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樞
夢回玉米飄香的故土
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無知
每一株都讓我仰視
——題記
玉米是常見的粗糧,但凡農(nóng)家子弟都再熟悉不過了。在感覺上,玉米是性感而有韻味;在口感上,或甜或苦,或爽口或細(xì)膩,頗容易引起思緒上的反芻。而當(dāng)今的鄉(xiāng)下黃土地、紅土地、黑土地,種下的玉米分早、中、晚,品種也分水果甜、糯玉米、高淀粉、低淀粉、粗放型、高放型等等。隨之而來的,又有了播種時間之分,上市早遲之別等等。跟隨市場經(jīng)濟(jì)的變化而變化,跟隨市場規(guī)律而種地,這就是當(dāng)今的大農(nóng)業(yè)、大土地、大農(nóng)民。
每年啃玉米是從端陽節(jié)前后開始的,它們飽滿地成熟了,肥壯如啄木鳥抓緊樹干一樣緊緊貼在玉米桿上,黑黃的玉米須貼服在外殼。剝開外衣,黃燦燦的玉米粒排列整齊,確實招惹人十分地喜愛。從端陽到處暑,大約兩個多月的時間里都是玉米上市的時節(jié),菜市場里總會有新鮮玉米棒子供人挑選采購。城里人挑剔挑食,在大魚大肉后總喜歡素食、粗糧,新鮮玉米就是最受歡迎的粗糧。新鮮嫩氣、米粒整齊、色澤耀眼的是上等,城里人在賣者的籮筐里翻上翻下,甚至來個“底朝天”,樸實的賣者并無怨氣,反而和顏悅色幫助挑選,“咔嚓、咔嚓”地撕開幾包,“你看,這苞谷棒子多嫩氣,多密實……”雙方對視而笑,愉快成交了。
我愛啃玉米。每每新鮮玉米上市時節(jié)里,我總愛買上幾根,有時剝了米粒做玉米稀飯,更多是直接把鮮玉米棒放在蒸屜里蒸熟,揭開蓋子,一陣陣香甜的氣味撲面而來,于是拿來手捧一根,一排排有條不紊、不急不緩地啃,左邊到右邊,右邊到左邊,搖著頭像吹口琴,細(xì)細(xì)咀嚼,用心體味,這真是別有滋味。玉米粒的嫩、甜、香,順著口一路滑進(jìn),不僅是色香味美的享受,更是營養(yǎng)養(yǎng)身的享受,補充了人體所需的維生素,養(yǎng)顏、開胃,降膽固醇,還享有腸道清潔夫的美稱,更享有“黃金主食”、“黃珍珠”等美譽。
有滋味的,不僅是啃玉米,對于我還有其他更多的故事……
在川北丘陵,我們老家都稱呼玉米為苞谷,還有叫玉米棒子,每家每戶都種植。玉米育苗棚里,滿眼都是青青綠綠、整整齊齊。移植玉米苗的時節(jié)說來就來了,鄉(xiāng)間的土地變得蓬松而柔軟,在細(xì)雨的滋潤下,像巨大的乳房,充滿了母親的氣息。村民們肩扛鋤頭、手提玉米苗走進(jìn)田野,用鋤頭像小雞啄食似的挖出一個又一個窩,另一人會撅起屁股把玉米苗放進(jìn)窩里,再用泥土埋實。這些青綠的玉米苗,移栽后的間隙大,陽光足,很快和土地融為一體,就迫不及待地,張開了生命全部的觸須,吮吸土地的乳漿,吮吸陽光雨露。小苗長大一點,勤勞的村民就在玉米地里除草、施肥,我們小孩子一般在放學(xué)后、假日里也必定會安排簡單農(nóng)活。天剛亮,我就被父母叫醒,不情愿地被拉到玉米地里去干活,早晨的玉米地里滿是露水,玉米葉上可見晶瑩透明的水珠掛著,一走過去,頭發(fā)、衣裳都會濡濕。相比較而言,這清晨的露珠不算什么,日頭漸漸升高,吸收了陽光的玉米葉更挺拔了,葉子外沿十分鋒利,刮在臉上、手上生疼,咸汗水一混合劃破的口子,那滋味不好受,所以必定小心翼翼,低俯著頭走。小孩子的天性吧,我在玉米地施肥總是一陣瘋跑,施肥的量有些窩子里多,有些窩子里少,期間我憤憤打斷阻擋我眼睛視線的玉米葉,父親心疼地訓(xùn)斥我愛惜作物莊稼,“你這樣把玉米葉子打斷了,猶如打斷了玉米的手臂,無法吸收陽光生長了,能好收成嗎?”農(nóng)村人家的早餐一定是用玉米粉加紅薯、南瓜等煮一鍋的糊糊,土話叫“攪團(tuán)”,香甜可口。但日復(fù)一日的吃“攪團(tuán)”,小孩子們也會膩得慌。小孩子自然有“妙法”改變,那就是在放牛的時候潛入苞谷地里“順”一兩個玉米棒子,躲在山溝里用柴火燒熟,吹一吹灰,拍打拍打上面的土,就一口一口啃食,享受別樣的香味?,F(xiàn)在,農(nóng)村也逐漸推行天然沼氣燃料,“燒火苞谷”也不常見了,只留在了農(nóng)村人家的記憶里,回想反芻。
我愛啃玉米,還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故事?!稗r(nóng)村娃的出路在讀書。”這是山村人家的樸實想法,高中考大學(xué)又是重中之重,格外受到重視。那一年的高二,我的期末成績沒有考好,還滋生了一些“嬌氣”。母親看到我如此,在村里都抬不起頭,以往我一直是他們的驕傲,成績名列前茅。父親就更著急了,“走,上山掰玉米!天天不想學(xué)習(xí),沒吃苦!”那是驕陽似火的二暑天氣,室內(nèi)都汗流浹背何況在烈日下,在能劃破皮膚的玉米地里,汗水流下來濡濕了衣衫,臉上劃破一道一道長口子,我就在玉米地里進(jìn)行“鍛煉”。如果說掰玉米只是手腳活兒,那肩挑玉米下山就是更艱巨的“苦行”。我個頭小,更沒有用肩膀挑過什么重物,那就挑兩個半框,近百斤。當(dāng)扁擔(dān)放在肩頭的時候,硌得生疼,下山的道路崎嶇不平,還有溝溝坎坎,我就像喝醉了酒的人在路上顛簸,走不穩(wěn),不小心還會被路旁帶刺的雜草劃拉皮膚,鮮血直流。夜里,我已經(jīng)累得筋疲力盡,母親為我挑選嫩玉米煮熟了,我看著晶瑩鮮嫩的玉米粒,一小口一小口地啃,這勞動之后的品嘗讓我對生活有了新的認(rèn)識,我暗下決心要努力、吃苦。
往事并非如煙,回憶不單是無聊,而是對生活、人生的再思考?,F(xiàn)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部分人雖然大魚大肉、野味海鮮,出入高檔酒肆,奢靡浪費,但是他們的心卻空了。我回想起那吃“攪團(tuán)”、啃玉米棒子的日子,卻又是那么實在。精明的商家推出了“玉米營養(yǎng)粉、天然玉米粉…… “然而我吃了感覺還是沒有自然的好,沒有土生土長的好。我執(zhí)著地追求玉米的原生香甜,我喜歡啃玉米。
歲月已逝,村莊漸遠(yuǎn),啃玉米,這樸素的玉米香,還連接著鄉(xiāng)村的記憶,讓人回味悠長。
在川北的一個黃土丘陵,有個村莊叫泉水村,那里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我的故鄉(xiāng)。中國的村莊太多了,不知道老祖宗為什么選了這么一個名字,山里彎彎沒有水,山上石頭不少,名字卻取了“泉水”。沒有人能回答我的疑慮,當(dāng)我冥思苦想的時候,仿佛看見祖先那襤褸的衣衫,走在崎嶇的山路上,滿懷悲滄和凄涼,來到這個貧脊多石頭的山溝溝里,渴望在這里找到希望的泉水。這里只是一個普通的小村子,村里李姓人居多,還有郭姓丁姓部分人。
泉水村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的只是老人一代一代傳的口述歷史。我們郭姓人家到底是如何到這里的,老人們已經(jīng)說不清楚了?,F(xiàn)在,村子里的人已經(jīng)多半外出務(wù)工,只有少數(shù)老弱婦孺留守在村子里。偶然回想起這個村子,這個我出生的村莊,似乎已是久遠(yuǎn)的過往,我們年輕人也是村莊的過客了。
小村的村口有座八神廟,是村莊里最有說服力的見證。在記憶中,老人們不只一次說過八神廟的來歷,更多的是神廟的靈驗。廟里的菩薩曾經(jīng)在文革中搬藏到村里一個廢棄的地窖洞里,但還是被村里一個瘋子砸壞了,老人們一聲聲嘆息,對于這個搞破壞的瘋子卻無可奈何,最后聽說瘋子在一次酒醉后摔死了,老人們才說“這是報應(yīng)”。后來,人們又把神廟修起來,就在小學(xué)校的旁邊,請來工匠接頭續(xù)手,還請了我們當(dāng)?shù)貓鲦?zhèn)聞名的書法家寫了匾額。寫匾額的書法家很認(rèn)真,那個星期天我看著他測量匾額的尺寸,用鉛筆劃出書寫的范圍和格子,然后很仔細(xì)地書寫了俊秀的字來。廟還是那么孤寂,只有逢年過節(jié)才有村民祭拜,平日里都冷秋秋的毫無生氣。相對于八神廟的落寞,廟宇前那棵高大的柏樹卻名揚縣城,轟動十鄉(xiāng)八里,是村里最寶貴的財富和榮耀。這棵柏樹的年齡很老了,老人們說也有一兩百年了吧,三個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勉強圍住它,它高大挺直的軀干上有一兩個大洞,那是滄桑見證,冠頂?shù)闹ρ窘诲e,翠綠如云。樹下是一塊平壩,曾是我們孩童的主要游玩場所,在那里我們度過了難忘的時光,我們打鬧嬉戲,我們做游戲,過家家……老人們講,這棵柏樹現(xiàn)在很孤單,有你們小孩子和它玩耍,它會高興。原來,曾有與它朝夕相伴的另一棵大柏樹在70 年代修建縣城大禮堂的時候奉獻(xiàn)了自己。老人們講,那棵大柏樹比現(xiàn)在這棵還要大,一棵樹就修建起來一個可以容納2000 多人的大禮堂,多大的禮堂呀,里面的桌椅板凳都是一棵樹的木料。這么大的樹是有靈性的,失去了伴侶的大柏樹曾經(jīng)一度枯黃,老人們都嘆息“樹傷心死了”,轉(zhuǎn)年后大柏樹又神奇地活了過來。詩人艾青說:“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這村里的大柏樹,也一定愛著這土地,愛著這里的村民,無論年景好壞,無論狂風(fēng)暴雨,大柏樹都挺立在村頭,守護(hù)著這里的村民。
在村莊的山頭上遍布著名叫“漿疙瘩”的石頭,石頭多自然草少,更沒有可耕種的土地。然而上天眷顧,在這樣的條件下卻適宜橄欖樹。油橄欖樹是地道洋產(chǎn)品,發(fā)源地?fù)?jù)推測位于敘利亞,出現(xiàn)時間在距今6000 年前,屬于最古老樹種之一。1964 年,周恩來總理從阿爾巴尼亞引進(jìn)了橄欖樹苗,現(xiàn)在已在四川、甘肅、云南、陜西、福建、臺灣六省區(qū)有種植,泉水村山頭上的橄欖樹就是最早種植的一批油橄欖樹。俗話說“桃三李四橄欖七”,橄欖需栽培7年才掛果,已經(jīng)50 多年的橄欖樹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山村一道風(fēng)景線,致富線。《圣經(jīng)?創(chuàng)世紀(jì)》中記載諾亞方舟的故事,第三次從諾亞方舟上起飛的鴿子銜回一個橄欖枝,向幸存的生靈報告:洪水已經(jīng)開始退卻,幸福即將來臨。從那時候起,橄欖樹就成為和平的象征,也是奧林匹克運動精神的象征?!皳?jù)說2008 年北京奧運會所用的橄欖枝就是從我們這個山頭上摘取的。”樸實的山村人都這樣自豪。
山村有油菜,金燦燦的油菜花開了,猶如多情的少婦,向你拋灑著媚眼,誘引來蜂蝶飛舞,穿梭其間。風(fēng)輕輕拽著油菜花的衣裙,在田野里慢慢舞動,跳起了無聲歌舞把大地鋪染成一片金黃的海洋,絢麗耀眼??諝庵凶匀灰睬逍绿鹉伷饋恚翘鸾z絲的味道就恍惚看見了秋收的豐碩果實。高粱,那瘦瘦高高的高粱。修長,水靈,枝葉舒展。高梁籽釀酒,高粱桿編制席子,還可以把高粱葉子做成鍋蓋。還有稻谷,它的苗從小到大都干凈,光亮,招人喜歡,穗子垂下時有說不出的美。在房前、屋后當(dāng)然有杏樹、桃樹,隨便搭個棚子就可再種植上絲瓜、佛手瓜……前一陣子我回了一趟老家,看見不少小樓房,頗有感概。也就十幾年的時間啊,很多童年的記憶已經(jīng)消失了,小洋樓、水泥公路、化肥、三輪車、面包車、轎車……一切都被現(xiàn)代化取代,傳統(tǒng)不見了蹤影,年輕人都不再呆在鄉(xiāng)村。我們?nèi)绾稳ミm應(yīng)這種變化呢?可能很少有人去認(rèn)真地考慮吧。在我的記憶中,村莊里的房屋改建并不頻繁,最早都是用土夯筑的墻壁,有一尺多寬,里面加有竹條增加拉扯力。后來,也就是90 年代吧,才開始用紅磚修建房屋,小青瓦的三間外加一個偏棚,都很樸素。我在想,要是我回到故鄉(xiāng),是不是也修建起小洋樓了?鄉(xiāng)村的婚娶是大事,吃三天流水席,大碗大碗的蒸菜、燉菜是主角,小孩子都興奮得不得了,還可以向新娘子討要喜糖?,F(xiàn)在,聽說辦理嫁娶都到縣城酒店了,誰家嫁娶,村戶也就只派個代表趕車去參加,吃了中飯就得坐車趕回來,婚宴雖也排場大氣,卻少了很多鄉(xiāng)情味。
艾略特說“村莊是一個人的歸宿”。泉水村在變,由外到里,從外表到內(nèi)心,無論年老者還是年少者,但是它一直堅持在那里,山彎彎還是山彎彎,山頭還是山頭,渺小、淡定,在史書上沒有記載,在地球上卻真實存在,正如一句詩所說“小村還是小村,土地還是原來的土地,盡管在風(fēng)中,不停地?fù)u擺。”
在故鄉(xiāng)的原野上,草叢中的野花和繁盛的莊稼花讓我癡迷。雖然離開曾經(jīng)給予我快樂、悲楚和憂傷的鄉(xiāng)村,但在夜深人靜或秋雨綿綿的寂寞時節(jié),我的心里不免升騰起一絲想念和渴盼。
我的故鄉(xiāng)是丘陵,在四川東北部的山區(qū),那里的農(nóng)家兒女干活都很早,“家貧早當(dāng)家”清苦的日子讓村里孩童四歲左右都開始背起背簍,拿起鐮刀跟隨父兄上山下地去割草,分擔(dān)起家庭的一部分責(zé)任。正因此,我們早早地與原野上的、河溝邊的花草結(jié)下了情誼,也留下了我們揮灑的汗水。清晨,鄉(xiāng)間還灰蒙蒙一片,我們就出發(fā)到了山上,此時的青草沾滿露珠,還濕漉漉的散發(fā)著潮濕的清香,我們埋頭一把一把的刈,露珠打濕了我們的褲管,也浸透衣袖。日頭升起來了,天空湛藍(lán)湛藍(lán),猶如藍(lán)色的天幕。背簍也早就被青草填滿,還堆起了一個高高的小山丘。我們望一眼鄉(xiāng)村,陽光下的村子寧靜,偶爾的雞犬吠聲讓人感到寂寞;我們也眺望遠(yuǎn)處連綿的山頭,心中不免莫名惆悵。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的度過,完成任務(wù)后的我們當(dāng)然也有部分閑暇。當(dāng)我們把光溜溜的身子浸入清澈的河流水里,當(dāng)我們躺在細(xì)軟的泥土上或雜著野花的草叢里,曬著暖烘烘的太陽,聞著泥土、青草和莊稼的清香,望著天際上的流云,心里真是不知道世間還有什么憂愁,刈草割傷的指頭疼痛,偶爾升起心間的寂寞和惆悵也煙消云散,隨著暖暖的風(fēng)跑得沒有了蹤影。我們就這樣享受著,像躺在了母親溫暖的懷抱里。
孩童總是活潑好動,有精力調(diào)皮搗蛋,更是“初生牛犢不畏虎”。在小時候,那時的村莊人家大多還比較清苦貧寒,少有人家有大院子,更不要說在院壩里面種植花草了。只有村東頭一家殷實富裕,也有一個大院,聽說里面種植了名貴的花草,這自然勾起我們小伙伴的心,可那戶人家有威嚴(yán)的門樓,高大的院墻以及門口的惡狗擋住了我們尋覓的腳步。春天,草長鶯飛,大約是上三年級的年紀(jì),我和小伙伴突然就有了勇氣和興致,要去欣賞那個大戶人家的花。從門口很顯然不能進(jìn),我們計劃繞到院墻的側(cè)面,爬上高墻從墻頭看花。那墻真高呀,我們只好采用“疊羅漢”的方法,大家先后有序,用肩膀一個托起一個上墻。我頭一個蹲在地上做“踏石”,先扶著墻角,另一個小伙伴踩在我的肩頭,我扶著墻憋足氣,挺著勁頂著我的小伙伴站起來。可當(dāng)我剛站直身子,只聽他在頭上“哇”一聲尖叫并栽倒下來,原來他不小心扎著墻頭上安插的尖刺,手上也被刺出了血。他趴在地上摸著摔疼了的屁股,“哎喲喲”地聲喚著,皺眉咧嘴,樣子十分狼狽可笑。還沒等我們笑話他,只聽“汪汪”一陣狗叫,“嗖”一聲,那條看門狗已經(jīng)沿著墻竄上來,對準(zhǔn)我那小伙伴的屁股撲去……
我們連滾帶爬,跑了有半里地才逃脫。喘息一陣后,只見我的小伙伴手掌上全是血跡,褲子也被狗扯開了一個大洞,屁股蛋子也漏出來了。我們知道闖了禍,躲進(jìn)附近的小樹林,直到天黑才回家。小伙伴自然會受到他爹的嚴(yán)厲審問和一陣抽打,我雖然沒被家里人抽打,但遭到奚落。父親樂呵呵看著我的窘態(tài),把我拉到他的懷抱里,輕聲對我說:“要看花,何必非要爬墻頭。田野里不是也有花嗎?”
哦,田野里的花,那些守望著鄉(xiāng)村的花!當(dāng)春風(fēng)吹綠丘陵,腳下的土地也就成了花園:那綠草叢中的野花,或大膽的探出頭,或嬌羞的隱著身子藏在草葉下,一朵、兩朵、三朵……雖然嬌小,可無邊無際的繁多,數(shù)也數(shù)不過來。午后的陽光正濃,放牛的我們總在山坡的綠草叢中翻滾,骨碌碌向左滾一圈,一張眼就發(fā)現(xiàn)一朵野花正笑我們,回轉(zhuǎn)來滾向右邊,也有幾株野花就在耳邊,向我們傾訴秘密。菜園里的各種蔬菜、瓜果也不一例外開起了花兒,正使勁向著太陽索要營養(yǎng),等待著用收獲妝扮自己;房前屋后的桃花開了,粉白艷紅,嬌滴滴的猶如林黛玉。梨花開了像雪,一層一層的鋪滿枝頭……更為壯觀的是田地里的莊稼花,當(dāng)金燦燦的油菜花開了,猶如多情的少婦,向你拋灑著媚眼,誘引來蜂蝶飛舞,穿梭其間。風(fēng)輕輕拽著油菜花的衣裙,在田野里慢慢舞動,跳起了無聲歌舞把大地鋪染成一片金黃的海洋,絢麗耀眼??諝庵凶匀灰睬逍绿鹉伷饋恚翘鸾z絲的味道就恍惚看見了秋收的豐碩果實。夏天,絲瓜花、南瓜花開成一朵一朵的金黃,芝麻花開成了雪白,蠶豆花開成了紫紅。秋季里雖然花少了許多,卻也有野菊花傲霜而立,站在路旁顯得有點寂寞。這田野里的花擁有大氣勢和大能量,守望著鄉(xiāng)村,準(zhǔn)時開放,一開就席天卷地,能把大地山川改了顏色,也讓鄉(xiāng)村泛起濃濃的情意。
小伙伴們愛鄉(xiāng)村,更愛鄉(xiāng)村的花,是這花妝扮鄉(xiāng)村,增添著鄉(xiāng)村的別樣氣息。鄉(xiāng)親們當(dāng)然愛給予他們生存的鄉(xiāng)村,更愛這田野里的花,不過在他們的眼里,花不是小伙伴們用來嬉戲賞玩的, 在他們心里莊稼花才最金貴?!坝谢ú庞泄?,一個樸素的哲理讓鄉(xiāng)親們明白花的重要,誰也不敢損害瓜果和莊稼的花朵??粗藞@里蔬菜、瓜果的花朵,看著稻田里的花蕊,他們的臉上總蕩漾著笑意,因為他們明白這才是秋收豐碩的保障。一年又一年,當(dāng)田野的花兒開放的時候,鄉(xiāng)親們都能從繁盛開放的花兒身上看到自己一年的希望。田野里的花兒呀,你們不僅綻放了美麗妝點山川,更點燃了鄉(xiāng)親們心中的希翼!
春天里,我看見田里長著紅花草,那橢圓形的葉嬌嫩,那傘形花序長得繁茂,放眼看去一片紫紅美麗極了。紅花草鋪蓋了整個田地,像棉襖把地捂了個嚴(yán)嚴(yán)實實。我問父親:“這花能收什么?”父親臉上涌上笑意,回答我說:“什么也不收。”“啊,什么也不收?”我疑惑了。父親緩緩地告訴我,這紅花草是一種肥地草,種植它只是為了給土地增加肥力,增加土壤養(yǎng)分,改善作物生長發(fā)育的條件。它活著不拔地力,花開后翻倒埋在地里就可使下一季莊稼長得更壯呢!我驚詫沒讀多少書本的父親盡然懂得這么多,還講得如此專業(yè)?!斑?,快看那邊不正在犁地翻倒紅花草嗎?”我順著父親的手看去,一位鄉(xiāng)親正扶著犁杖,搖動鞭子趕著水牛,鐵犁翻起了片片泥浪,把那一層層紫色的花兒全翻到土層中……眼前的情景,我自然想起陸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梅花的風(fēng)骨讓人贊嘆,這紅花草的勇于奉獻(xiàn)和寬大胸懷不更值得人們?nèi)ベ潛P嗎?它生得卑微,卻敢于把自己的整個身軀、靈魂奉獻(xiàn),融入這莽莽田野,變貧瘠成肥沃。而我那些可親可敬的鄉(xiāng)親們,忙碌在田間地頭,不正如紅花草一般甘愿埋身鄉(xiāng)村,生活貧苦卻不怨天尤人,要用自己的勤勞、汗水妝扮鄉(xiāng)村,更要向城市輸送糧食。他們守望著鄉(xiāng)村,恰如開放在田野里的花朵,身軀和靈魂已然是鄉(xiāng)村的一部分,他們才是開放在田野最美麗最高貴的花朵,最值得我們贊嘆和頌揚的花朵。
讀書、考學(xué)、工作,生活就像一條無形的線牽扯著我逐漸遠(yuǎn)離了村莊,但我的心中卻一直掛念和喜歡著田野里的花兒。城市的浪潮席卷了古老的大地,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走出了鄉(xiāng)村,奔向城市發(fā)展。我不知道鄉(xiāng)村里還是啥模樣?但我確信鄉(xiāng)村里的花會準(zhǔn)時開放,守護(hù)著山野。周末,我總會邀請幾位從鄉(xiāng)里走出的朋友騎車去郊區(qū)散心,更主要的是去看一看野外的花,我想要是沒有這些花兒我會悲傷難過。多少次夢里,我回到了丘陵故土,那開滿田野的花朵迎著朝陽,綻開笑盈盈的臉,風(fēng)兒一吹,它們都向我述說無盡的話語,更向我傾訴離別的傷感,醒來后我的雙眼濕潤了。哦,那些守望鄉(xiāng)村,田野里的花兒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