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全國中小學優(yōu)秀體育教學觀摩暨體育器材展示活動”采訪集錦 授課教師:在“苦”與“累”中更新理念、提升自我
重慶人民(融僑)小學胡佳佳:記得2014年的3月份,在得知重慶市要進行錄像課的評選活動時,我滿懷信心地報了名。但從備課到錄制的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教案被連續(xù)否了5次,心情也是由晴轉(zhuǎn)陰再轉(zhuǎn)雨,自信心隨著教案被接連否決而一點點地喪失,“退出”的念頭在腦海里日漸強烈,也許是對體育教學的那份熱愛與執(zhí)著,我最終堅持了下來,在指導教師的鼓勵下,我逐漸打開思路,以“夏日沖浪”的情景展開立定跳遠的教學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最終也借此敲開了重慶市錄像課評比一等獎的大門,順利地拿到了參加全國展示活動的門票。
上海市第二中學鄭旭忠:經(jīng)過校級評比、徐匯區(qū)體育教學評比、上海市四年一輪的體育教學評比,再通過層層選拔,最終獲得參賽的機會。歷經(jīng)3年的時間,期間經(jīng)歷了說課、模擬上課等諸多環(huán)節(jié)的磨練。在磨課期間,我每天研究各種圖形,使各種圖形趨于合理化,就是為了讓學生真正地得到鍛煉。
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qū)西大街小學丁菲:在經(jīng)歷了區(qū)級、市級、省級的層層選拔之后,登上第六屆全國中小學優(yōu)秀體育教學觀摩展示課的舞臺。掃去浮躁與繁華,我期待用真本課堂給學生們營造一個成長的平臺。備賽以來,多少個不眠之夜,多少次與同行切磋交流,多少回煩惱與反思交織,此刻,都被滿滿的幸福融化了,那是一種“撥開云霧見晴天”的欣喜,那是一種“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的甜蜜。
遼寧省大連市二十三中學姜偉:這是一個痛并快樂的過程,不僅是技術復雜,教學有困難;更大的挑戰(zhàn)是自己已不再年輕,作為女教師從精力到體力都不再像年輕時充沛。上課過程中,有時做完示范后,講解技術要領時我都會累得喘不過氣來,每天上完課甚至會有筋疲力盡的感覺,第二天起床也會渾身酸痛。再加上女生開始學習動作時會害怕,還會覺得枯燥,讓我覺得想讓所有女生都能順利跨過欄架,并不是僅有一腔熱情、空有一身力氣就能夠成功,會遇到太多的困難。但是,當每次想放棄、想休息的時候,就會想到小時候在練習跨欄跑這個項目時所經(jīng)受的考驗,在面對疲憊和恐懼時,是跨欄這個項目讓自己學會了不斷挑戰(zhàn)困難,不斷超越自我,也才有了此刻的成功與幸福。最終,我堅持了下來,也才有了今天的收獲!
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qū)西大街小學丁菲:我和我們的團隊成員在爭論中、反思中,在一次一次的嘗試中,精心打磨每個細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從成功到失敗,再從失敗到成功,從喜悅到沮喪,從沮喪到驚喜,反復地輪回,磨的是心,磨的是韌勁。這就是磨課,它常常讓你忘記了時間的存在,忘卻了家人的等待。面對一次次的否定、修改、再否定、再修改,我有過情緒低落和彷徨,但從未想過放棄,也從未退縮。一邊是常規(guī)的體育教學,一邊是緊鑼密鼓地備賽;一邊是學校大隊輔導員工作的忙碌奔波,一邊是對孩子的學業(yè)輔導和對老人的照料,有時候真希望自己有個多啦A夢,可以復制出幾個我,擁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應對。但要問我這是痛苦嗎?我想說:“痛,但快樂、充實!”
重慶人民(融僑)小學胡佳佳:收到展示通知時,可謂是喜憂參半,喜的是終于有了一次在全國展示的機會,憂的是一個工作才五年的教師能不能順利地駕馭課堂,圓滿完成這次展示任務。在第一次試講中,原本得心應手的“夏日沖浪”顯得是那么得蒼白,顯得是那么得不合時宜。在指導教師和全體教研組同仁的幫助下,我對課進行了重新構(gòu)建,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記得在磨課的過程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一句話就是“再來一遍”。環(huán)節(jié)與環(huán)節(jié)之間過渡不自然,再來一遍;一個眼神不到位,再來一遍;一句話語氣不對,再來一遍;評價沒有針對性,再來一遍;示范時機不對,再來一遍……真的記不清楚在磨課過程中究竟有多少次“再來一遍”,但令人欣慰的是,就在這樣的反復中,在大家的悉心指導下,我對課程標準中注重游戲化教學的理念理解更加透徹了,對教材的價值取向更加合理了,對學情的把握更加準確了,對課堂的調(diào)控也更加得心應手了。
遼寧省大連市二十三中學姜偉:主要有兩方面的問題:第一,學生身體素質(zhì)差;第二,缺少相應的輔助器材和教學方法??鐧谂苁菍焖俦寂苣芰?、彈跳力要求比較高的跑、跨結(jié)合的項目,掌握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學生對跨欄跑還有一定的畏懼心理且缺乏自信,所以在初學階段的練習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受傷現(xiàn)象。為了解決這兩個方面的問題,除了遵循課堂教學規(guī)律之外,一方面,注重開發(fā)器材,以減輕學生畏懼心理;加強學生的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集中注意力,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結(jié)合運用鼓勵、激勵性語言,使學生建立自信心;觀看跨欄跑的圖片和視頻,特別是劉翔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奪冠的精彩瞬間,鼓勵學生學習。另一方面,加強“課課練”的內(nèi)容,使學生快速發(fā)展下肢力量、髂腰肌力量和協(xié)調(diào)性,從而能夠承受一定的運動量和強度。
上海市第二中學鄭旭忠:最大的困難是確定課之前最原始的構(gòu)思和設想。當初一直想要上一節(jié)比較新穎、讓人眼前一亮的課,但因為涉及的教學內(nèi)容很廣,如何呈現(xiàn)成了我最大的煩惱,最終是在一次市級的20分鐘主教材展示活動中,看到有彎道跑的一個教學內(nèi)容,在他們展示過程中獲得了靈感。
遼寧省大連市二十三中學姜偉:確定賽課前,我只想讓學生能夠掌握跨欄技術,讓學生跟著我的進度和節(jié)奏來進行學習。在賽課過程中,通過不斷地實踐,我加深了對教法和學法的理解,認識到必須清晰地了解學生的特點和原有的運動基礎,才能合理有效地選擇練習方法和手段;要以學生能掌握的程度來確定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同時讓學生在學習運動技能的同時掌握一項自己喜歡并擅長的項目進行終身體育鍛煉。
賽課后,我明白了如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來設計一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認識到應該基于學生的現(xiàn)有基礎,結(jié)合學生特點,引導學生學習,而不是要表現(xiàn)教師如何去教。課堂教學中,還要讓學生知道學習這項技能的目的、價值和作用,知道這項運動背后的育人功能。
重慶人民(融僑)小學胡佳佳:在展示之前,一堂體育課對我而言,學生安全是第一位,其次是學生積極學練,然后才是德育滲透,至于細節(jié)與預設很少考慮;并且這些是單獨存在,不是有機的整體。展示課后,通過專家的點評,我更加清晰地知道,體育教學過程就是人與人之間交流與溝通的過程,就是傳道與授業(yè)的過程,其更高的境界在于教師如何充分做好預設,靈活處理課堂突發(fā)事件,有的放矢地做好創(chuàng)新生成,讓課堂更具實效性、安全性、育人性、娛樂性。
遼寧省大連市二十三中學姜偉:這節(jié)課是以純粹的技術教學為主的體育課,是田徑類教材中技術動作最復雜的教材,教學中沒有過多的娛樂形式,以擺動腿技術為主要學習內(nèi)容,由走到跑,由易到難,最后過渡到完整完成欄上技術,是以一節(jié)常態(tài)課的教學形式出現(xiàn)的,我最初的目的就是想讓大家看到女生的潛力,在學校體育教學中,無論什么樣的教材,只要認真鉆研,深入理解,針對不同對象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借助有效的輔助器材、有針對性的練習手段,女生也完全可以進行像跨欄跑這樣技術動作復雜的運動項目,讓女生敢于挑戰(zhàn)自我,體驗成功,樹立自信,不做運動場上的旁觀者和啦啦隊,使她們在未來的生活中取得成功,成為強者。但是,這個過程走得很艱辛,我想告訴我的所有同行們,在學校體育教學工作中只要我們用心去鉆研,就會取得成功,只要努力去工作,就會被認可,讓更多的學生得到鍛煉,讓更多的教師有所收獲。
上海市第二中學鄭旭忠:我們想傳達的是一種場地器材的創(chuàng)新與合理使用,增強學生學練主動性,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理念。希望帶給其他教師的啟示:運動技能教學中,應突破傳統(tǒng)思維,挖掘?qū)W科特點,注重知識學習的衍伸。如,彎道跑教學不一定必須在田徑場彎道區(qū)域練習,可以通過不同圖形跑來增加學習練習的興趣,并且將技能知識融合到生活中去;力量練習也不一定是靠個人去完成,可以通過器材的創(chuàng)新使用,通過集體來完成,在增加腰腹、手臂力量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團隊配合的意識。
重慶人民(融僑)小學胡佳佳:感悟一:預設不等于生成。通過這次的教學比賽,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應更加充分地做好預設,對生成問題要更加關注,及時想出針對性的解決辦法,讓自己的課堂不僅因預設而精彩,更因生成而精彩。感悟二:器材的開發(fā)與利用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大。課中把泡沫墊用于立定跳遠的教學,注重了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但泡沫墊用于立定跳遠教學的方式方法還有很多,這種對于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還得加大思考的力度,還有很多拓展的空間。
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qū)西大街小學丁菲:幾年來我一直在探索著將真本教學的理念貫穿到教學中。學校體育教學應該是生活化的,應該是充滿樂趣的。跑、跳、投……這些體育技能都源于生活,運用于學生的生活,應讓學生知道體育課不只是身體活動,也有探究知識、體驗生活的過程。此外,專家對體育課上的安全性的重視程度也引起了我的反思,不能因為替代器材變得“安全”,就輕視或忽略了對學生安全意識的滲透教育。體育教師要有“安全隱患的防范”意識,安全提示要有具體指導性,不能泛泛而談。這種安全意識不僅僅用于指導教師的教學,還應該作為體育課堂恒久不變的意識在每節(jié)體育課堂中滲透,用教師行為影響學生的行為,成為學生終身受用的一種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