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梅,張清霞,黃 剛,張 勇,李彥俊
(1.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甘肅蘭州 730030;2.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甘肅 蘭州 730050;3.甘肅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甘肅 蘭州730030;4.蘭州大學醫(yī)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班主任制管理模式在護生臨床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楊雪梅1,張清霞2,黃 剛3,張 勇4,李彥俊1
(1.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甘肅蘭州 730030;2.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甘肅 蘭州 730050;3.甘肅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甘肅 蘭州730030;4.蘭州大學醫(yī)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目的 探討班主任制管理模式在護生臨床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對2013年來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實習的護生802人采用非班主任制管理模式,對2014年來實習的護生987人采用班主任制管理模式。將采用班主任制管理模式的護生根據(jù)不同學歷或學校分成10個班,每班90~100人,并確定班主任,明確班主任職責,成立班委會,班委和班主任共同完成班級管理工作。臨床實習7個月后,對不同管理模式的護生從護理禮儀知識、對護理職業(yè)的認同感、慎獨精神、人際溝通及合作能力、基礎護理操作能力5個方面進行考核評分。結果 實施班主任制管理模式的實習護生,其護理禮儀知識、對護理職業(yè)的認同感、慎獨精神、人際溝通及合作能力、基礎護理操作能力的得分明顯高于實施非班主任制管理模式的實習護生(P<0.05)。結論 在臨床實踐教學中采用班主任制管理模式,可使護生的歸屬感、責任感更強,能激發(fā)實習護生對護理職業(yè)的認同感、提高人際溝通及合作能力、增強慎獨精神、提高臨床基礎護理操作能力,能為護生將來迅速適應不同崗位、不同角色打下基礎。
班主任制;管理模式;實習護生
畢業(yè)實習是護生走向社會的第一步,也是適應社會角色多元化的開始[1]。隨著護理專業(yè)畢業(yè)生逐年增多,當前臨床實習護生的管理和教學工作已成為各個醫(yī)院護理部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實習護生來自不同的院校和地區(qū),教育模式、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的差異使其具有不同的觀念和生活、行為習慣[2]。目前,各醫(yī)院護理部對護生的實習管理多采用護理部帶教教師-護理單元帶教教師二級管理模式,該管理模式的缺陷是實習護生人數(shù)較多,科室只注重護生專業(yè)技術培訓,忽視了對護生思想、言行、工作、學習的動態(tài)管理,更沒有發(fā)揮護生在管理中的主體作用,導致諸多問題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3]。
班主任制管理模式是以班主任為核心,班主任與教學總帶教教師和臨床優(yōu)秀帶教教師對班級的各種要素進行統(tǒng)一計劃與管理的模式。以班級為單位的一切教育、管理方式都是圍繞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開展的。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是大型三級甲等教學醫(yī)院,每年接收近1 000名實習護生,為了實現(xiàn)教學的精細化管理,提升臨床教學質量,培養(yǎng)高素質、高情商的護士,2014年將班主任制管理模式應用到護生臨床實踐教學管理工作中,并與2013年的非班主任制管理模式進行比較,分析班主任制管理模式是否可以提高護生的臨床實踐能力,現(xiàn)介紹如下。
1.1 對象
對2013年來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實習的802名實習護生采用非班主任制管理模式,其中女生783人(97.6%),男生19人(2.4%);本科61人(7.6%),大專380人(47.4%),中專361人(45.0%)。對2014年來我院實習的987名實習護生實行班主任制管理模式,其中女生962人(97.5%),男生25人(2.5%);本科89人(9.0%),大專420人(42.6%),中專478人(48.4%)。兩屆護生在性別和受教育情況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臨床實習7個月后,對不同管理模式的實習護生從5個方面進行測試:(1)護理禮儀知識;(2)對護理職業(yè)的認同感;(3)慎獨精神;(4)人際溝通及合作能力;(5)基礎護理操作能力。每項1~5級評分,滿分25分。由科室?guī)Ы探處熢诔隹魄敖o予量化考核評分。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表1 不同管理模式的實習護生綜合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1 不同管理模式的實習護生綜合考核成績比較(±s,分)
管理模式非班主任制班主任制tP護理禮儀知識4.01±0.11 4.46±0.15 40.28<0.05對護理職業(yè)的認同感4.19±0.11 4.29±0.19 15.24<0.05慎獨精神3.67±0.20 4.14±0.16 39.24<0.05人際溝通及合作能力3.86±0.12 4.25±0.16 36.12<0.05基礎護理操作能力4.09±0.20 4.36±0.19 26.19<0.05
表1顯示:實施班主任制管理模式的實習護生,其護理禮儀知識、對護理職業(yè)的認同感、慎獨精神、人際溝通及合作能力、基礎護理操作能力的得分均高于實施非班主任制管理模式的實習護生(P<0.05)。
本研究提示采用班主任制管理模式可使護生的歸屬感、責任感更強,能激發(fā)實習護生對護理職業(yè)的認同感、提高其人際溝通及合作能力、增強慎獨精神、提高臨床基礎護理操作能力。
3.1 班主任制管理模式的實施
(1)將2014年來我院實習的987名實習護生按照學歷或就讀學校分成10個班,每班90~100人。
(2)班主任采取競聘上崗,基礎條件是副高或碩士學歷或取得講師資格的熱愛班主任工作的護理教師,公開競聘答辯,擇優(yōu)聘用為各班班主任,并頒發(fā)聘書。
(3)制訂班主任管理制度,成立班委會,班委包括班長、副班長、組織委員、生活委員、文藝委員、禮儀委員,班委和班主任共同完成班級管理工作。
(4)根據(jù)各院校的《臨床實習大綱》并結合我院的《實習護生管理辦法》來制訂班主任管理工作職責。
(5)班主任管理的內容包括:①關注護生思想動態(tài)。每月召開班會,讓護生暢所欲言,講出實習中、生活中存在的困難,班主任及時協(xié)調解決;采用不記名投票的方式,征求護生對科室?guī)Ы讨械囊庖姾徒ㄗh,將其反饋給有問題的科室,令科室提出改進措施。②每月舉辦人文輔導課,內容涉及如何減壓、如何提升人格魅力、護患溝通技巧、女性的穿著打扮。③舉辦演講比賽、辯論賽、趣味運動會等,豐富護生的文化生活,增強其榮譽感。④注重護生禮儀和面試技巧的培訓,增強護生的就業(yè)競爭力。⑤舉辦基礎護理操作比賽,提高護生臨床動手能力。⑥開辦職業(yè)防護講座,關愛護生,讓護生安心、安全、健康地工作。⑦提醒護生夜間不單獨外出,不和陌生人聊天,不輕信中獎之類的詐騙信息,不打黑車,不貪圖小便宜。⑧舉行優(yōu)秀實習生評選活動,實習末期,以班級為單位,根據(jù)醫(yī)院制訂的統(tǒng)一條件評選10%的優(yōu)秀實習護生,激發(fā)護生的工作熱情和成就感。⑨進行火災逃生演練,使護生記住火災逃生的要點,確保護生人身安全。
3.2 班主任制管理模式的效果評價
3.2.1 彌補護理部宏觀管理中的缺陷 原來我院護理部帶教教師除了負責教學工作外,還承擔大量護理部的管理工作,無暇顧及每位護生的思想、言行、工作、學習動態(tài)。而班主任制管理模式可以彌補這一缺陷,護理部可以通過班主任,更加及時、全面地掌握護生的思想動態(tài),做到未雨綢繆。
3.2.2 管理模式更科學化、精細化、人性化、規(guī)范化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集科學性、藝術性于一體的管理工作[4]?,F(xiàn)在的實習護生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班集體和班主任無微不至的呵護可以使他們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有助于增強他們對護理職業(yè)的認同感;實習護生的自主性相對較弱,讓他們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可以鍛煉其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學習能力。
3.2.3 提高了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和綜合素質 班主任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言行舉止、為人處事等,在學生教育和班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榜樣作用[5]。作為班主任,首先在言談舉止、為人處事、工作作風上要嚴格要求自己,給護生做出表率,克服工作中的不良情緒,努力學習,不斷查閱資料,學習相關的管理知識和心理學知識,給自己充電,完善自己。這樣,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就會逐步提高,從而更好地管理班級。
3.2.4 發(fā)現(xiàn)護生當中的優(yōu)秀人才,為醫(yī)院選留護士提供了依據(jù)班主任在班級開展的系列培訓和活動中,全面了解和認識每位護生,通過班級評選優(yōu)秀實習護生,為醫(yī)院每年的選留護士提供了更加真實可靠的依據(jù)。
班主任制管理模式為提高護生的人際溝通及合作能力搭建了平臺,使得師生間的信息交流更為順暢、護生間的關系更融洽,激發(fā)了實習護生的工作積極性,調動了實習護生自主管理、團隊協(xié)作的主動性。班主任制管理模式不僅能夠幫助護生更好地學習專業(yè)知識、提高素質、培養(yǎng)能力,而且在護生情感、意志、人格塑造以及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都將產生重要影響。
[1]李彤,盛芳,方紅,等.完善臨床帶教管理 提高護理實習質量[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7,25(11):111-112.
[2]葉郁,曾素珍,葉笑靜.班級制管理模式在臨床護生實習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浙江醫(yī)學教育,2010,9(3):30-32.
[3]張文嵐.2種不同班級管理方式的實驗及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6,24(3):110.
[4]王利群,李春卉,王紅明,等.班主任在護理專科學生培養(yǎng)中工作方法的探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06(9):64-66.
[5]郁舒雯.班主任工作與中職班級管理[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9(9):21-22.
G526.5
B
1671-1246(2015)14-00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