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靜水 (青海省婦女兒童醫(yī)院功能檢查科,青海 西寧 810007)
小兒病毒性心肌炎心電圖改變450例的診斷分析
程靜水 (青海省婦女兒童醫(yī)院功能檢查科,青海 西寧 810007)
目的:分析小兒病毒性心肌炎心電圖的改變、原因及對臨床診斷的意義.方法:對我院2012-08/2014-08收治的45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兒的心電圖進行分析和總結(jié).結(jié)果:450例患兒中415例(92.22%)心電圖有不同程度的改變,其中ST改變有82例(19.76%),T波低平36例(8.67%),T波倒置41例(9.88%),Q-T間期延長21例(5.06%);心電圖陽性檢出率與心肌酶譜陽性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小兒病毒性心肌炎多合并為心律失常,以心電圖改變?yōu)榛A(chǔ)進行診斷準確度高,在臨床上有推廣和應(yīng)用價值.
小兒病毒性心肌炎;心電圖;病毒性心肌炎
小兒病毒性心肌炎是兒童時期一種主要的獲得性心血管疾病,是導致兒童猝死的主要原因.患者臨床表現(xiàn)癥狀多且不明顯,病情輕重相差大、變化快,因此給早期診斷分析帶來許多困難[1].對臨床上確診為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多數(shù)患者存在心電圖異常,尤其是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兩大臨床表現(xiàn).心電圖改變靈敏度高,是早期發(fā)現(xiàn)心肌病變重要的診斷依據(jù).本研究分析了我院2012-08/2014-08收治的45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兒的心電圖特征,為更準確地確診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疾病奠定基礎(chǔ).
1.1 一般資料 對我院2012-08/2014-08收治的45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兒的心電圖特征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性 271例,女性 179例,年齡 2~14(平均6.3±1.4)歲.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分會心血管組制定的《小兒病毒性心肌炎診斷標準》,并且均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臨床癥狀,如胸悶、氣短、胸痛、心悸、嘆氣樣呼吸、呼吸困難、暈厥等.
1.2 方法 入院時對患兒進行全面檢查,休息10 min后采用日本光電 6511型心電圖儀常規(guī)掃描 12導聯(lián)心電圖,同時檢測心肌酶譜和肌鈣蛋白.對部分患兒做24 h動態(tài)心電圖監(jiān)測,檢測肝功能以排除肝功能異常對心肌酶譜的影響.入院后對患兒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包括維生素C、能量合劑、輔酶Q、阿托品、利巴韋林抗病毒治療.
1.3 臨床療效評估標準 臨床療效評估標準如下,顯效:臨床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心電圖示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好轉(zhuǎn),心電圖示得到改善或者基本恢復正常;無效:臨床癥狀和體征未見好轉(zhuǎn)或者加重,心電圖示無明顯變化.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 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當 P<0.05時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450例患兒心電圖結(jié)果 450例患兒中415例(92.22%)心電圖有不同程度的改變,具體的各型心率失常表現(xiàn)如表1所示.其中 ST改變有 82例(19.76%),T波低平36例(8.67%),T波倒置41例(9.88%),Q-T間期延長21例(5.06%).
表1 415例患兒各型心率失常表現(xiàn)
2.2 兩種方法檢出率比較 心電圖陽性檢出率與心肌酶譜陽性檢出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種方法檢出率比較 (n=450)
兒童的心肌代謝旺盛,較成人更易受到病毒感染而引起心肌疾病.小兒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者彌漫性病變,嚴重患兒會出現(xiàn)心率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癥狀.心肌的病變會引起心肌電生理活動異常,是通過心電圖診斷病毒性心肌炎的基礎(chǔ)[2].
心電圖是心肌細胞電生理活動的綜合體現(xiàn),可以準確反映心肌的傳導性、激動性、心肌代謝、心臟功能、電解質(zhì)紊亂等重要生理指標.由于病毒的感染,病毒性心肌炎患兒的心肌細胞受到嚴重的損傷,細胞完整性受到破壞,導致心電圖改變多樣.病毒的感染還會嚴重導致心肌除極程序的改變,心肌動作電位“0”相電位降低,復極順序改變,除極率降低,時間延長,引起傳導性的異常,出現(xiàn)多種心律異常.本研究發(fā)現(xiàn),心律失常多表現(xiàn)為竇性心律不齊和早搏,各占34.94%和28.92%,其次為房室傳導阻滯、異位性心動過速和心房撲動,心室內(nèi)傳導阻滯和不完全性右速支傳導阻滯發(fā)生率較低,這與文獻報道基本一致[3].除了心率失常外,ST改變、T波改變和 Q-T間期延長都應(yīng)受到診斷重視,診斷為心肌時應(yīng)該謹慎,可能是由于心肌受累和心臟功能不全引起.同時,體位改變、恐懼、發(fā)熱等都可能引起 T波改變,相應(yīng)狀態(tài)恢復后這種現(xiàn)象會消失.
臨床上在病毒性心肌炎的診斷中把心電圖改變作為臨床的重要依據(jù)之一.本研究證明,心電圖改變與心肌酶譜相比,心電圖改變對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診斷靈敏度更高.因此,心電圖改變對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診斷,尤其表現(xiàn)為心律失常的患兒具有重要價值.
綜上所述,小兒病毒性心肌炎多合并為心理失常,以心電圖改變?yōu)榛A(chǔ)進行診斷準確度高,在臨床上有推廣和應(yīng)用價值.
[1]鄭海濱.45例小兒病毒性心肌炎心電圖改變特點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3,19(9):147-148.
[2]張曉新,高迎春,劉慧波,等.小兒病毒性心肌炎40例心電圖特點分析[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3,21(4):225-226.
[3]張 菁,楊志亮,張乾忠.小兒病毒性心肌炎心電圖改變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8,23(5):379-380.
R725.4
A
2095-6894(2015)03-111-02
2014-12-18;接受日期:2015-01-05
程靜水.本科,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小兒心腦電圖.Tel: 0971-8179471 E-mail:5113033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