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田
【摘要】:橋頭跳車與公路橋頭的伸縮縫息息相關,橋頭引道處的差異沉降或伸縮縫破壞而使路面縱坡出現臺階,會導致車輛產生跳躍的現象,引起安全事故,橋涵構造物兩側與路堤填料銜接處的差異沉降而使路面出現明顯不平整,進而導致車輛通過時產生跳躍的現象橋頭跳車是公路和城市道路建設的質量通病,對行車安全和舒適性均產生嚴重影響,該文對跳車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防治措施和處理辦法。
【關鍵詞】:橋頭跳車;原因;處理
目前隨著路橋建設的發(fā)展,尤其是公路建設數量的增加,各種汽車的形式速度也在不斷地增加,人們的需求也不斷地提高,除了考慮速度以外也對車的舒適度和安全性的標準也隨之增加,但是對公路橋梁建設來說有一個制約因素,那就是橋頭跳車的問題,嚴重阻礙了路橋建設的發(fā)展。
一、橋頭跳車的概念
其實,橋頭跳車就是指路面的下沉,橋涵兩端的整體下沉,這樣就會產生臺階,導致行車出現不穩(wěn)顛簸的現象,這就是所謂的橋頭跳車。橋頭跳車是怎樣形成的呢,是由于橋臺背填料的下沉,出現裂縫,嚴重的影響了車輛的速度。橋頭跳車的現象會損害汽車的本身,降低了行車的安全性,甚至容易引起安全事故。橋頭跳車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它對車、路面、橋基等伸縮縫都會造成嚴重的沖擊損壞,除此之外還會增加汽車的油耗,增加公路的維修費用,還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
二、橋頭跳車產生的原因
導致橋頭跳車的因素是很多的,主要原因還是路面的不均勻沉降,路面路基的剛度突變等,還與車輛本身的抗振性有關。本文主要分析了橋頭跳車產生的原因。
1構造差異
橋梁自身的壓縮可能性不大,因為橋梁本身屬于剛性的,沒有壓縮的可能性,路基則不是,屬于柔性體,它們各自的填料不同,大多數就地取材,有的需要選擇抗變形能力強的材料,或者是彈性模量來參考。但是無論是哪種型的橋臺,均是臺后填土彈性模量的千倍左右。所以這兩者在沉降的方面都產生了明顯的差異,柔性材料吸收的能量巨大,剛性材料吸收的能量很小,所以剛柔在突然轉化的過程中就會產生突然地變化,引起跳車。
設計差異
在設計時也需要進行仔細的研究,尤其是對橋下地基的研究更應該仔細,對一些土層要進行加固處理,一般是處于承載力較高的巖土層上,還要擴大基礎的布樁,所以這些土層的沉降量較小。有時臺后填的地基未進行加固處理,遇到難以處理的軟土地基就會產生壓縮和沉降差,所以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路橋設計的時候需要按照各自的指標進行。根據相關的文獻規(guī)定,告訴公路的沉降范圍是有一定的范圍的,一般橋臺與路堤是小于10cm,路段是小于30cm,這兩者是不同的。根據實際經驗,公路上的錯臺大于1.5cm時就會出現跳車的現象。
2施工不當
橋臺的施工也是十分重要的,無論采用哪種施工方法,實體都是均質等密體,整體性較好,這鐘方法是十分穩(wěn)固的,基本很少收到外界的影響,不會發(fā)生改變,后臺的填土則不會產生這種變化,在施工工藝上也有所不同,后臺填土在施工上應該采用分層的建筑、分層壓實,但是實際的過程這個部分是最困難的過程,由于作業(yè)面小,橋臺的后填背處利用大型的機械很難進行施工,這是屬于作業(yè)盲區(qū),無法達到橋臺施工緊密度的要求,另外填料中的孔隙還會影響沉降,這些種種原因都是橋頭跳車產生的原因。路基也會給橋頭跳車產生影響,路基的密實度不同會影響著路基的沉降,路基的填土過高也無法達到規(guī)范要求,時間一久就會導致填土高度變小而產生沉降,最終導致跳車。
3環(huán)境的影響
臺身部分基本不會收到環(huán)境的影響,而臺背的地基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大,尤其是溫度和濕度都會產生明顯的變化,尤其是軟土地基,會使路基側向一定,使路面的剛度下降,最終導致橋臺和臺背的填土整體下沉,出現橋車的現象。
三、橋頭跳車的處理措施
1合理設置橋涵構造物
對橋涵構造物的設計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步驟,它的設計能夠有效的避免橋頭跳車,尤其是在設計的時候要充分考慮路基的情況,填方的高度及橋涵的位置等,在進行選擇的時候應該考慮河面跨徑的大小及后部的防護工程,避免河面的跨徑大于橋涵。
2加固處理臺背填筑前的地基的跨徑
對臺背的軟弱地基的處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舉措,處理好這部分地基能夠很好的控制橋頭跳車。目前我國的大部分地區(qū)都對軟基的處理采取了很多做法,例如排水固結法、換土法、振動碎石樁法等,這些方法都是十分必要的。在運用這些方法的時候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最大限度的減少沉降,縮小橋臺與路堤的沉降差。
3嚴格控制材料質量
道路橋梁路面的鋪裝對于原材料的質量有著很高的要求,施工的過程中要保障原材料符合標準和要求,混凝土再生產過程中對于沙石、水泥以及外加劑的配比有著嚴格的要求,因此在商混生產的過程中要保障原材料符合施工標準,水泥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要符合行業(yè)標準,保障混凝土的而耐久性、塌落度、以及強度,同時要控制水泥的含堿量,因為骨料與水泥中的堿在一定的條件的影響下,會發(fā)生化學反應,進而影響混凝土的質量,導致道路橋梁路面的橋頭跳車出現問題。
4地基處理
人工和機械是墊層換填法進行墊層的主要工具,它的原理是利用人工將淺層中的泥土取出來,然后用碎石等堅硬的物質填入進去,從而達到換填。在進行換填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當填埋深度大于一米時就要加一層土工布,這樣會使功能實現最大化,這種換填的方法還是為了保證工程需要,讓其承受更大的壓力,另外,這種方法對路橋工程中的地基凍脹也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在上面加一定的重物,對下面的軟性物質進行壓縮,提高它的硬度,從而達到施工要求,硬度較高的地基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地基。利用這種方法是用巨大的壓力給泥土施壓從而減少軟土中的水分。但是要在泥土中使用這種方法要注意時間的選擇。這樣能夠有效的避免橋頭跳車。
四、結束語
由于橋頭跳車從表面上看是橋臺和路堤的沉降差造成的,而實質上影響橋后和路堤沉降差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從地基、路基和路面三方面對橋頭沉降提出處理意見。由于施工中受到種種條件的制約,無法做的十分的完美,還應該加大對這方面的研究力度,爭取使橋頭跳車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
參考文獻:
[1]陶忠平. 公路水運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J].建筑工程技術,2001.
[2]姜家全. 公路軟土地基路堤設計與施工技術規(guī)范[J].工程技術監(jiān)督,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