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雁 王志群
本文選擇我院收治的160例肺癌患者,探討腫瘤標志物在肺癌患者診斷、預后預測中的臨床價值,為臨床研究提供參考依據(jù)。
選擇2010年3月-2014年3月期間來我院治療的不同臨床分期的160例肺癌患者,患者均經(jīng)臨床病理確診為肺癌患者。其中男性105例,女性55例,年齡23~75歲,平均年齡(45.50 ±5.50)歲。肺鱗癌組53例,肺腺癌組55例,SCLC組52患者。臨床Ⅰ~Ⅱ期組26例,Ⅲ期組66例,Ⅳ期組68例。同期選擇160例健康志愿者組成健康對照組。
檢測腫瘤標志物時,所有患者與健康志愿者均空腹采集靜脈血3~4 ml,在2 000 r/min離心5 min,分離血清備用。
應用蛋白芯片技術(shù)檢測血清腫瘤標志物濃度。儀器為上海數(shù)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HD-2001A型生物芯片檢測儀,試劑是湖州數(shù)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C-12A腫瘤診斷用蛋白芯片試劑盒。
腫瘤標志物檢測指標數(shù)值>臨界值時,即為陽性,否則為陰性。正常參考值由數(shù)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蛋白芯片試劑盒提供。
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包為SPSS 16.0,計量的比較采用t值檢驗,計數(shù)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有顯著性差異。
通過檢測,肺癌患者血清的 CEA、NSE、CA125、CYFAR21-1、CA153等腫瘤標志物的濃度均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人群,與對照組比較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肺癌患者組和健康對照組血清腫瘤標志物濃度的比較(s)
表1 肺癌患者組和健康對照組血清腫瘤標志物濃度的比較(s)
腫瘤標志物 肺癌(160例)健康對照組(160例)χ2P 16.50 ±12.50 3.51 ±1.50 5.353 <0.05 NSE(ng/mL)24.50 ±13.50 8.50 ±2.50 4.290 <0.05 CA125(KU/L)82.50 ±24.50 25.50 ±8.50 4.943 <0.05 CYFAR21-1(ng/mL)15.50 ±20.50 2.50 ±1.10 5.230 <0.05 CA153(KU/L)CEA(ng/mL)45.50 ±25.50 7.50 ±2.50 4.959 <0.05
CEA、NSE、CA125、CYFAR21-1、CA153 等腫瘤標志物在肺鱗癌組、肺腺癌組與SCLC組的陽性率均高于健康對照組(P<0.05);CEA、CA153以及CA125在肺腺癌組的陽性率顯著高于肺鱗癌組和SCLC組(P<0.05);NSE和CYFAR21-1在SCLC組的陽性率顯著高于肺鱗癌組、肺腺癌組(P<0.05),見表2。
表2 不同病理類型的肺癌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陽性率的比較(例,%)
CEA、NSE、CA125、CYFAR21-1、CA153 等腫瘤標志物Ⅰ~Ⅱ期組、Ⅲ期組與Ⅳ期組其陽性率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CA125與CYFAR21-1在Ⅲ期組與Ⅳ期組其陽性率顯著高于Ⅰ~Ⅱ期組(P<0.05),見表3。
表3 不同分期肺癌腫瘤標志物陽性率的比較(例,%)
本組隨訪3年發(fā)現(xiàn),腫瘤標志物陽性組患者110例,死亡88例,比例80.0%,血清腫瘤標志物2項以上陽性組患者45例,死亡43例,比例95.6%。50例腫瘤標志物陰性組患者死亡15例,比例30.0%,顯著低于腫瘤標志物陽性患者和血清腫瘤標志物2項以上陽性組患者的比例(P<0.05),見表4。
表4 肺癌患者3年隨訪結(jié)果(s)
表4 肺癌患者3年隨訪結(jié)果(s)
組別 例數(shù) 死亡例數(shù) χ2P腫瘤標志物陽性組 110 88(80.0)腫瘤標志物2項以上陽性組 45 43(95.6)5.933 <0.05腫瘤標志物陰性組 50 30(30.0)
肺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是1種嚴重威脅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其預后取決于早期發(fā)現(xiàn)、及早治療,故肺癌的早期診斷尤為重要。根據(jù)不同的臨床表現(xiàn)、對放化療的敏感度,可將肺癌分為兩大類:非小細胞肺癌困和小細胞肺癌[2]。前者又包括鱗癌、腺癌、未分化的大細胞癌等組織學類型,約占肺癌總數(shù)75%。有文獻報道[3],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的主要手段是早期診斷、鑒別診斷、早期進行針對性強的有效治療。血清腫瘤標志物的異常往往早于影像學的異常,并且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有一定的相關(guān)性。本文就選擇160例肺癌患者,探討腫瘤標志物在肺癌患者診斷、預后預測中的臨床價值,為臨床研究提供參考。
腫瘤標志物是指在腫瘤發(fā)生和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所產(chǎn)生或分泌并釋放到血液、細胞、體液中,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zhì),主要包括CEA、NSE、CA125、CYFAR21-1、CA153 等5 大類物質(zhì)[4]。本文研究結(jié)果說明肺癌患者的標志物的水平顯著高于健康人群;不同病理類型的肺癌患者,肺癌標志物的陽性率存在差異性;不同臨床分期的肺癌患者,肺癌標志物的陽性率存在差異性。這對肺癌的病理分型、臨床分期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CEA是存在于癌及胚胎組織中的1種高分子糖蛋白,國內(nèi)外文獻報道,在消化系統(tǒng)腫瘤及呼吸系統(tǒng)腫瘤中,它均可呈顯著升高,對于肺癌患者,CEA已經(jīng)作為1種常用的腫瘤標志物應用于臨床。CA125是1種分子量為200~1 000 kD的糖蛋白,主要在癌變的卵巢上皮細胞膜上表達,國內(nèi)文獻報道[5]顯示肺癌患者的CA125的水平顯著高于健康人群。NSE屬于烯醇化酶的異構(gòu)體,有文獻報道[6],肺癌組織中NSE的含量往往是正常肺組織的3-35倍,這與本文研究一致。CYFRA21-1即細胞角蛋白19片段,是上皮細胞中間絲蛋白家族,主要存在于肺癌及食管癌的上皮起源的腫瘤細胞的胞質(zhì)中,有人研究稱CYFRA21-1是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有價值的評價指標,在鱗癌中尤為明顯,敏感度及特異度均高于腺癌及小細胞癌[7],這與本文的研究一致。本文研究還發(fā)現(xiàn),隨訪3年160例患者,腫瘤標志物陽性組的患者死亡率顯著高于陰性患者,2項以上腫瘤標志物陽性的患者死亡率更高,這說明腫瘤標志物對腫瘤的預后預測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綜上所述,腫瘤標志物的檢測能夠輔助診斷肺癌患者的病理類型、不同臨床分期,同時對預后預測有一定的臨床指導意義。
[1]杜淑英.血清5種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在肺癌診斷中的價值〔J〕.北方藥學,2014,9(1):85-86.
[2]邱海山,潘俊輝.血清 CEA、SCC、cYFRA21-1、ProGRP 檢測在肺癌診斷中的應用研究〔J〕.白求恩醫(yī)學雜志,2014,12(4):390-391.
[3]王 歡,吳 捷,王 建,等.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在肺癌診斷中的意義〔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4(3):606-607.
[4]熊 杰,白生華,徐萬清,等.血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對肺癌的診斷價值〔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2,12(3):536-538.
[5]王昌生.腫瘤標志物在肺癌診斷中的聯(lián)合應用〔J〕.河北醫(yī)學,2012,12(4):499-501.
[6]孫立慧.肺癌血清腫瘤標志物的研究〔J〕.黑龍江醫(yī)學,2012,12(5):352-355.
[7]游 媛,陳 嵐,肖 鄂.多種血清腫瘤標志物在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吉林醫(yī)學,2012,25(1):5390-5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