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秉祥
【關鍵詞】 特殊家庭;學生;特長;教育原則
【中圖分類號】 G626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21—0034—01
當前,單親家庭、寄養(yǎng)家庭等多種特殊家庭較多的存在于現(xiàn)實社會中。這些特殊家庭的學生的心靈受到不同程度的創(chuàng)傷,他們身上存在一些共性的心理行為異?,F(xiàn)象。一旦這些學生的異常心理行為得不到及時的預防和矯正,就會誤入岐途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危及家庭、危害社會。要把這些學生培養(yǎng)成適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人才,只有充分發(fā)揮家庭、學校、社會的合力,才能構建較為完善的特殊家庭學生教育體系,才能使特殊家庭的孩子成為可用之材。
一、特殊家庭學生的教育,家庭必須積極配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最好的啟蒙老師,家庭教育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因此,家長要轉變觀念,積極主動配合學校教育,切不可急功近利,要以健康的心態(tài)對待孩子的教育。
首先,家長要了解孩子,善于與他們溝通交流,洞察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家長要多為孩子著想,既不應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財產(chǎn),嚴加保護,也不能認為孩子是多余的而不管不問。有些離異家庭,父母離異后,不允許孩子和另一方往來,這必然會使孩子的心情受到壓抑。如果雙方都能正確對待,允許孩子經(jīng)常來往另一方,不在孩子面前互相攻訐,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立場一致,經(jīng)常進行溝通,這樣孩子的性格發(fā)展就會比較正常。大人之間的矛盾千萬不要轉嫁到孩子身上。
其次,家長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為他們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在家庭建設方面,要按照家庭氛圍要寬松、溫暖、和諧;家庭成員的思想、生活能跟上時代節(jié)奏,能協(xié)調(diào)適應社會生活;父母和子女間平等相處,做子女的表率;家庭生活穩(wěn)定,主要成員有良好的道德風尚等幾個條件去建設理想家庭。
二、特殊家庭學生的教育,學校要給予高度重視
學校教育在青少年成長中發(fā)揮著主導作用,學校要充分調(diào)動各方面的力量,為特殊家庭學生創(chuàng)造溫暖的環(huán)境和愛的氛圍,在思想、學習和生活上給予他們特別的關心和愛護,以激起他們學習和生活的熱情,真正把他們培養(yǎng)成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
首先,要用“愛”的力量去感化這些學生。在班級管理中,要精心營造一種平等、和諧、友愛的氛圍,讓特殊家庭的學生能夠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班主任不僅要做一個有情人、多情人,還要做一個知情人。對他們的得與失、冷與暖、好與惡、喜與悲,不僅要記在心上,說在嘴上,更要落實在行動上。在學習上多給他們一些幫助,要經(jīng)常詢問他們學習中的困難,利用業(yè)余時間為他們補缺補差。當他們稍有進步時,應及時給予表揚,讓他們不斷地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在生活上要有慈母般的愛,大到家庭生活狀況,小到吃飯穿衣戴帽都應一點一滴關心到,盡力為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其次,要充分發(fā)揮他們的特長,進行因材施教。實踐證明,這些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關鍵在于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挖掘,并對他們的特長、愛好或點滴進步,能及時給予肯定、表揚和鼓勵,使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因此老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特殊的閃光點,發(fā)揮他們的特長,多給他們成功的體驗,在諸如班級開展的各種比賽以及班、團組織的各種集體活動中,老師要鼓勵這些學生積極參與,并充分發(fā)揮他們的特長,對他們的成績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評價。
再次,要堅持循序漸進的教育原則。教師要對他們不求全責備,在一定范圍內(nèi),不怕他們犯錯誤,應捕捉有利時機進行誘導、啟示教育。這樣會使他們自律、自策、自束,使其變成一塊壁玉。在教育過程中,作為學校領導,要多給他們一些改正錯誤的機會,多一些寬容。而作為班主任,一定要以自身榜樣影響學生,以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允許他們在轉變過程中犯錯誤,幫助他們總結教訓,樹立信心,循循善誘,以理智方式指導他們,給他們指明成長的道路和奮斗的方向,促進他們?nèi)?、健康、和諧地發(fā)展。
三、特殊家庭學生的教育,更需要社會的密切關注
社會力量的參與可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也可以使學生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和支持。動員關工委、交警隊、派出所、法庭、政府、企業(yè)、村委會、居委會等共同參與特殊家庭學生的教育管理,形成社會化的育人體系。關工委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交警隊進行交通安全教育,派出所、法庭進行法制講座、傳授法律知識,政府給予行政支持,企業(yè)、村委會、居委會可作為社會調(diào)查和服務基地,聯(lián)動社會各方面教育的力量,使特殊家庭學生在全社會的支持下健康成長。
總的來說,只要我們充分發(fā)揮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面的作用,充分利用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的教育合力,為特殊家庭孩子的成長創(chuàng)造溫暖、和諧和充滿愛的環(huán)境,為他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就一定能讓特殊家庭的孩子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