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金梅
鑒賞教學是高中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審美趣味,培養(yǎng)高中生的審美能力,陶冶他們的情操,幫助他們從生活中和學習中發(fā)現(xiàn)美、感悟美。因此,高中美術教師需要重視鑒賞教學的作用,采取多種方式提高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質(zhì)量。
一、激發(fā)學生興趣
高中生處在特殊時期,因面臨升學,始終處在高強度的學習過程中。對于高中生而言,參加美術鑒賞課是他們放松自己的好時機。因此,他們只把美術鑒賞課當作自己的放松課程,對這門課的熱情普遍不高。所以,作為高中美術教師,為了提高美術鑒賞教學質(zhì)量,最主要的任務是讓學生有學習美術知識的欲望,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到美術鑒賞課程教學過程中,以此提高美術鑒賞課程質(zhì)量。
以達·芬奇《蒙娜麗莎的微笑》為例,這幅作品中蒙娜麗莎的微笑仍是世界之謎,為什么從不同的角度看蒙娜麗莎始終是微笑的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人們。對于高中生而言,在觀察這幅作品時只是通過自己的肉眼和片面的認知去思考和欣賞,無法深入地了解這幅作品背后的故事以及這幅作品的價值,無法提高自身對這幅作品的興趣。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欣賞這幅作品之前,為了調(diào)動學生的鑒賞興趣可以告訴學生:“有一幅作品的影響力擴大得益于1911年的一起盜竊案,同時這幅作品集所有光環(huán)于一身,身處盧浮宮受到愛慕者的仰慕。那么,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幅作品的名字嗎?”這個問題足以引起大部分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學生思考:為什么一起盜竊案會擴大一幅作品的影響力,這幅作品又是因為什么原因才能集所有的光環(huán)于一身?這樣,學生會帶著問題等待答案的揭曉。此時,教師還可以“乘勝追擊”,告訴學生線索,比如作品誕生的時代、作品的作者等等。相信當說出作者是達·芬奇時,沒有人不知道這幅作品的名字。作者在講解這幅作品時需要把整個故事娓娓道來,抓住學生的眼球和耳朵,讓學生順著自己的思路了解整幅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和質(zhì)疑,以此提高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質(zhì)量。
二、豐富教學形式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教師講解,學生聽講”,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積極性無法調(diào)動,教學質(zhì)量也無法提高。所以,為了改變這一教學模式,美術教師需要豐富教學形式,采取多種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zhì)量。
首先,美術教師可以采取分組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彼此討論、交流加深對美術作品的理解。例如,在欣賞雕塑時教師如果單純地按照課本上的內(nèi)容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講解,無疑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實,美術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擺脫課本充分挖掘校園資源,在欣賞雕塑作品時,教師可以把雕塑作品與校園資源相融合,讓學生在校園大背景下欣賞美術作品。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行設計自己身處的環(huán)境,并有機地與自己的實踐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有話可說,展現(xiàn)學生的靈活性與主體性。在授課過程中,教師需要分組教學,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理解程度進行分組,讓主動性強的學生帶動主動性弱的學生,讓學習好的帶動學習差的。并根據(jù)學生綜合能力,劃分學生的職位:小組長、組員等。在布置任務時因材施教,難度適中,既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夠讓學生在動手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除了采取分組教學方式,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幫助學生從視覺、聽覺等多角度欣賞美術作品。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很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多媒體又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代表,可以很好地緩解教師的壓力,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所以,美術教師需要重視多媒體的作用,適當?shù)貞枚嗝襟w教學,以便活躍課堂氛圍。在進行多媒體教學之后,教師還需要對學生進行提問,夯實學生知識,加深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
三、給予學生機會
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培養(yǎng)高中生的審美能力和實踐能力。所以美術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機會,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的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在現(xiàn)階段的美術教學過程中,單純地用眼睛來欣賞作品早已不符合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要求,也成為阻礙課程教學質(zhì)量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從觀察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以提高升學率為目的的學校中會設立美術室,但是只有少部分的美術特長生才有機會參加美術實踐活動。這樣會嚴重加大學生之間的差距,同時,這種眼看手不動的教學方式也成為削弱學生鑒賞能力的一大元兇。因此,在進行美術鑒賞教學時,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機會,讓學生有機會接觸美術作品,動手感受美術作品。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教師可以讓學生傳閱一些手工藝術實物,在講解雕塑作品時,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參觀雕塑作品,讓學生親觀實物,加深印象,以此提高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質(zhì)量。
總而言之,作為美術教師還需要改變自身觀念,站在時代發(fā)展的前沿,用新穎的教學方式和嶄新的教學理念吸引學生注意,從而達到鑒賞教學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王宇.試論提高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質(zhì)量的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3(02).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