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海
中圖分類號:G6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1-0094-02
隨著國家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我國兒童毛入學率的確大大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質得以提高,但是同時在農村及城鎮(zhèn)有大部分學生出現(xiàn)厭學的情況,中學生尤其表現(xiàn)突出?,F(xiàn)本著一線教學多年的經驗就中學生厭學的情況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社會大背景原因
1.受“讀書無用論”思想的影響。在我們小縣城農村這個小圈子里,許多家長的周圍混的好的人,往往是社會上大多沒讀書的且“膽大妄為”的人。讀書的孩子由于受到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教育,到了社會辦事情也規(guī)規(guī)矩矩、前思后想。說實話這并沒有什么不好,但在現(xiàn)實社會中往住會吃虧。而沒有讀書的人大腦中沒那么多規(guī)矩,他只顧自己做,既定事實后當?shù)卣材盟麤]辦法。比如現(xiàn)在的違章建筑大多是未讀過什么書的人所建,充其量重辦手續(xù)加上罰款也還是劃得來。如果按規(guī)矩去辦手續(xù)卻很難辦到,甚至花更多的錢,這就是擺在家長和孩子面前的事實。再說孩子考入了大學,畢業(yè)后還得自己找工作,也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工作,還不如早就業(yè)早掙錢。特別是農村教育部門,大學畢業(yè),到鄉(xiāng)村任教,年頭到年尾辛辛苦苦,工資卻了了無幾。所以有些家長認為,一個字不識,照樣能買轎車;大學畢業(yè),一樣要騎自行車。這種想法會影響學生,使學生產生“讀書無用”的思想。
2.受“勞動報酬分配”的影響。在我們這個小縣城和農村里,大學畢業(yè)生的工資大多不如沒有讀書的農民工的工資。像我們一般大學畢業(yè)生的一天的總收入差不多100元,同時期木工、泥工的工資少則200元。以前工薪族有退休金這點顯耀,但現(xiàn)在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全民參保,我們機關事業(yè)單位同樣要自己交納社保,大家退休同樣也有退休金,而在退休前他們掙的錢又比工薪族多。那么我又為什么要讀書呢?當今社會生活令人眼花繚亂,擋不住的誘惑、層出不窮的“用”,花樣翻新的“玩”,所有這一切無時無刻不在撩撥著中學生的心。相比之下,學習就成了某些人眼中“最無聊、最枯燥”甚至“最煩人”的事情,學習的人也就成了最“傻”的人。
3.“人情第一”的影響。在我們的社會,仍然存在辦事憑關系,走后門的現(xiàn)象?!叭饲榈谝弧钡娜穗H關系使一些人產生了“才能無用”的思想,他們認為有沒有才能不要緊,關鍵是看你有沒有關系。這一切使中學生對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產生了悲觀情緒。
二、教育部門的原因
1.教師考核辦法。教育行政部門為了考核學校的辦學質量,其中有一項重要評分指標就是升學率、優(yōu)秀率和合格率。而學校因此也給老師來個考核辦法,用學生測試成績的平均分、優(yōu)秀率和合格率等評價老師的教學效益。因此也就有了考試的排位。教師和學生也就圍著考試分數(shù)轉,老師布置大量習題給學生做,以達到量變引起質變的效果。于是,學生天天圍繞枯燥無味的試題做。
2.學生課業(yè)負擔過重。老師由于考試指揮棒的影響和為人師表的責任心,總是盡量地希望學生們能夠學得更多、學得更好。因此老師用心良苦地投入到學生的學習上去,過多的作業(yè),過多的考試,剝奪了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培養(yǎng)興趣特長的時間和空間,引起了學生厭學情緒的高漲。
3.“窮酸”是專職教師的代名詞。人們常說教師這個行當既餓不死又撐不死,在當今社會中,能賺錢的就是王道。在我們教育行業(yè)中把教育當?shù)诙殬I(yè)的教師就越有能力。因為教師工資相當,但他們又多一份收入。盡心盡意工作的教師想通過勞動補點課(完全自愿)來賺點小費,卻像過街“老鼠”各部門喊打,故這些老師們得過且過、盡快去找個兼職“移情別戀”。據網絡消息可知:甘肅會寧招考警察這一職業(yè)189人,其中171人來自教師。
三、學生自身原因
1.自制力差、懶惰。部分自制力差的中學生,往往容易受外部消極因素影響,追求吃喝玩樂,貪圖享受,自己嬌慣自己,不肯在學習上下功夫,認為學校限制了自己的自由,老師管得自己太多,因而厭惡學校,厭惡學習。
2.沉迷于網絡。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網絡時代已進入普通家庭生活,現(xiàn)在大部分學生都有自己的手機,相比課堂上枯燥無味的教學,網絡上游戲更有吸引力。所以現(xiàn)在的學生不愛讀書、不愿意寫作業(yè)就可想而知。甚至有些同學在課堂上玩手機,成績逐漸變差、缺乏自信。沒有自信,也就沒有成功。久而久之,成績落后,這時他們就認為自己的腦子笨,不是一塊讀書的料。于是干脆不學了。
3.逆反心理重。有部分學生在小學時成績很好,是老師眼里的佼佼者,進入中學后,由于所學的科目增多,學習的時間分散了,這部分學生的成績就會有所下降??赡軙焕蠋熕鲆暋_@時他們會產生對老師的不滿情緒,這種不滿情緒會轉變?yōu)閷υ摾蠋熕虒W科的厭惡,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四、家庭原因
1.在小縣城和農村,大部分學生是留守孩子,他們的父母都到外地打工,有的是爺爺奶奶帶,有的學生甚至是自己管自己,或許還要帶弟弟妹妹。那么學生的家庭教育這塊便會缺失,老師與學生家長的聯(lián)系就很難。
2.家長不配合學校。常說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有些好動調皮的學生根本聽不進去老師的說教,但老師又不能對學生進行體罰,只能請家長到學校配合教育,可多數(shù)家長都不來或沒時間來校。如果對學生的教育有點過當,有些家長可能鬧到學校討說法甚至人身攻擊。
總之,學生厭學是一個社會性問題,當然我以上所談的看法都基于農村城鎮(zhèn)這一區(qū)域,在經濟較好的地方則不然。它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三者的密切配合,同心協(xié)力,齊抓共管,才能消除學生的厭學心理,我相信隨著國家城鎮(zhèn)化發(fā)展速度的加快、社會發(fā)展,我們農村孩子這種厭學情緒會逐漸消失。
(責任編輯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