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戟 尹辛成 靳 宜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yī)醫(yī)院·100010)
頸椎病是臨床常見多發(fā)病,在頸椎病的各型中以神經根型頸椎病較為多見,約占60%[1、2],目前對神經根型頸椎病多主張首先以非手術治療為主,采用的保守療法,如手法推拿、針灸、針刀、理療、封閉、理療、藥物外敷和內服等方法,近年來,我科采用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治療頸椎病,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共治療患者33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21例;年齡最大77歲,最小23歲,平均49.9歲。病史最短2周,最長半年。31例患者的MR檢查發(fā)現(xiàn)C4-7階段不同程度出現(xiàn)間盤向后方膨出或突出;在X線檢查中出現(xiàn)C4-5間隙狹窄患者8例,C5-6間隙狹窄21例,C6-7間隙狹窄9例。
美國杰西實業(yè)有限公司生產的ATLAS系統(tǒng)
(1)定位:患者仰臥位,頸肩部墊軟墊使頸部后仰,充分暴露頸前,C型臂X光機透視下定位治療的頸椎間隙,并標記進針點。(2)消毒:局部以2%碘酒、75%酒精常規(guī)消毒,鋪無菌單。(3)進針:術者位于患者右側,左手指觸及患者右側頸部頸動脈搏動后,手指自頸動脈內側下壓并向外輕輕按壓,于標記階段手指內側用1%的利多卡因局部浸潤穿刺點及椎前筋膜,右手持穿刺針于動脈鞘和內臟鞘間隙進入治療節(jié)段之椎間盤,C型臂X光機透視正位像顯示穿刺針位于椎間盤中央或略偏向患側,側位像顯示針尖位于椎間盤中后1/3,拔出針芯,沿針套旋入等離子刀頭,刀頭尾部通過電纜線連接于射頻氣化儀,將能量功率設置為1檔,踩壓冷凝腳踏約0.5-1秒。如患者出現(xiàn)刺激癥狀,立即停止,重新放置刀頭直至患者無刺激癥狀出現(xiàn)。左手把持針套,右手抓緊刀頭尾部邊緣,順時針勻速旋轉180-360°同時持續(xù)踩壓消融腳踏,再逆時針勻速旋轉180-360°同法踩冷凝鍵腳踏,重復操作3次。右手持刀頭尾部邊緣分別后退1-2mm和2-3mm,重復上述操作。(4)出針及包扎:旋出刀頭后拔出穿刺針,手指按壓3分鐘后粘貼敷料。其他病變節(jié)段治療相同。術后頸托固定制動1周。
2.3.1 治療標準(參考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的診斷治療標準制定如下治療評估標準),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2周對神經根型頸椎病所引起的疼痛、壓痛、麻木指標進行計分觀察。
(1)對神經根型頸椎病所引起的疼痛、壓痛,按VAS標尺刻度,分別在治療前后與患者標記數(shù)值,并按數(shù)值不同程度分為正常、輕度、中度、重度四級,并分別給予0、1、2、3不同的分值。
疼痛(壓痛):(VAS法)
正常:無疼痛,0分。
輕度:1—4,1分。
中度:4—7,2分。
重度:7—10,3分。
表1 VAS評分表
(2)麻木程度計分:
0分:無麻木。
2分:間斷麻木,變換頸部位置可緩解。
4分:麻木持續(xù)不減,改變頸部位置不緩解
2.3.2 療效判定標準
療效評定采用尼莫地平法:[(治療前計分-治療后計分)÷治療前計分]×100%,以百分數(shù)表示。
痊愈:100%;顯效:≥67%;有效:34%~66%;無效:≤33%
痊愈12例;顯效16例;有效5例;無效0例。
痊愈10例;顯效17例;有效6例;無效0例。
痊愈7例;顯效18例;有效8例;無效1例。
對比治療前后疼痛、壓痛的分值變化,經t檢驗,p<0.01,差別有統(tǒng)計意義(見表2)。說明鈹針治療有效,且療效顯著。
表2 患者疼痛、壓痛、麻木分值統(tǒng)計表
神經根型頸椎病主要由于髓核的突出、后方小關節(jié)的骨質增生、鉤椎關節(jié)的骨刺形成等原因對脊神經根刺激或壓迫所造成。引起各種臨床癥狀的機制有:一是各種致壓物直接對脊神經根壓迫、牽拉以及局部繼發(fā)水腫等;二是通過根袖處硬膜囊壁上的竇椎神經末梢支受壓迫、刺激;三是在前兩者基礎上引起的頸椎內外平衡失調,以致局部的韌帶、肌肉及關節(jié)囊等組織遭受牽連所產生的癥狀[3]。
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是利用髓核膠原蛋白分子螺旋結構中氫鍵對低溫敏感的特性,低溫使氫鍵斷裂后至螺旋結構收縮體積縮小但保留細胞的活性,是經皮全程透視導引下,通過雙頻射頻汽化棒在椎間盤中將射頻能量通過棒尖端的等離子刀頭發(fā)送,形成射頻電場,產生等離子體薄層,使粒子獲得足夠動能,打斷髓核的有機分子鍵,從而汽化部分髓核組織,加溫至70°C,既確保是膠原蛋白分子螺旋結構收縮,又能保持髓核細胞的活力,使髓核體積縮小,達到即刻解除椎間盤內增高的壓力,對椎間盤周圍組織神經根、椎動脈、脊髓等的減壓目的,以消除和緩解臨床癥狀[4]。等離子低溫作用明顯改善椎間盤退變引起的內部化學環(huán)境,誘導修復因子的合成,有利于局部的修復。
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較接受傳統(tǒng)保守治療來說具有療程短、定位準確的優(yōu)點,較切開手術來說精巧纖細的穿刺針和等離子刀頭,使手術操作過程更為安全簡便,同時避免了周邊正常組織的損傷,以及手術引起的退行性病變。由于刀頭極細,所以拔出穿刺針后,皮膚無創(chuàng)口,病人術后恢復迅速。
[1] 婁思權,張力.頸椎病專家答疑[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75-114.
[2] 于天源,林彩霞,梁軍.中醫(yī)推拿學[M].北京: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2002.5:103-105.
[3] 趙定麟.現(xiàn)代頸椎病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1.9:122.
[4] 王曉寧,侯樹勛,吳文聞,等.射頻消融髓核成形術治療頸椎間盤突出癥初步報告[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4,2(14):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