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群
【摘 要】作為一種新型的鍵盤樂器,電子琴最主要的特色在于其音域寬廣且音色優(yōu)美。同時,電子琴有著豐富多彩的自動伴奏系統(tǒng),對音樂的表現(xiàn)力極高,能大幅度地變化音量。因此,電子琴得到了很多人的接受與推崇,相應地,電子琴教學的問題也逐漸顯現(xiàn)了出來。本文將對電子琴的教學意義、在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對策進行討論。
【關鍵詞】電子琴教學意義;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J60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10-0081-01
一、電子琴教學的意義
(一)提高人的音樂修養(yǎng)與創(chuàng)作力
電子琴在音樂教學中被廣泛應用,有助于提升人的審美能力以及音樂修養(yǎng)。電子琴豐富的音色和多樣的效果及獨奏、合奏形式,使其可以用來敘述某個故事或者表達我們的情感。要想學好電子琴,必須掌握基本的音樂理論知識,這些知識包括:視唱練耳、節(jié)奏訓練等。
(二)推動流行音樂和電子音樂的發(fā)展
1907年,美國人T·卡西爾發(fā)明了用電磁線圈產生音階信號的電風琴。到了1950年,美國電子琴的年產量達到了10萬臺。再到1964年,美國人穆格發(fā)明合成器,電子琴的魅力風靡世界。電子琴是現(xiàn)代社會應運而生的產物,具有音色多樣和即興演奏的特點,這就使得其和流行音樂以及電子音樂之間的聯(lián)系更為緊密,在信息化和電子化的時代為流行音樂和電子音樂的大眾化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如今,電子琴被廣泛應用于歌曲制作、電視節(jié)目音效、MIMD音樂制作中。
二、電子琴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質量問題
目前,社會上有許多音樂培訓班都開有電子琴這門課程,很多從事電子琴教學的都是業(yè)余教師,他們沒有專業(yè)的音樂基礎知識理論,不懂得電子琴的特點和鍵盤樂器的規(guī)律,很多時候都是把電子琴當鋼琴來教,使得電子琴的教學質量得不到保障,學生的演奏技巧以及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導致部分學生失去對電子琴學習的興趣。比如,老師對電子琴型號不了解,對音色、效果沒有專業(yè)的分析和把握,不能充分利用和發(fā)揮電子琴的特點。在對作品進行演奏時,沒有結合作品的要求和電子琴的特點來進行處理,特別是在電子琴的音色組合、變調處理,以及旋律和節(jié)奏的平衡問題上,都缺乏專業(yè)化的認識。另外,電子琴演奏時強弱對比明顯,在速度的變化上如果運用得不恰當就會影響作品情感的良好表現(xiàn)。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會導致學生學習質量的下降。
(二)教學方法存在偏差
因為社會培訓班的出現(xiàn),加之家長對孩子殷切的希望,小學生成為了學習電子琴的主要群體。現(xiàn)在從事電子琴教學的老師大部分沒有專業(yè)的從事教育的資格證,他們沒有學習過心理學、教育學,所以在教學方法上存在很大的漏洞。例如對小學生情緒的把控不合理。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偏小,對新鮮事物有所喜好,但同時他們也容易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注意力難以集中。這時,教師就必須給予他們足夠的耐心。還有,電子琴作為鍵盤樂器學習,是一個非常枯燥的過程,教師應積極思索如何在學習過程中保持學生學習動力的問題。
(三)忽視了學生的自主性
當前我國的音樂教學是以單純的知識與技能的傳授為主要手段,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將重點放在了理論知識的灌輸上,忽略了電子琴演奏能力的提高,無法促進學生演奏水平的增長,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電子琴現(xiàn)存問題解決方法
(一)提高教師質量
國家應規(guī)范培訓班辦學資質,規(guī)范教師從業(yè)資格,教師要提高自身電子琴的教學水平和技能,通過閱讀大量電子琴有關書籍來豐富自己。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自己的業(yè)余時間對電子琴做更深入的了解與研究,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專業(yè)的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把自己的生活情緒帶入課堂,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愉悅、輕松、穩(wěn)定的學習氛圍。
(二)使用正確有效的教學方法
教師要認真學習心理學、教育學等相關知識,翻閱大量有關電子琴教學方法的書籍,掌握更多有效的學習方法,同時,教師還可以采取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方式進行授課。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獨自彈奏一首優(yōu)美的曲目,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一定的鼓勵和認可,使學生獲得成功和自我滿足的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在進行授課時,還可以通過新鮮有趣的游戲來吸引學生注意力。
(三)根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
教師要站在學生接受能力的基礎上考慮上課方式,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喜好程度進行教學,做到因材施教。減少集體上課,做到一對一專業(yè)的安排,這樣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為下一階段的教學安排做準備。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信息化和電子化的今天,電子琴對現(xiàn)代社會的影響和意義很大。目前,在教學方法和質量上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國家的教學扶持,需要教師重視自身素養(yǎng)和技能的提高,才能得以解決。
參考文獻:
[1]趙春.論電子琴教學意義、問題與對策[J].藝術百家,2013,(10):392-393.
[2]張蓓蓓.淺談中小學電子琴教學[J].音樂天地,2014,(06):7-9.
[3]金銀花.“電子琴引進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嘗試[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04):1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