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永
(吉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吉林 四平 136000)
芻議籃球運動損傷的類型與預防
孫 永
(吉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吉林 四平 136000)
籃球運動是大學生非常喜歡,但是也是運動損傷發(fā)生頻率最多的運動之一。如何有效預防籃球運動中各類損傷是籃球運動愛好者必須認真對待的一件事。筆者通過相關文獻的研讀,并結合自己籃球教學與訓練的經驗對高校大學生籃球運動損傷的類型與預防策略進行了分析。以期給在校大學生及其他讀者帶來一定的幫助。
1.1 關節(jié)扭傷
所謂的關節(jié)扭傷,主要是運動過程中由于間接受到外力使關節(jié)發(fā)生了超范圍活動,并由此所導致關節(jié)韌帶的損傷(內翻與外翻如圖1所示)。在實踐中,學生籃球運動過程中主要的關節(jié)損傷發(fā)生在踝關節(jié)、手指關節(jié)及膝關節(jié)等部位。之所以這個幾個關節(jié)會發(fā)生高頻率的損傷主要是由籃球運動特點和人體解剖生理特點所決定的。
1.2 皮膚擦傷
所謂皮膚擦傷,就是皮膚有受到摩擦所導致的傷害,這種傷害是運動外傷中最輕也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就部位而言,在籃球運動中主要出現在頭部、四肢、手臂及膝部。擦傷之所以會高頻率出現在這些部位,主要是由于在籃球運動過程中運動員倒地后與地面摩擦所致。
1.3 軟組織挫傷
所謂軟組織挫傷,是指因鈍性暴力直接作用于運動員身體某部位所引起的閉合性損傷。這類運動損傷主要發(fā)生的部位常見于運動員的大腿、膝部、肩部及手指等。之所以發(fā)生這些部位,也正說明籃球運動主要是手、腿的配合這一顯著特點。同時,也說明籃球運動的多數動作是在身體接觸情況下完成,發(fā)生身體間的相互碰撞是再所難免,超出規(guī)則所允許的碰撞就容易引起挫傷。
1.4 肌肉拉傷
所謂肌肉拉傷,是指在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由于受到外力直接或間接的作用下,導致肌肉猛烈地主動收縮或者被動過度地拉長所引起的損傷。在籃球運動過程中,高頻出現的肌肉拉傷部位主要分布在主大腿、腰背及小腿,如腓腸肌拉傷(圖2)。發(fā)生這類運動損傷說明,籃球運動過程中運動員所做的動作需要起動與制動的突然性及轉身的快速性,而這些技術動作對大腿、腰背及小腿所產生的運動負荷過大,從而就會使這些部位較易發(fā)生損傷。
圖2 腓腸肌拉傷示意圖
1.5 撕烈損傷
所謂撕烈傷,是指運動員在接受外力的打擊而使皮膚及皮膚組織出現烈口。這類皮膚撕烈傷部位多發(fā)生在運動員的頭部,特別是額部與面部?;@球運動中多是由于頭部互相碰撞,或被他人的肘部碰撞而引起撕烈傷,這個傷口是特別殘弱目睹的,一方跳起搶籃板另一方用肘和到頭部是非常嚴重而罕見的,起跳肘要保護身體的平衡性和保護肢體是否過大,失去平衡最容易引起撕烈。
1.6 脫白與骨折
關節(jié)脫位,是指組成關節(jié)的各骨的關節(jié)面失去正常的對應關系。關節(jié)脫位后關節(jié)囊、韌帶、關節(jié)軟骨及肌肉等軟組織也有損傷,如肩關節(jié)脫臼(圖3)。所謂骨折,顧名思義是指骨頭或者骨頭結構完全或者部分發(fā)生斷裂。骨折也是籃球運動損傷中最為嚴重的損傷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急性損傷治療不當轉變而來或在運動中不斷勞損,由小創(chuàng)傷逐漸積累而成的。
G807.0
A
1674-151X(2015)11-064-02
2015-10-08
孫永。研究方向:體育教學。