干繭,由湖州市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將該干繭樣品送國家繭絲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湖州),采用自動繅絲進行上車率、繭絲長、解舒絲長、解舒率、清潔和干繭出絲率等繭質成績調查。
2年葉質普遍較差,2013年是受極端高溫干旱氣候影響,2014年受桑螟大暴發(fā)影響。雖試驗品種生長發(fā)育比對照稍慢,但2013年蠶農們在飼養(yǎng)過程中,為操作方便將2個品種同時餉食、同時上蔟,故試驗種食桑不足,產繭量受影響。2014年我們要求按品種發(fā)育進度餉食、上蔟,產繭量有提高。
2年秋華白云平均每張蠶種產繭42.0kg,張種產值1 403元,分別比對照種秋豐×白玉減少0.6kg,減29元。在2年生產過程中調查了蠶體大小情況,秋華白云公斤大眼頭頭、公斤熟蠶均比對照大,公斤繭粒數(shù)均比對照少。(見表1)
產繭量2013年為13 戶平均,2014年14 戶平均。
據(jù)國家繭絲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鑒定,秋華白云和對照秋豐白玉2年的平均成績比較,繭絲長、解舒絲長、潔凈比對照種低,解舒率高于對照,纖度比對照種略粗。2013年由于食桑不足等影響,繭質成績較差。但2014年試驗種飼養(yǎng)精心后,主要繭質成績指標好于對照種(具體見表2)。
表1 養(yǎng)蠶成績調查
表2 繭質成績
新品種秋華白云主要表現(xiàn)為孵化、眠起齊一,食桑旺盛,壯蠶體色青白,普斑,蠶體粗壯,上蔟齊涌,飼養(yǎng)容易。該品種營繭快,繭層厚,繭色潔白,繭形大,大小整齊,縮皺細。
飼養(yǎng)的蠶農認為2年中秋都為惡劣條件,若在春蠶或晚秋葉質好,食桑足,產量會有更大的提高。精心飼養(yǎng),繭質也會好。
秋華白云蠶體大,在秋蠶期飼養(yǎng)時,要注意防病、防高溫等不良環(huán)境,壯蠶期要稀放飽食,蔟中注意通風,防止不結繭蠶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