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賽杰
(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中學,浙江 寧波 315200)
教學機智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夏賽杰
(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中學,浙江 寧波 315200)
教學機智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一種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師對學生各種表現,特別是對意外情況和偶發(fā)事件,能夠及時作出靈敏的反應,并采取恰當措施以解決問題的特殊能力。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每個教師都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如果教師逃避或是不能靈活巧妙地處理這些問題,會出現不和諧的現象:造成僵局,傷害學生的情感,有損教師威信,讓教學失色等。相反,如果教師能巧妙的處理這些問題,定能讓教學圓滿或是更出色,一名成功的體育教師必定具備良好的教育機智,教育機智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1.1 消除外界干擾
體育課教學過程是一個開放式的教學過程,極易受到來自外界因素的影響和干擾,如室外噪音,其它班級的影響等,能否合理地處理外界因素的干擾,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如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需急中生智,借題發(fā)揮,排除不良因素,最終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1.2 融洽關系,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體育教學活動本身不可能風平浪靜,會出現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矛盾與沖突,此時,教師正確、合理地運用教學機智,通過眼神暗示、言語點化、情感感化等手段來消除矛盾,既可以把各類課堂違紀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又可以確保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良好關系,建立友好、信任、尊重的和諧師生關系,從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1.3 讓課堂教學更生動、更精彩
在體育教學中尤其是公開課,我們往往只局限于按照“預設”完成教學就是成功的,而忽略了出現的問題,甚至是逃避、視而不見。然而教學是動態(tài)的,往往會出現“預設”之外的意外,教師如能及時抓住這個契機,結合教學內容合理把握、巧妙處理,這個意外不僅能讓教學圓滿完成還能讓教學更生動,更出彩、更閃亮。
1.4 適時補救教師的失誤
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有時難免會出現失誤。最常見的是示范動作不成功。面對已經產生的失誤,教師既不能掩蓋,更不能強詞奪理,應該充分運用教學機智,從而保證教學活動順利進行,避免教師示范失誤后出現的尷尬。
教學機智在教學中表現為“潤物細無聲”,表現為對無法預見的情境進行出乎意料的塑造,表現為臨場的隨機應變。影響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教師的教學責任感
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有責任感,對教學工作的熱情和對學生的關心,這是形成教學機智的首要條件,一個不愛教學工作的教師怎會用心去處理問題,更不用談教學機智了。因此,教學工作有責任感對教學機智的開拓和提高起著重要作用。
2.2 教師教學經驗的積累
教育機智并不是隨心所欲“靈機一動”,教學意外的處理效果顯然也有好壞,能較好地處理遇到的問題能夠看出教師本身知識素養(yǎng)和教學經驗,在平時教學中會反思會總結的教師必定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面對突如其來的意外才不會慌亂并妥善解決。
2.3 教師的思維力與反應力
教師的教育機智并不是想要就能形成的,這與教師本身的思維能力和反應力有關,有些教師本身就思維敏捷、思路清晰、動作干脆利落、反應快,這樣的教師在教學中的隨機應變能力也相對較強。
2.4 對學生情況的了解
教師只有對班級學生的個性特點、知識水平和行為表現有所了解,才能預見學生在受到表揚或批評之后將會發(fā)生何種變化,如果對學生不了解,可能教師隨便說一句話就觸動了學生的要害,可能就會出現師生沖突的僵局。只有理解學生的情況,才能果斷地采取有效措施,進而保證教學有效、有序地進行。
在了解教學機智的概念、作用和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在開放的動態(tài)性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面對突如其來的教學意外狀況,教師要充分運用教學機智妥善處置各種意外狀況。
3.1 巧言妙語,合理利用語言法寶
教師一句充滿智慧的言語,一個溫柔的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不經意的肢體語言、一個富有啟發(fā)性問題,這些都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不僅形成技能,也獲得情感上的豐富體驗。
如在課中碰到體育基礎比較差、練習又不積極的同學,教師直接批評他,可能會讓他對體育學習失去信心,巧妙地運用鼓勵性語,“這位同學有進步,如果多加練習,肯定會超過好的同學”,合理利用語言法寶肯定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
3.2 靈活變通,不拘泥于計劃
教師往往只局限于只要按照“預設”教案完成教學就是成功的,而忽略了在教學中出現的“動態(tài)”,學生的思維是跳躍的,往往會在課中出現許多“預設”之外的情況,當在遇到干擾時,我們可以“化干戈為玉帛”,從容應對,收到的效果說不定會超出課的預設。
如在一堂“前滾翻”教學中,在學習前滾翻之前安排了一個過渡性的左右直體滾動練習,學生們開始小組自由練習,當教師請學生上來示范的時,其中有一位學生表演的居然是側手翻,我說:“我們練的是左右直體滾動,請你給大家示范一下”。那個學生不太情愿地按照教師的要求做了動作。瞬間發(fā)現許多學生在模仿側手翻動作,甚至有些學生后滾翻之類的動作都出來了,完全忽略了直體滾動練習,而且興致極高。筆者制止了學生的行為,而學生們也頓時“唉”聲連連,興奮勁銳減。
課后,老教師一番話讓筆者茅塞頓開。如果當時我能在學生做了側手翻之后與學生進行交流,肯定學生的各種滾翻方式,這樣不至于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何況反正是過渡性練習,讓學生多做幾種滾翻又何妨?這樣一來不僅能增加學生興趣,還能更好的引出前滾翻的教學,經過練習對比之后只要能正確引導,如:摔倒了用那種滾翻更能保護自己呢?學生就很樂意接受前滾翻的教學了,相信也必定是帶著“我要學會”的狀態(tài)進行練習,這樣教學效果會更好。
在教學時不能習慣性地以自己的設計與預想去安排學生,其實我們可以因地制宜、適時調整計劃,以滿足學生的真實需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3.3 隨機應變,巧妙處理偶發(fā)事件
如在一次公開課“單手肩上投籃”看到的一幕,教師講解雙手胸前投籃動作的基本要領之后,學生分組進行練習,練習之后全體集中,教師著重指出動作的重點,突然一學生說;“教師你投籃示范一下啊”“好,請同學們看好!”“咦~,沒進!”全場一片嘩然,這個時候通常會很尷尬,一般教師肯定會再投一次以彌補剛才的失誤,但是,我說:“教師就知道你們會發(fā)出這種聲音,誰能說說我剛才出手時的動作有什么問題存在?幫教師改正一下好不好?”“肘關節(jié)外展”“球出去太平,沒弧線”學生開始議論開來……“謝謝同學們的幫助,我這次一定改正動作”。教師再次投籃?!巴?,好!”學生們報以熱烈的掌聲,這不僅為教師的進球而鼓掌,更是為自己幫助了教師取得了效果而鼓掌。
筆者并沒有為自己的失誤而掩飾,也沒有再去彌補,而是利用了這次失誤,結合所要講解的內容,讓學生主動的掌握了單手肩上投籃的重點,把學習重點由被動變成了主動,而這一次失誤的投籃也會讓學生覺得教師是故意設計的環(huán)節(jié),教學反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不正是一次教學機智的體現嗎?當我們的行為遭遇“不幸”時,要善于冷靜駕馭、對機應變,不動聲色地將失誤掩蓋,并能結合教學實際,以便從意外中得到更大的收獲。
教育機智是教師在不斷變化的教育情境中隨機應變的教學技能,教學過程是一個開放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突如其來的遇到各種意外狀況,教師要善于明察秋毫,縱觀課堂發(fā)展的全過程,有效地進行細節(jié)處理。使課堂教學既有教師精心的“預設”,又有智慧的“生成”,形成動態(tài)課堂。作為體育教師,要在實踐中不斷地進行教學反思,不斷地吸取經驗,努力提高教學技巧,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在突如其來的教學意外中沉著應對,從而打造和諧課堂,提高教學的實效性,讓課堂更出彩。
G807
A
1674-151X(2015)04-100-02
2015-03-03
夏賽杰。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