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靜
(燕山大學 招生就業(yè)處,河北 秦皇島 066004)
碩士研究生復試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
——以燕山大學為例
高靜
(燕山大學 招生就業(yè)處,河北 秦皇島 066004)
復試是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招生選拔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文以國家的相關規(guī)定和文件為政策依據,以人才測評學的相關知識為理論依據,本著整體一致性、客觀獨立性、適度可行性等原則,采取專家訪談和問卷調查等手段,構建出相對全面、客觀的碩士研究生復試指標體系。該體系的建立可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更好地開展碩士研究生復試工作提供參考與借鑒。
碩士研究生 復試 指標體系
質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永恒主題,選拔優(yōu)秀生源是整個研究生培養(yǎng)的起點,更是提高培養(yǎng)質量的關鍵。就我國當前碩士研究生選拔模式看,復試是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一步考查考生的專業(yè)知識、綜合素質和科研潛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實現復試選拔工作的公平公正、科學合理,不僅直接關系到我國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質量和培養(yǎng)質量,還間接影響到我國經濟發(fā)展的未來趨勢及科技興國戰(zhàn)略,已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焦點。
目前,我國各碩士研究生招生單位復試的內容和形式千差萬別,考察的指標和重點各不相同,普遍存在考核指標不完備、缺乏量化標準、主觀性強等問題,距離國家的要求和社會的期望尚有一定的差距。譬如:大部分高校的復試形式為筆試與面試相結合,而有的“985”高校則以面試為主,在復試環(huán)節(jié)不再進行筆試;華東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在復試中引入實驗操作環(huán)節(jié);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則將心理素質測評納入復試環(huán)節(jié)等。以燕山大學為例,目前所實行的復試原則及錄取辦法為按各專業(yè)考生總成績(初試成績×1+復試成績×0.75)進行排序,由高分到低分確定擬錄取名單。復試包括外語筆試、專業(yè)課筆試、面試(三項各占100分)和體檢(不合格者不予錄?。?;面試環(huán)節(jié)從本科學習情況、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專業(yè)知識及能力、外語聽說水平等方面進行評判打分。分析其不足主要包括:重初試輕復試,無法凸顯復試選拔功能;指標的選取未征求碩士導師的意見,內容不夠全面,忽略考生實踐動手能力、心理素質等方面的考察;在權重設置上比較主觀隨意,造成重筆試輕面試、外語所占比重偏大等弊端。
碩士研究生復試指標體系是對考生進行素質與能力綜合評價的重要依據,復試指標選取是否合理、指標權重分配是否科學,直接影響復試考生評價的質量和選拔的結果。因此,構建一個相對全面、客觀的碩士研究生復試指標體系是做好復試評價和擇優(yōu)選拔的基礎,是克服現存不足必須首當其沖要做的工作,已成為擺在招生單位面前一項亟待研究的課題。
應該從哪些方面在碩士研究生復試中對考生進行考察,不同的專家學者會有不同的選擇與標準,因此,為避免個人主觀意志的干擾,設計復試指標體系應有所依據。
1.1 政策依據
政策依據主要包括“國家關于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目標的規(guī)定”和“國家關于碩士研究生復試的指導意見”。2014年,教育部出臺的《全國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guī)定》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目標做出明確規(guī)定:一是德才并重,既要注重德育培養(yǎng)目標,又要注重學術培養(yǎng)目標;二是研究型人才與應用型人才并重,既要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又要承擔專業(yè)技術或管理工作[1];2006年,教育部出臺的《關于加強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工作的指導意見》從整體上對復試工作原則、復試組織管理、復試主要方式和內容、復試成績的使用等方面進行規(guī)范,具有較強的概括性、系統(tǒng)性和全局性,對全國招生單位的復試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2]。這兩個文件分別回答“要培養(yǎng)成什么樣的碩士研究生”和“如何通過復試選拔到符合培養(yǎng)要求的碩士研究生”的問題,反映國家對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規(guī)格和選拔質量規(guī)格的總體要求。
1.2 理論依據
理論依據為人才測評學的相關知識,主要包括人才測評學的概念、意義、方法及其應用。人才測評是對社會各類人員的個性特征、知識水平、工作技能、能力傾向、發(fā)展?jié)摿Φ确矫鎸嵤y評的人事管理活動。人才測評學融管理學、統(tǒng)計學、測量學、社會學、心理學、行為科學和計算機技術于一體,被廣泛地應用于公司招聘新員工、機關錄用干部、公務員競爭上崗等場合。人才測評學要求運用先進的科學方法,從職業(yè)道德、綜合素質、心理素質、情緒穩(wěn)定性、各方面的能力、過去成長的業(yè)績等諸多方面,對人進行全面考查,使用較多的人才測評方法主要有檔案審查、筆試、面試、心理測試、情景模擬等。
為提高復試考核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應遵循整體一致性、客觀獨立性、適度可行性等原則,將考核目標逐層分解并具體化,最后形成層次分明、主次得當的考核指標體系[3]。
2.1 整體一致性原則
復試指標體系作為一個系統(tǒng),應保持自身的整體性,各項指標通過相互配合在它們的總和中實現目標。設計時必須遵從于考核的目標,不但指標體系應體現目標的整體,而且每個指標都應與考核目標保持一致。
2.2 客觀獨立性原則
復試指標體系應該反映考生的真實水平,并對其作出客觀的衡量。要求每個指標都如實反映客觀的本質,并且相互獨立,即復試考核測評要素互不相近、互不包含、互不疊加。
2.3 適度可行性原則
適度是指在確保復試評價質量的前提下,考核要素的數量應當適度,既不能太多,又不能太少;可行是指考核要素應內涵定義明確、外延確定清晰,所要求提供的信息可以實地取得,并具有實際意義。
設計復試指標體系整體上遵循如下思路:首先明確設計依據和設計原則;然后通過專家訪談和問卷調查選取復試考核指標并確定參考權重;最終形成由兩個指標層次構成的碩士研究生復試指標體系(見圖1)。
圖1 碩士研究生復試指標體系的整體設計思路
3.1 選取復試考核指標
碩士研究生導師不但是復試工作的直接參與者,還從事教學與指導工作,對碩士研究生的復試和培養(yǎng)有全面的認識、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是回答“招收碩士研究生主要看重考生哪些方面素質和能力”這一問題的最佳人選[4]。筆者進行第一輪專家訪談,共約談到來自燕山大學7個學院的46位碩士研究生導師,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16人,理工類27人、經管文史類19人。訪談中,受訪者提及概率較高的要素有“專業(yè)知識水平”、“實踐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專業(yè)技能與科研能力”、“溝通表達能力”、“道德品質”、“個人素養(yǎng)”等,具體如下:
3.1.1 “我在復試中主要看重學生對專業(yè)知識的掌握情況”,“是否掌握本專業(yè)所要求的知識內容是復試選拔的關鍵”,“學生應該具有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諸如此類的回答不絕于耳,筆者可以將此統(tǒng)一概括為“專業(yè)知識水平”,有36位受訪者指出這一要素,以78.3%的認可度排在首位。由此可見,考生對自己所報考專業(yè)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是導師在招收碩士研究生時首先看重的一點。
3.1.2 “實踐動手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居于第二位,有30位受訪者提及這一要素:“研究生重在理論創(chuàng)新、重在研究問題的能力”、“碩士研究生要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在復試階段應更注重創(chuàng)新能力的考核”等,認可度達到65.2%。但是,由于一切事物都可以成為創(chuàng)新能力的客體,人們對創(chuàng)新能力內涵的理解和認識很難達到統(tǒng)一,因此受訪者普遍認為如何對考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作出合理評價是一道難題。
3.1.3 位居第三的是“溝通表達能力”,這里所指的溝通能力主要是指學生與導師之間的溝通,表達能力是指學生表述自我觀點的能力,有26位受訪者指出,認可度占56.5%。“碩士研究生與導師之間的關系是指導而不是教授,這需要通過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流”、“我們希望招收到的學生能理解老師的意思,要學會與老師進行溝通,而不是老師推一步學生才走一步”、“表達能力涉及學生將來的論文寫作和答辯,應加強對這一要素的考核”。
3.1.4 “專業(yè)技能與科研能力”這一項共有24位受訪者提到,認可度占52.2%,“復試中應考察學生的科研意識與能力”,“我愿意招收專業(yè)素質強、具備科研能力的考生”,“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學生必須肯鉆研、會研究”。只有在熟練掌握專業(yè)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具備良好的專業(yè)技能與科研能力,這是對專業(yè)知識的加強及延伸。
3.1.5 “道德品質與個人素養(yǎng)”是對訪談對象提到的要素歸納后得出的,共有20位受訪者提及,認可度占43.5%。多位受訪者說,“我希望可以招收到勤奮刻苦、學習態(tài)度端正的學生”,“學生頭腦靈活固然重要,但更要有責任心、吃苦耐勞的毅力和先做人后做事的態(tài)度”,“弄虛作假、抄襲剽竊等學術不端現象在研究生中日趨嚴重,對考生思想品德的考核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這些均屬于思想道德品質的范疇,是一個人最基本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體現。
3.1.6 “身心素質”與上述要素的測評方式和標度有本質的不同,筆者就“身體健康和心理素質狀況在復試中應占什么地位”進行了專門的訪談?!吧眢w和心理的健康是學習和工作的前提條件,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有缺陷的產品是無法再深加工的”,“對于心理不健康或存在明顯心理問題的考生應一票否決”,90%以上的導師認為身心素質很重要,可以采取一票否決,但是在操作過程中要把握好尺度。
通過對訪談結果的整理歸納,結合招生工作實踐,得出:為全面客觀地評價考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要從專家認可度高的專業(yè)知識水平(A1)、政治修養(yǎng)與個人素質(A2)、專業(yè)技能與實踐能力(A3)、外語聽說水平(A4)、身心素質(A5)等五個一級指標進行考察(前4個一級指標一般采用數量式標度,直接按百分制打分進行評判;身心素質則采用等級式標度,劃分為“合格”與“不合格”),每個一級指標又可分解成若干二級指標(見圖2)。
圖2 碩士研究生復試的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
3.2 確定復試指標權重
雖然一個指標體系中同級的各指標是并列列舉出來的,但是各指標的重要性往往并不相同。設置指標權重的目的就在于為重要性不同的指標賦予不同的數值,使同級指標間的相對重要性得以量化,為計算考核總成績提供明確的依據,并且依靠各個指標間的科學組合還能夠實現整體效應的最優(yōu)化。
根據專家自身的知識和經驗對實際決策問題作出判斷,能夠體現決策者對于指標的重視程度和指標對實施評價要達到的總目標的影響程度,筆者針對“各項復試指標應如何分配權重”展開新一輪問卷調查。選取的專家不同,得出的權重系數也不同,所以本次調查進一步擴大了樣本數量,向燕山大學招收碩士研究生的全部14個學院發(fā)放問卷共計120份,收回有效問卷99份。有效問卷均來自于碩士研究生導師(含16位博士研究生導師),其中教授47人、副教授52人,涵蓋了理、工、管、文、法、藝等多個不同學科。99位導師為數量式標度的10個二級指標(B1~B10)給出各自的分值,針對每個二級指標,逐一將其分值最低和最高的偏離樣本進行剔除,最后保留樣本70個。計算保留樣本的均值,經近似和圓整后得出專家評價的主觀權值:B1=0.2、B2=0.2、B3=0.05、B4=0.05、B5=0.05、B6=0.15、B7=0.1、B8=0.1、B9=0.05、B10=0.05,于是A1=0.4、A2=0.15、A3= 0.35、A4=0.1。
3.3 明確考察方式和考察重點
為了便于實際操作,筆者還明確各項復試指標的考察方式和考察重點。
碩士研究生復試指標體系
3.3.1 專業(yè)知識水平下有兩個要素,分別是專業(yè)基礎知識和學科綜合知識??疾旆绞綖楣P試,通過閱卷評分,以此判斷考生是否掌握報考專業(yè)的基礎理論知識及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是否掌握豐富的相關學科知識,知識面寬、知識更新快,能否做到融會貫通、觸類旁通。
3.3.2 政治修養(yǎng)與個人素質下有三個要素,分別是政治思想表現、本科學習情況和社會實踐活動。考察方式為面試,根據考生提供的履歷檔案、各類證書等材料進行客觀評分。政治思想表現考查考生的現實表現,內容包括政治態(tài)度、思想表現、道德品質、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等方面;本科學習情況考查考生本科畢業(yè)學校和本科期間平均學習成績;社會實踐活動則通過考查考生優(yōu)秀學生干部、三好學生、優(yōu)秀社團等榮譽稱號的獲獎情況,了解考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情況。
3.3.3 專業(yè)技能與實踐能力下有三個要素,分別是專業(yè)綜合能力、本科畢業(yè)設計和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疾旆绞綖槊嬖嚕鶕忌拿嬖嚤憩F,由復試小組進行主觀評分。專業(yè)綜合能力的考察一般采取設置專業(yè)知識問題庫并要求考生從題庫抽題回答的方式進行,對于社會科學類考生,除了專業(yè)知識考核外還側重于語言表達、文化素養(yǎng)、責任感、協(xié)作性、人際關系等的考核,對于自然科學類考生,除了專業(yè)知識考核外還側重研究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的考核;本科畢業(yè)設計重點考察考生對本專業(yè)知識結構的把握和理解程度,要求考生基礎知識和基本功扎實,查閱和利用文獻資料的能力強,能夠流利地回答出畢業(yè)設計和課程設計的相關問題;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參考考生發(fā)表與本專業(yè)領域相關的論文、作品、專利等情況,數學建模大賽、電子設計大賽、計算機程序設計大賽等獲獎情況,參與科研項目實踐并發(fā)表論文或獲得科研實踐學分,了解考生在報考專業(yè)及相關領域是否取得具有一定價值和意義的研究成果。
3.3.4 外語聽說水平下有兩個要素,分別是外語聽力水平和外語口語水平??疾榉绞綖槊嬖嚕u委就考生籍貫、本科學校、家庭成員、興趣愛好、專業(yè)方向、就業(yè)領域等問題進行外語提問,根據考生用外語作答的綜合表現進行打分,以此判斷考生能否聽懂并理解會話的意思,是否具備一定的日常交流和專業(yè)交流的能力。
3.3.5 身心素質下有兩個要素,分別是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疾旆绞綖轶w格檢查和心理健康測試,身體素質主要通過體格檢查完成,對照教育部規(guī)定的測評標準和招生單位提出的具體要求,若各項均符合要求則確認為合格;心理素質則通過心理健康測試完成,若無明顯心理缺陷則確認為合格。兩項中若有任意一項不合格則一票否決。
綜上,便形成了完整的碩士研究生復試指標體系(見表1)。
筆者構建的碩士研究生復試指標體系是通過專家訪談和問卷調查獲得第一手資料后,經整理、匯總和分析得到的,依據充分、原則合理、客觀性強。選取的考核指標較為全面、確定的參考權重較為適當、制定的考察方式和要點清晰明確,具有可操作性,可以用于對碩士研究生復試考生的綜合評價,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更好地開展碩士研究生復試工作提供參考與借鑒。復試指標體系確立后,還要持續(xù)做好指標體系的完善工作,經常開展實踐研究與經驗總結,不斷篩選或修正部分指標,盡可能地用較少的指標滿足碩士研究生復試的實際需要,使指標體系日趨優(yōu)化。
[1]教育部.關于做好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錄取工作的通知[Z].教學[2014]3號,2014-03-19.
[2]教育部.關于加強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工作的指導意見[Z].教學[2006]4號,2006-04-15.
[3]徐淼.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標準化指標體系設計研究[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6(3):133-137.
[4]劉運麗.我國工科碩士研究生復試指標體系的構建[D].長春:東北大學,2009:11-20.
河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招生考試專項)
項目編號:KSZX201408
項目名稱:基于多屬性決策的碩士研究生復試選拔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