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原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鄭州 450044)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漸地提高,不僅需要具備相應的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田徑運動作為傳統(tǒng)的運動項目,可以有效地提高人體的身體素質,因此發(fā)展高校的田徑教學也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但是綜合目前高校的田徑教學現(xiàn)狀發(fā)現(xiàn)存在著許多問題,因此需要對其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
田徑運動綜合了跑、跳、投等自然運動,是其他體育項目的基礎。田徑成為了我國體育活動和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該運動項目主要是鍛煉學生的力量、速度、耐力和靈敏性等,學生的身體素質可以得到全方面的鍛煉,田徑運動還是學生學習其他運動技能的必備基礎運動。
近幾年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高校推行學生選課制,按照相關培養(yǎng)方案由學生自主選擇所學的課程,加之一些大眾娛樂的健身項目被納入到高校的教學計劃中,學生們更青睞于選擇一些帶有娛樂性的運動項目,比如健美操、籃球、羽毛球等。相比于這些課程,田徑課程的選課人數(shù)相對較少,而且呈現(xiàn)驟減的趨勢。據(jù)相關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在北京的普通高校中,只有不到20%的高校開設了田徑選修課。田徑課逐漸受到高校的冷落,在田徑教學方面出現(xiàn)嚴重的困境。
田徑課程不僅是我國傳統(tǒng)的體育運動項目,而且能有效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經常參加田徑運動不僅可以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還能完善身體的各項生理機能,從而能使學生以健康的身體和飽滿的精神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
學生不了解田徑運動的歷史,不懂得田徑運動的文化內涵,不知道該如何去欣賞田徑的美,沒有意識到田徑項目對其他運動項目帶來的益處,沒有充分地認識到田徑的作用、功能和價值,因此也就導致了學生無法對田徑運動產生興趣?,F(xiàn)在媒體對時尚運動項目的大力宣傳,加上現(xiàn)在的大學生缺乏吃苦受累的精神,因此田徑運動逐漸被學生們冷落。田徑運動還是一種露天的運動項目,學生們更愿意選擇環(huán)境相對良好的室內進行體育運動,從而對田徑運動更加缺乏興趣。
現(xiàn)在高校的田徑教師缺乏一定的專業(yè)素養(yǎng),大部分只是做到了傳授田徑文化和相應的田徑運動形式,不能深刻理解田徑的內涵,從而也就不能全面有效的教授給學生。在教學形式上依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個性沒有在田徑項目中得到體現(xiàn),體育教師在田徑運動項目上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手段單一、教學方法重復、沒有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從而也就導致學生對田徑運動失去興趣。
目前高校田徑教學,在教學內容上很多都是小學和中學體育課中的內容,教學內容的重復性很嚴重。在安排教學過程中,沒有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依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這樣不僅會使學生的身體沒有得到相應的鍛煉,而且也使體育活動本身沒有與其他的運動項目相結合。相比于其他娛樂性較強的體育運動項目,田徑運動教學的單一性是學生對其積極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校的田徑運動主要是采用大負荷的教學手段和競技運動的方式,因此需要學生有較高的身體素質。田徑課的強度比較大,學生在短時間內很難看到在該項目上成績的提升,因此面臨的壓力也比較大,這也是學生對田徑運動失去興趣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教師在訓練的過程中大多只做訓練方面的指導,沒有做到和學生很好的溝通,因此田徑運動也就成為了學生最不愿意選修的體育運動項目。
在開設田徑運動項目的高校中,競技性的教學方法使之缺乏一定的趣味性,運動的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是競技運動項目的主要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只是通過相應的訓練單純地鍛煉學生相應的運動技能,沒有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不僅沒有使學生的基本運動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提升,而且也忽視了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情緒生活,從而不能夠運用田徑項目實現(xiàn)科學的健身教學。高校田徑教學沒有運用“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田徑課的健身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沒有將“健康第一”的理念作為田徑運動發(fā)展學生身體素質的指導思想,沒有為學生的基礎體育項目打好基礎。
目前高校田徑課程的考核方式依然是采用傳統(tǒng)的以運動成績?yōu)榭荚u的指標,這種定量化的考核方式,很多學生難以完成有關的指標要求。因此會造成學生的成績不能真實地反映出學生對該運動了解和掌握的情況。而且田徑運動不同于其他的運動項目,其定量化的考核成績會受到學生遺傳因素的影響,因此會造成有的學生進步幅度比較小,從而導致了對田徑運動失去了興趣。
在田徑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課堂形式的理論教學,向學生全面介紹田徑運動的歷史文化,讓學生了解田徑運動的魅力。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將田徑知識與團隊意識相結合,鼓勵學生將所掌握的知識應用到生活和學習中。最終不僅使學生對田徑運動產生良好的感覺,而且也達到了教學目標。
田徑運動項目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在訓練過程中采取多樣化的練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性。為了改變田徑項目慣有的枯燥運動形式,可以進行適當?shù)膭?chuàng)新,增加其娛樂性。還可以將體育游戲融入其中,放寬對場地和器材的要求,將運動的競技性和趣味性融為一體。還可以在教學中引入音樂,營造出一個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此外教師還可以靈活地運用教學手段,在田徑運動中結合一些時尚性的運動項目,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還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個性特征。
在高校的田徑課程的教學內容選擇上嚴格按照“以人為本”的理念進行,要使學生不僅能夠通過田徑運動鍛煉身體,還要使學生能夠將田徑項目中學到的內容應用到生活和學習中,田徑課程教學內容不僅要符合大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而且還要增強學生的力量、柔韌性和心肺功能等身體素質。還可以將田徑運動項目轉變?yōu)閺V大人民群眾喜歡的健身運動項目,增加其娛樂性、健身性和趣味性,從而能夠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身體鍛煉。打破傳統(tǒng)的田徑教學方式,選擇更容易被學生接受的教學形式,并且還可以在田徑教學中引入球類等項目。
對學生田徑運動的掌握情況要采取全面的考評方式,可以將評定的方法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式,這種多樣化的考評方式不僅考核了學生對于相關運動技能的掌握情況,而且還充分發(fā)揮了個性。此外還可以將學生的學習情感融入到考評體系中,考評項目不僅包括學生的體育成績、學習技能,還應該包括相應的田徑理論知識。通過反饋式的考核評價體系,可以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幅度和不足,從而能夠增加其積極性,防止盲目地鍛煉。還可以采取師生互相評價的多樣化考核方式,改變傳統(tǒng)的老師只對學生的考核方式,通過這種互評方式,使考核方式更加科學合理。不僅能增加教師教學的積極性,而且也增加了學生的自信心。
總而言之,解決我國高校田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可以構建“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采取多樣化的練習方式,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性,并建立完善的考評方式,對學生的體育成績、學生體能和技能等進行綜合考評。提高學生對田徑的認識,讓學生充分地領略到田徑的作用。此外還要根據(jù)改革的新形勢,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通過相應措施的改革,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田徑運動的積極性,從而不斷地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相關運動技能。
[1]楊一波.高校田徑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26):220.
[2]王立君.高校田徑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3(31):83,85.
[3]麻志剛.高校田徑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思考[J].體育時空,2013(21):10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