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肖虹
(浙江象山文峰學校 浙江象山 315700)
如何將復雜電路簡化研究探討
張肖虹
(浙江象山文峰學校 浙江象山 315700)
學生接觸物理一般是從初中開始,在對這門學科充滿好奇與向往的同時,也會被物理中諸如復雜電路之類的難題所困擾,在這時,中學物理老師就要充分發(fā)揮其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作用,努力尋找適當的教學方法,化繁為簡,使每個學生都能在物理的學習中獲得樂趣。本文概括介紹了中學物理電路學習主要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決方法,方便教師教學與學生理解。
復雜電路 簡化研究 物理教學
復雜電路一般指在整個電路之中,電阻值無法直接利用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電路的基本規(guī)律求出的電路。在通常情況下,要根本解決復雜電路問題需要用到基爾霍夫方程組求解法,但這一方法再回路稍多的情況下并不適用,且不在我國教學內容之中。因此,我們需要研究初中物理教學的常見問題,對癥下藥,找出適合大多數學生的具有普遍性的“妙招”。
1.1 因學生自身因素產生的問題
在初中階段,復雜的電路圖其實并不常見,但盡管如此,對從來沒有接觸過物理的初中學生來說,電路確實復雜難懂。初中生對電路知識一般比較茫然,對其理論也不甚了解,因此在他們眼中,簡單的電路也很復雜。
1.2 因為認為因素產生的問題
在物理練習中,學生常常會在面對一些看上去復雜繁瑣的線路圖時不知所措,無從下筆,為了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電路知識,老師在出題時也往往會設計較為復雜的電路題目,這使得學生在做題時更易出現錯。然而,從另一方面考慮,要想正確地解決物理難題,學生要對命題者的考察意圖深刻了解,并從此入手,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
2.1 拆除法
當開關閉合時,電阻兩邊的導線若直接相連就會發(fā)生短路,對剛剛接觸電路的初中學生來說,這一點并不容易不判斷,如下圖1所示
電阻R的兩端被導線相連,R就會產生短路。如圖所示,在實際過程中,未曾有電流經過電阻R,因此,在觀察電路圖時,可對R忽略不計,由此復雜的電路圖1就變成了簡單的圖2。拆除法可幫助學生簡化電路圖,解決問題。
2.2 電流流向法
運用此方法要先將電路進行標號,重新根據所注的標號設計電路圖,同時對圖中顯示的并聯(lián)和串聯(lián)方式進行標注。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是初中物理僅有的兩種電路連接方式,在復雜電路中,這兩種接入方式一般包括在內。因此,在遇到復雜電路時,要教會學生將其改成自身熟悉的圖形,這樣會幫助學生理解電路走向。例如圖3所示
需要利用電流表測量通過L2的電流,這位學生的連接方式是否正確?如果錯誤,錯在何處?這時,物理教師就要教導學生分析圖中元件的連接情況,并判斷出電源的正極→a→b→電源負極是沒有用電器的導線,當開關閉合時,電源短路,干路上的電流表不能測出L2的電流,再從電力方向看電流表,發(fā)現其接反了正、負接線柱。因此正確答案如下:此實物連接圖錯誤有三:第一,電源兩級被導線直接連接,當開關閉合時,電源短路;第二,電流表連接位置錯誤,不能測量出L2的電流;第三,電流表正負極接線柱連接錯誤,表的指針會出現反轉現象,造成電流表的損壞。這一分析方式即是依據電流流向而判定其通路的方法。
2.3 節(jié)點法
對于出現的復雜的電路圖像,首先需要觀察的是電路當中是否存在著“節(jié)點”,顧名思義,節(jié)點的意思就是將三條導線連接起來的點[1]。電路圖中若是存在節(jié)點,則其為并聯(lián)電路,若無節(jié)點存在,則為串聯(lián)電路,而支路就是節(jié)點與節(jié)點之間連城的線路。節(jié)點方法的運用,可以使圖形更加簡便,無論導線多長的電路圖,只要其間不出現電源等,都可以將兩邊的接入點當成一個點,以方便找到其公共點。這一方法可以任意拉長或縮短到導線,使圖形簡化。
2.4 等效電路法
在電路圖中,用等效電路來代替的方法就是等效電路法。運用這種方法,不會改變圖中沒有被替代部分的電流和電壓。有時學生會遇到畫法不太規(guī)則的電路圖,所以,可以通過改變導線位置,將其或拉長,或縮短,或移動,使不規(guī)則的圖形變得規(guī)則易懂,這種方法即等效電路法。例如在對“開關的通斷對電流表和電壓表示數變化的影響”進行學習時,有這樣一道題:某位同學設計了這樣一個電路,如圖4所示
當開關S閉合后,電流表的讀數將會(變大?變???不變),電壓表的讀數將會(變大?變小?不變?)在做這道題之前,要先讓學生判斷S閉合前電路,電壓表可將其是做電流短路,因為其阻力較大,所以經過燈泡L2的電流幾乎為零,此時,電壓表電壓即為電源電壓,電流表示數為零,因為S斷開,電流斷流,電流表未接入電路之中。
在判斷閉合S后,L1、L2為串聯(lián)關系,電流表接入電路中,示數顯現為I=U/R,此時電壓表測量L1兩端電壓,其示數顯示為U=U1+U2,U>U1,由此可知電流表示數變大,電壓表示數變小。
2.5 拆分法
當電路中同時出現串聯(lián)與并聯(lián)時,最終還是要將復雜線路串聯(lián)在一塊兒的。在復雜電路圖中運用拆分法,即拆分電路圖中的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方式,將有關電路圖拆分并依據題目要求進行作答。當然,有拆就有合,最后還要注意將其合并,這一方法對解決復雜電路十分有效。但是,在使用此方法時,要注意不能隨意改變原電路圖,還要保證電池位置的準確。教師要在進行相關步驟時將簡化電路圖的重要性告知學生,以防止一些學生過于自信,眼高手低,直接對圖形進行分析,對所老師傳授的解題技巧充耳不聞,致使錯誤出現。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教師要多向學生講解一些例題,提高學生對所畫電路圖的了解能力,保證做題的正確率。當然以上這些方法并不全面,簡化復雜電路的研究方法還需要每位物理老師不斷補充。
教會學生簡化電路圖,是初中物理教學的一項重要工作,物理不會止步于初中,但初中的物理基礎是學生以后對這門學科學習的關鍵,因此在初中階段掌握看圖技巧,理解電路知識十分必要。所以,中學物理教師要十分注重對學生的指導工作,厘清學生電路圖的解題思路,在學習的開始階段,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的濃厚興趣。
[1]吳志英.淺析初中物理復雜電路簡化方法教學[J].中學物理,2014,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