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瓊夏(海南省高級體育運動技術學?!『D虾?凇?70203)
?
優(yōu)秀女子帆船470運動員腰椎間盤突出癥特征分析①
陳瓊夏
(海南省高級體育運動技術學校海南???70203)
摘 要:調(diào)查高水平女子帆船運動員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流行病學特點。分析損傷的主要機理及其與訓練的關系。方法:以20名海南省女子帆船470運動員為對象,其平均訓練年限為7年。采用體格檢查(直腿抬高試驗,Lasegue征,Bragard征,仰臥挺腹試驗,屈頸試驗等)和腰部CT影像學檢查結合的方法診斷、統(tǒng)計本病。結果:本組運動員中,18人患腰椎間盤突出癥,患病率為90%。結論:以壓舷、拉帆、轉向為主要技術動作的帆船470運動員腰椎間盤突出患病率高,應引起重視。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運動員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該癥是下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常導致腰部活動受限、疼痛、肢體麻木而影響訓練和比賽。由于各運動項目的技術特點不同,導致臨床表現(xiàn)和特征也有所差異,因而了解和掌握帆船470運動員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fā)病規(guī)律及特點,有利于教練與隊醫(yī)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為此,本研究對海南省20名女子帆船470運動員進行了腰椎間盤突出癥調(diào)查分析。
1.1對象
本研究對象為2002年—2014年海南省女子帆船470運動員20人。年齡29—15歲,平均年齡19.4歲;身高152—178cm,平均168.5cm;體重50—60kg,平均55kg;專業(yè)訓練年限2—12年,平均7年。繚手10人,舵手10人。
1.2方法
1.2.1體格檢查
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腰部一般體征和特殊檢查法的物理檢查。一般體征包括步態(tài)、脊柱外形、腰部壓痛點、活動度、感覺減退、反射改變等,特殊檢查法包括直腿抬高試驗、仰臥挺腹試驗、Bragard征、膕神經(jīng)壓迫試驗等。L4,5和L5S1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絕大多數(shù)都出現(xiàn)直腿抬高試驗陽性。故直腿抬高試驗這一檢查方法對診斷L4,5和L5S1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一重要依據(jù)。[1]但對于女子帆船470的運動員來說,由于長期鍛煉使關節(jié)韌帶甚為松弛,直腿抬高到1000時,仍可不受限且無誘發(fā)坐骨神經(jīng)痛。
1.2.2影像學檢查
對于20名運動員進行了腰部CT檢查,檢查單位為省三級甲等醫(yī)院,報告審核為CT室主任。
20名運動員中 4人影像意見為L4,5椎間盤輕度膨出,壓迫硬脊膜囊,其中雙側側隱窩間隙變窄的有2人,未見變窄的有2人;6人影像意見為L4,5和(或)L5S1腰椎間盤突出,硬膜囊受壓;8人L4,5椎間盤膨出并伴有突出,壓迫硬脊膜囊及雙側神經(jīng)根,其中3人雙側側隱窩未見變窄,5人雙側側隱窩間隙變窄,1人L4椎體前I度滑脫,1人腰椎骶化;2人腰椎間盤未見明顯異常,其中一人腰椎骶化。
20名運動員在訓練中都出現(xiàn)下腰痛,但是在休息之后能有部分緩解,并能再次參加下一次大運動量的訓練;6人出現(xiàn)疼痛向坐骨神經(jīng)支配區(qū)域和臀部放射,向下反射到大腿后側;7人受累腿出現(xiàn)臀部大腿后外側主觀上的麻木。所有選手直腿抬高試驗(—),股神經(jīng)牽拉試驗(—),直腿抬高加強試驗有5例(+)。
2.1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船上的分工和年齡分布
20名運動員中有10名舵手10名繚手。舵手患病8人,患病率為80%,占患病人數(shù)的40%;繚手患病10人,患病率為100%,占患病人數(shù)的50%??澥只疾÷矢哂诙媸值幕疾÷?。
2.2腰椎間盤突出癥與訓練年限的關系
20人中18歲以下的有6人,患病5人,患病率為83%;18~22歲的有7人,患病7人,患病率為100%;23歲以上7人,患病6人,患病率為86%。患病率與年齡的增長沒有太直接的關系。
20人中訓練年限超過10年者5人,患病5人,患病率100%;訓練年限6~9年的為7人,患病6人,患病率為83%;訓練年限5年以下的8人,患病7人,患病率為88%。研究結果顯示,訓練年限短的運動員同樣存在腰椎間盤突出或膨出的問題。
根據(jù)吳軍[2]對浙江等5支帆船運動隊共112名運動員損傷流行病學調(diào)查,帆船運動損傷種類按發(fā)病率依次為:腰肌勞損、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病、頸椎病、腕部軟組織挫傷、踝部皮膚擦傷。本研究顯示,我省女子帆船470運動員腰椎間盤突出患病率為90%,高于其他運動損傷的發(fā)病率。下面從幾個方面進行分析腰椎間盤突出高發(fā)病率高的原因。
3.1動作特點與發(fā)病關系
帆船470屬于雙人艇,有舵手、繚手之分,要求2個人要有高度配合。舵手影響著船的啟動速度,對之后帆船行駛的速度也有直接的影響。而繚手主要作用就是根據(jù)風向和船的位置,通過操控繚繩隨時調(diào)整帆的角度,使船獲得最大的動力。帆船駛航時,為了充分利用帆面積和強風取得更大的帆動力,一方面使帆船按預定方向行駛,同時又要保持帆船的平穩(wěn)航行,減少橫傾,這時繚手到上風舷一側壓舷。有時為了降低船的重心,進一步增加抗橫傾力矩,繚手盡可能探出船外更遠的距離,甚至把全部身體懸掛在舷外,這時運動員的腿和身體需要挺直,壓舷力矩伸展到最大。在帆船航行的過程中,舵手坐在船舷上不斷地校正航向,防止航向的偏離, 如果風速達到4-10米/秒時舵手需要和繚手一起做壓舷的動作,人坐在船舷上,腳勾住壓舷帶,身子向后仰把船壓住,以免被風吹翻。隨著船在涌浪上的航行,身體要同時做前后移動,以防止船首沖進浪里,影響船速。根據(jù)腰椎間盤內(nèi)壓變化與椎曲論:腰椎間盤內(nèi)壓的形成與腰椎的屈伸運動密切相關,特別是在腰椎前屈位時腰椎間盤內(nèi)壓都增高。雖然現(xiàn)在還沒有相關測量數(shù)據(jù)來證明人體腰椎間盤內(nèi)壓在站立后伸位及坐位后伸位時腰椎間盤內(nèi)壓增大。但曲綿域[3]認為腰背伸動作鍛煉是促成此病產(chǎn)生的原因,而非前屈學說所致。繚手與舵手都有背伸壓舷的動作,這一動作使身體姿勢長時間保持后仰,導致腰部伸肌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tài),逐漸積累形成腰部肌肉的慢性勞損。除了壓舷動作,帆船運動員在進行拉帆、過帆等專項動作的過程中,腰部也承受了相當大的壓力??紤]到帆船的運動特點是訓練時間長,每次海上訓練課長達3—4小時,這種使腰背肌長期處于高張力狀態(tài)下的被迫體位,可引起該處肌組織及某附著點處的過度牽拉,以致出現(xiàn)斷裂前狀態(tài)。此時局部出現(xiàn)反應性炎癥,包括局部血供受阻、缺血、充血、缺氧及滲出增加等,逐漸引起腰椎間盤退變,纖維環(huán)破裂,髓核通過破裂纖維或兩者一同突向周圍組織結構,導致腰椎間盤突出和(或)膨出。由于相對而言繚手在帆船航行的過程中壓舷、拉帆動作持續(xù)時間長,背部后仰傾斜角度大,所以繚手患病率(100%)普遍高于舵手的患病率(80%)。
3.2發(fā)病與訓練年限的關系
通過影像學報告顯示,年齡小訓練時間短的運動員腰椎間盤突出的發(fā)病率與年齡大訓練年限長的運動員相比并沒有絕對的優(yōu)勢。綜合考慮如下:帆船屬于比智力、比技戰(zhàn)術的項目,不論年齡大小、訓練年限長短,身體與文化綜合素質(zhì)高的運動員有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去適應長時間海上風浪的顛簸,同時又有清醒的頭腦去掌握周圍的環(huán)境、水的流速、流向和風向、風速的變化,在做拉帆、轉向、壓舷等動作時,身體各部分始終處于相對平衡和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而綜合素質(zhì)較差或是帆船操作技術動作不規(guī)范的運動員,靈活性、平衡性、空間定向性不足,在做突然轉向壓舷等動作時腰部屈曲、扭轉的動作幅度大且僵硬,F(xiàn)arfan[4]等人在1973年提出扭轉負荷使椎間盤外周部分產(chǎn)生剪力,是造成椎間盤傷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3.3運動員對正確彎腰取重物姿勢的認知程度
研究顯示,18名患腰椎間盤突出的運動員中有一位是非訓練性傷害而導致的。他是由于在搬運帆船的過程中錯誤的彎腰姿勢而導致急性腰椎間盤突出。470級帆船長4.7米,寬1.68米,重115公斤,在訓練開始和結束時由舵手和繚手共同搬運。據(jù)觀察,運動員在沒有腰疼困擾的情況下一般會采用直膝彎腰的姿勢搬運帆船。在這種姿勢下,腰椎由屈曲位直腰時,雖然臀大肌等其他部位的肌肉收縮,當彎腰超過90度時骶棘肌不起維持脊柱位置及保護韌帶的作用,所有脊柱后側的張力均由韌帶來承擔,起立時骶棘肌必須首先用較大的力量收縮,以伸展第5腰椎以上的軀干而將重物搬起,故極易造成腰骶部扭傷,而且直膝彎腰搬提重物,物體重心離軀干軸線遠,必然也會加重腰背肌肉、韌帶的負擔,造成腰骶部肌肉、韌帶的損傷,嚴重者導致腰椎間盤突出。我們應該給運動員說明在彎腰搬提重物時,正確的姿勢是先將身體向重物盡量靠攏,然后曲膝、曲髖,再用雙手持物,伸膝伸髖,重物即可被搬起。這樣,主要依靠臀大肌及股四頭肌的收縮力量,避免腰背肌用力,腰部損傷的機會減少了,從而避免了非戰(zhàn)斗性減員。
3.4發(fā)病與訓練的關系
帆船運動是靠風在帆上產(chǎn)生動力推動船前進的,并不像其他運動項目直接依靠運動員的肌肉做功來實現(xiàn)。目前,我國對帆船運動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帆船器材及其模擬訓練設備的研制[5]、帆船競賽最佳航線的選擇[6]、帆船技戰(zhàn)術分析[7]等方面,而有關帆船運動腰部核心力量專項訓練的研究較少。在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下,我省的帆船運動員腰部力量專項訓練偏少,整體腰腹部肌肉力量不足,這可能也是造成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重要原因之一。
省高水平女子帆船470運動員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特點是患病率高,以反復出現(xiàn)腰背疼為主,對壓舷、拉帆、轉向等技術動作有直接影響。本病與運動員在帆船上的分工不同有關,繚手的發(fā)病率明顯高于舵手。CT片征象主要是腰椎間盤膨出、腰椎間盤突出、硬脊膜囊受壓。
本研究明確了本病在帆船470運動項目的主要發(fā)病機理及其和訓練的關系,有助于采取有效措施預防本病的發(fā)生和加重。
參考文獻
[1]胡有谷.腰椎間盤突出癥[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
[2]吳軍.帆船運動員運動損傷規(guī)律及預防的初步調(diào)研[J].浙江體育科學,2006(3).
[3]曲綿域.實用運動醫(yī)學[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4] Farfan HF.Mechanical Disorders of the Low Back.Philadelphia:Lea & Febiger,1973.
[5]謝威,李建英,蔣云飛,等。帆船帆板訓練運動狀態(tài)實時遙測系統(tǒng)研究及應用[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34(4):64—67.
[6]柏開祥.帆板流體動力性能與最佳航線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
[7]戴東亮.關于帆板運動起航技戰(zhàn)術分析[J].體育科學研究,2003 (9):113—116.
關鍵詞:運動員腰椎間盤腰椎間盤突出癥女子帆船470運動員
Analysis of elite woman sailboat 470 athletes’ Lumbar disc herniation
Chen Zhongxia
(Hainan Advanced Sports Skills SchoolHainan Haikou570203)
Abstracts: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c character of elite woman sailboat 470 athletes'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nd furthermor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 of the pathology and training.Method: 20 athletes from Hainan province with 7-years-training on average were recruited.Fitness screen (straight leg raising test, Lasegue levy, Bragard sign, sit belly test, flexion tests, etc.) and waist CT imaging were combined to detect the disease.Result: 18 athletes were with the disease, reaching the mobility rate of 90%.Conclusion: the disease needs to be emphasized in athletes with major techniques like pressing side, pulling the sails and steering.
Key words:athlete; Lumbar disc;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omen's sailing 470 athletes
作者簡介:①姓名:陳瓊夏(1979,5—),女,漢族,海南省??谑腥耍究?,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運動醫(yī)學、康復醫(yī)學方向。
中圖分類號:U674.9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3(c)-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