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朝陽 (福建省安溪縣醫(yī)院外科,福建 安溪 362400)
老年結腸癌患者31例治療時機和方式選擇
傅朝陽 (福建省安溪縣醫(yī)院外科,福建 安溪 362400)
目的:探討老年結腸癌患者的臨床診療時機,分析最佳治療方式.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 2007-12/2010-12期間收治的31例結腸癌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對不同治療方式和時機療效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行病理根治切除術患者 3年生存率為70%(14/20),顯著大于切端陽性患者(P<0.05).經過常規(guī)治療后進行限期手術的患者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少于急診手術患者(P<0.05).限期手術患者 3年生存率為68.8%(11/16),急診手術患者為33.3%(5/15),兩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治療時機和治療方式是影響手術效果的重要因素,有針對性地制定選擇手術方案,延長患者生存率.
結腸癌;治療時機;治療方式
我國結直腸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不斷上升,結直腸癌已成為嚴重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1-2].尤其結腸癌發(fā)病增長較快,成為結直腸癌發(fā)病最多的部位.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31例結腸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和隨訪資料進行歸納分析,對其臨床診療方法和治療效果進行了討論,現介紹如下.
1.1 臨床資料 樣本選自我院 2007-12/2010-12期間收治的31例老年結腸癌患者,所有患者經手術和病理確診,年齡51~76(平均62.5±3.44)歲,跟蹤調查時間為3年,31例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見表 1.選擇標準如下:①年齡處于51~78歲之間;②無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患者術前主要合并癥為血便 11例(35.5%),腹痛5例(16.1%),便秘、腹瀉、便頻等大便性征改變15例(48.4%),TNM臨床分期I期 4例,II期11例,III期10例,IV期6例.
1.2 治療方法 所有結腸癌患者采用不同的手術方式進行切除治療,在進行手術前,采用 CT及 B超檢查手段確定腫瘤類型、位置、大小等情況.患者根據手術時機分為限期手術組(16例)和急診手術(15例).①限期手術:在進行切除術治療前針對患者出現的高血壓、貧血、低蛋白等病癥進行前期治療,對于腹痛、便秘等結腸癌并發(fā)癥采用非手術治療給予明顯緩解,采用鋇灌腸和纖維結腸鏡檢查等方法,對腫瘤情況進一步診斷,術前行清潔灌腸等,經過 7 d左右的非手術治療后行結腸癌手術切除治療.②急診手術:患者入院12~48 h內即給予手術切除治療.
表1 結腸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 (n=31)
手術方式:20例行病理根治性切除術,5例行鏡下切端陽性,6例行肉眼切端陽性,術后常規(guī)化療,定期為病患進行身體各項常規(guī)指標檢查.
觀察記錄31例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3年期隨訪患者 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隨訪率100%.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錄入 Excel 2007進行整理,建立數據庫,使用 SPSS19.0進行統(tǒng)計分析.
采用限期手術和急診手術的兩組患者手術情況及隨訪生存率情況比較見表 2,不同切除手術患者 3年期生存率情況比較見表3.
表2 限期手術和急診手術患者手術及隨訪情況比較[n(%)]
結腸癌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晰,腫瘤發(fā)展過程復雜,選擇合適的治療時機和治療方式對于患者預后康復有重要意義,結腸癌手術以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和改善患者生存質量為最終目的.梁寒等[3]研究發(fā)現,根治度是影響患者預后生存的重要因素,提高根治性切除率可以有效延長患者生存期.本研究采用了病理根治性、鏡下切端陽性、肉眼切端陽性三種切除手術,其中病理根治性手術切除率最高,患者術后3年期生存率顯著大于切端陽性手術患者(P<0.05),可見手術方式對于患者預后有重要影響.對于結腸癌晚期患者,尤其是經全身腹腔化療采取二次手術切除的患者,為延長患者的生命,根據患者自身病情,腫瘤切除手術要盡可能徹底.
表3 不同切除手術患者生存率比較 [n(%)]
結腸癌患者的死亡率相對較高,其治療方法通常以手術為主,并術后化療及藥物治療的綜合治療.一直以來手術被認為是根治結腸癌的最有效方法,傳統(tǒng)觀點認為及早發(fā)現和治療是最佳的手術時機,但在進行手術時機選擇時,需根據患者的腫瘤特征、分化程度等狀況來確定.有研究發(fā)現,對于腫瘤≤3 cm的患者應先合理使用化療及藥物進行保守治療[4].本研究中限期手術在術前針對患者自身并發(fā)癥,采取非手術常規(guī)治療方法對患者腹痛、便秘及高血壓、貧血等癥狀進行緩解治療,并充分依據病理特征、病變部位、大小等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取得更好的手術治療效果.限期手術的術前準備更加充分,有效減少了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遠期效果來看,術前對并發(fā)癥的緩解治療,降低了手術風險,患者治愈率明顯提高.限期手術患者 3年生存率顯著大于急診手術患者(P<0.05),優(yōu)化選擇手術時機已經成為當今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綜上所述,根據患者自身病癥及身體狀況,選擇手術治療時機和治療方式,制定針對性的手術方案,從而使得患者的并發(fā)癥較少、手術復發(fā)率低、預后效果良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萬德森.我國結直腸癌的流行趨勢及對策[J].中華腫瘤雜志,2011,33(7):481-483.
[2]王 寧,孫婷婷,鄭榮壽,等.中國2009年結直腸癌發(fā)病和死亡資料分析[J].中國腫瘤,2013,22(7):515-520.
[3]梁 寒,郝希山,王曉娜,等.723例結腸癌患者術后多因素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2004,31(6):343-348.
[4]李曉霞,唐元新.老年結腸癌患者預后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2011,18(7):732-736.
R735.3+5
A
2095-6894(2015)03-097-02
2014-12-17;接受日期:2015-01-05
傅朝陽.本科,副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胃腸道腫瘤.Tel: 0595-32295321 E-mail:254179527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